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2007赛季NBA运动员年龄、球龄与身体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从平均数特征、位置平均数特征及结构频数特征3个纬度对2006-2007赛季NBA运动员5项基本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BA运动员平均年龄、球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与世界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基本相当,中锋、前锋、后卫运动员平均年龄、球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6大赛区运动员5项基本参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赛区中锋、前锋和后卫运动员也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NBA运动员除球龄结构特征不具有正态分布效果,其余4大结构特征正态分布效果均较好,说明NBA作为世界最高级别篮球赛事,运动员年龄、球龄、身高、体重与克托莱指数都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显著特征。建议根据NBA运动员基本参数特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我国篮球运动员的选材模式与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特征既有其共性,又有其位置差异性。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体育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以及运动素质3个方面对中国国家队男子足球运动员的位置体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守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与其他位置运动员的相应指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后卫运动员的平均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均与前卫运动员具有显著性差异;2)守门员的平均最大摄氧量与后卫、前卫和前锋运动员具有显著性差异;前锋运动员的平均最大摄氧量与前卫运动员具有显著性差异。后卫和前锋运动员的平均通气无氧阈与前卫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前卫运动员的平均最大功量与守门员、后卫、前锋运动员具有显著性差异;守门员的平均功量与后卫、前卫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前卫运动员的平均功量与前锋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3)速度素质前锋运动员最好,其次是后卫和前卫运动员,守门员最差;下肢力量素质守门员最好,前锋运动员次之,后卫运动员和前卫运动员较差;耐力素质前卫最好,其次是后卫和前锋运动员,守门员最差;柔韧素质守门员最好,其次是后卫和前卫运动员,前锋运动员最差。结论:1)位置形态上呈现出的差异主要与运动员的选材有关;2)位置机能上呈现出的差异主要与他们在场上的位置角色有直接的关系;3)位置素质上呈现出的差别,主要与后天训练有较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平均数特征及结构频数特征对2011-2012赛季CBA运动员的4项基本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BA中锋、前锋、后卫运动员之间的平均年龄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平均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均存在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与NBA运动员的平均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相比,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4项基本结构参数特征只有克托莱指数结构特征符合正态分布,年龄、身高、体重结构特征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建议根据CBA运动员基本参数特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我国篮球运动员的选材模式。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法,从平均数特征、位置平均数特征及结构特征3个方面对2008年欧洲杯足球赛运动员的年龄、比赛场次、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5个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位置运动员平均年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平均比赛场次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档次球队运动员的5项基本指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档次球队守门员运动员的平均身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4项指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后卫、中场和前锋运动员的5项指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欧洲杯运动员5项指标的结构特征都具有较好的正态分布效果,说明欧洲项尖足球运动员在年龄、比赛场次、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5个方面已经达到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建议根据此结果,结合我国足球实际情况,制定与欧洲优秀足球运动员相适应的选材、培养和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5.
对2007年中国女足世界杯足球比赛不同位置运动员平均身高、体重、年龄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位置运动员在平均身高、体重、年龄和克托莱指数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守门员的各项指数最高;参赛运动员平均年龄差异不明显,都维持在较年轻的水平上;非洲、中北荚洲、大洋洲、欧洲、南美洲和亚洲球队不同位置运动员平均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差异存在显著性,平均年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德国世界杯不同位置运动员身高、体重、年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比赛不同位置运动员平均身高、体重、年龄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位置运动员在平均身高、体重、年龄和克托莱指数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守门员的各项指数最高;参赛运动员平均年龄差异不明显,都维持在较高的年龄水平上;非洲、美洲、欧洲、亚洲球队不同位置运动员平均身高差异存在显著性;非洲、美洲、欧洲、亚洲球队前锋位置运动员平均体重无差异,其他位置运动员平均体重差异存在显著性。此结果可为足球运动的选材和训练提供可借鉴的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女子篮球运动员基本身体形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五大洲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位置运动员在平均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大洲球队不同位置运动员在基本身体形态方面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比赛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等指标与运动成绩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成绩最好的欧洲各队是平均身材最高、体重最重的队伍,而运动成绩最差的亚洲各队运动员则平均体重最轻、克托莱指数较低;不同位置运动员在平均身高、体重、年龄和克托莱指数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守门员的各项指数最高;参赛运动员平均年龄差异不明显,都维持在较高的年龄水平上;前8名球队和亚洲日、韩球队的运动员在平均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此结果可为中国足球运动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对世界顶级110米栏运动员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世界顶级110米栏运动员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具有一定的区间范围,顶级运动员体型表现为身材高大、肥瘦匀称、肌肉健壮发达的特点;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个体间均有不同程度差异,不同的体型表现出不同的运动员技术类型特征(速度型、技术型、力量型),技术类型不同其体型也有差别;顶级运动员身高与体重、体重与克托莱指数间呈显著正相关,克托莱指数更大程度上蕴涵了体重的信息量,身高和克托莱指数在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中更具有生理学、形态学和训练学意义;顶级110米栏运动员身高与体重的标准化回归方程为:Y=-81.989+0.588X,经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可作为选材和检控110米栏运动员身高与体重指标合理匹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女子排球队与前8名的欧美女子排球队不同位置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扣球高度、拦网高度和克托莱指数等非技术指标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中、外女子排球队各个位置运动员的年龄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女子排球队整体身高虽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但主攻手和接应运动员的身高并不存在优势;两者的主攻手和自由人的体重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女子排球队各个位置运动员的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两者主攻、副攻和自由人位置运动员的克托莱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12.
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意"审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美、“意”美进行辩证分析。认为:“形”美是“意”美的物质基础,“意”美通过“形”体现内在意象,两者和谐统一。“意”美是竞技武术套路创新的基础,发展的核心。含有攻防含义的“意”是一切“形”美的生命源泉;“形”的姿势美、节奏美、结构美创新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美键,是多角度反映“意”美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从伦理角度讨论了人们对于竞赛结果的价值判断,根据竞赛规则存在的必然性证明所谓"竞技规范"的无效性,尤其"竞技规范"作为竞赛规则以外约束运动员竞技行为和行动"第二规则"的不合理性.研究发现,竞赛的很多问题都源于人们对于竞赛结果价值判断的不同理解,它们导致了人们参与竞技的目的的不同.为了使竞技运动能够健康发展,有必要理性地分析竞赛中"真"的价值与"好"的价值之间的区别,以及我们选择竞赛中在"好"的价值指引下产生的行为与行动的真正动机.  相似文献   

14.
“体、用”是太极拳练习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也是太极拳完整性的一个体现,当今太极拳教学推广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与这两方面的偏废有关,即当今偏重“体”的练习,缺少“用”的实践和体验。建议今后的教学、推广中应注意“体、用”兼备。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收集大量的文字及视频资料,结合作者自身练习的体会,对《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进行研究,旨在挖掘武术操中的武术技击动作,发掘武术操中对武术动作的继承与发展,并对其内涵的武术文化进行梳理,由表及里的简述了对儒家和道家文化的传承,继而沿袭了武术“表”与“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姒刚彦 《体育科学》2006,26(10):43-48,53
从应用运动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对理想竞技表现(peak performance)新的定义,即理想竞技表现是指在竞赛中时各种逆境的成功应时。从该定义出发,构建了运动员的逆境应对训练模式,这一训练模式由4个阶段组成,即确认或预见典型逆境;找出合适的应时逆境方法;实施个人化的训练;评价训练效果。新定义及其训练模式直接植根于竞技运动实践,并以实例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中国足球萎靡不振的发展现实,国人在表达失望心情和发泄心中愤慨的同时,更应该反思中国足球的病根到底在何处,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什么不见成效;思考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是什么。基于这种认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批判性地思考中国足球急于求成的冒进机会主义行为;提出应准确定位中国足球,循序渐进推动中国足球改革和努力实现中国足球风格的形成;并呼吁当局者尽快建立厚积薄发的发展新思路来切实推动中国足球运动的全面复苏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式太极拳发力动作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陈式太极拳中具有代表性的发力动作“掩手肱捶”技术动作的分析,说明神经系统调控下的“松紧转换”是陈式太极拳发力动作质量优劣的技术核心。并进一步对陈式太极拳松紧转换机制和人体机能健康的关系和作用进行基本阐述,认为陈式太极拳松紧转换锻炼是提高和增强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浅谈"时机"与"时机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良好的时机和时机感是比赛获胜的保证,阐述了什么是时机与时机感以及时机和时机感在训练、比赛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