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为一名从教近20年的“老教师”,我爱孩子,爱班主任这个岗位,但在教育实践中我经常叩问自己:我让孩子体会到我的爱了吗?我的班主任工作该从哪儿人手?我希望我的学生如何发展?带着一系列追问,  相似文献   

2.
余青 《生活教育》2009,(7):61-62
“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这是享誉世界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肺腑之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集中体现在一个“爱”字上:他热爱教育事业,在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岗位上,他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园丁,辛勤地耕耘着,用心去发现心,以爱培育着爱,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孩子们。他的一言一行启迪、激励着我们这些年轻的教育工作者:“爱”是教育的核心,“爱”是我们不竭的源泉,“爱”是教育的最高艺术。  相似文献   

3.
王献章 《班主任》2008,(4):26-2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生活中什么最重要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爱孩子”。教育是爱的事业。爱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我们爱了学生,学生感受到了吗?我们的爱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了吗?  相似文献   

4.
当前,关于爱,一个最令人头疼或费解的问题是:为什么“爱”的付出并没有“换来”爱的回报?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道题我都讲了8遍了,还不会,我真没办法了!”“瞅你们考的这点分,对得起我吗?”甚至.学校曾辑录的教师忌语中其实很多也是在这样的无奈下的一种渲泄,进而出言不慎。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教师自认为是爱学生的,而学生却不大认同。看来,我们需要反思,给予孩子的“爱”究竟是怎样的“爱”?什么是教师所应有的爱?  相似文献   

5.
欧燕娟 《广西教育》2007,(7B):80-81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自然应该爱学生。但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那么什么是严?什么是爱?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我想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本文将对此展开论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教育中真正的爱,如何去爱,需要系统梳理和反思。我想,这正是《今日教育》第10期顾明远先生《爱是教育的源泉》一文带给大家的思考。我们目睹了太多在“爱”的名义下酿成苦果的教育现实,却没有拷问自己,我们的爱正确吗?这是教育的爱吗?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该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我认为奥秘只有一个字——“爱”。我们常说爱生如子,这就是说我们爱学生就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而这种爱是没有血缘和亲情的,更没有私利与企图。那么,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如何体现这种爱呢?  相似文献   

8.
郭慧 《教师》2012,(31):51-51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躬行的一句格言。他说:“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他认为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教育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就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对学生的爱。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那么。我们该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呢?我的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教育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在教师表达教育爱的种种方式中,哪些并不是真正的教育爱呢?为此,我想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周国兰 《成才之路》2013,(26):92-92
“‘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抱抱我。”儿童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唱出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唱出了孩子们对爱的渴求,唱出了最简单的表达爱的方式。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每个孩子都希望成为老师爱的宠儿,徜徉在爱的教育中,孩子能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成才。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我们应该如何用心去爱孩子,用爱来诠释教育的真谛呢?  相似文献   

11.
爱,多么温馨的字眼,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文坛巨匠高尔基也言:“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做一个好班主任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在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相似文献   

12.
王海鸰 《课外阅读》2009,(14):20-21
“鸥,喜欢妈妈吗?”“不喜欢,”一顿,响亮地,“——爱!”这是儿子大鸥小时我们常做的游戏,彼此乐此不疲。我们,严格说是我,把“爱”当作了“喜欢”的更高呈现:喜欢不一定爱,但爱必定首先得喜欢。  相似文献   

13.
以文化人     
《现代特殊教育》2013,(5):F0003-F0003
“爱”的雕塑 学校中心广场上有一组“爱”的雕塑,它是由两组铜质雕塑和一扇打开的红窗组成,以老校区移植过来的桂花树为背景。雕塑一是老师打着手语“我爱你”,学生微笑着说“我知道”:雕塑二是老师弯着腰扶着盲生的手在触摸盲文,课桌侧面刻有小诗:上苍,关上一扇门:必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雕塑的寓意是通过爱的教育让盲聋学生打开世界这扇窗。  相似文献   

14.
施迎春 《顽皮娃娃》2009,(1):I0014-I0014
爱子一岁时,我问他:“你爱妈妈吗?”他果断地答道:“爱!”我虽然乐上云巅,但仍清醒地意识到:他正在“鹦鹉学舌”阶段呢。  相似文献   

15.
孙超 《教学随笔》2016,(3):152-152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作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幼儿,为了一切的幼儿,为了幼儿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风更催人”。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更要有爱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都奥妙,就是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著名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家长和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呢?我既是一位孩子的父亲,也是一群孩子的老师,下面就来谈谈本人关于孩子爱的教育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通过对家庭教育中“爱”的探讨 ,分的了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走入误区的几种现象 ,即 :包办的爱———干涉孩子的自主发展 ;过分的疼爱———剥夺孩子的劳动权利 ;期望过高的爱———限制孩子的游玩 ;居高临下的爱———无视孩子的意见 ,从而提出“让我说一说”、“让我做一做”、“让我试一试”的“爱”的策略 ,以期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最轻松的爱  相似文献   

18.
孙松波 《现代语文》2005,(10):126-127
我用了整整两个星期的业余时间,终于读完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我读外国的文学名著一般都是要回读的,可这一本我没有。因为这本书太动人心魄了,即使一个心肠再硬的人,读了也会深受感动的。  相似文献   

19.
在这么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常有人问我:“学了这么多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你认为先生最可贵的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先生那一颗爱学生的心。”因为素质教育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很多班主任平常可能比较注重对学生爱的教育,但容易忽视对单亲学生爱的教育,这给教育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如何解决好这些单亲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最初的爱来自父母,一个人首先就是要爱自己的父母,不爱父母的人又岂能爱他人?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觉得语文学科中的很多课文都是这种“爱”的教育的绝好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