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洪启 《新闻界》2001,(4):14-17
新闻与受众的关系,历来是我们认识上一个“二律背反”的命题。在新闻传播者方面,由于担负着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任务,报道中有些同志往往从“宣传”的角度思考问题比较多,而对如何让受众乐于接受则考虑比较少,报道手法也比较外露,喜欢居高临下地拿大道理向受众说教。现在尽管单纯持这种思维定式组织采写报道的不多了,但同行中“我宣传你接受”的观念依然存在。而从受众方面讲,情况就不同了。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的多元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  相似文献   

2.
在受众的新闻需求日益增长、要求越来越高、传媒市场日益“买方化”的今天.新闻报道要更好地服务受众.让受众接受.唤起受众的情感.新闻记者就必须在采写过程中更加用心.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在颠覆传统的新闻叙述模式。把平面媒体新闻事实包装成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讲述的“新闻故事化”潮流正在风靡传媒界。  相似文献   

3.
随着媒体竞争的不断加剧,受众对电视经济新闻的收视要求也不断提升,如何让电视经济新闻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受众,是电视经济新闻工作者要探索的课题。电视经济新闻通过开展“走转改”活动,对新闻记者发现经济新闻事实、报道经济新闻以及创新经济新闻报道方式等都有了更好的指导,媒体记者的实践也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要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是辩证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第一位的,但是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以高质量的新闻作品为载体,让受众视听之后产生一种认同感。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调动受众的认知能力,新闻传媒就会获取最佳社会效益。新  相似文献   

5.
有学曾用“三自”来概括我们以前所做的电视节目:那就是“自产自销,自娱自乐,自生自灭”——这是电视节目在“商品化时代”的真实写照。而现在的电视节目其中包括新闻节目已经步入了“商品化”时代:其特征是受众用“收视率”这种“硬通货”来购买“新闻”这种商品,受众的消费偏好决定了“收视率”的高低。尽管“收视率”不能同新闻价值或节目品位画等号,但它绝对是市场的晴雨表。新闻栏目的考量目前有三重标准:一是宣传效果,二是收视状况,三是广告投放。各地的“小新闻联播”做给领导看,可以不太顾忌后两重标准,但作为民生类新闻栏目受这两重标准的支配或制约倾向十分明显。也就是制作必须十分在意这些新闻在受众那里的售卖情况。  相似文献   

6.
媒体事业的大发展为当代的受众提供了巨大的选择度,也给新闻单位的竞争增加了“残酷”的色彩。我省有一位广播电视权威人士曾形象地说,广播电视工作者辛辛苦苦的策划、采编、制作,在受众那里就是一个“手指头”定生死。用一句经济专业的术语来说,现在是“受众市场”。为了办好广播电视节目,提高广播电视的宣传效果,我们必须要认真研究当今的受众特点,适应这种“受众市场”,使我们的宣传工作有的放矢。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由于我们党内依然存在比较严…  相似文献   

7.
朱卫平 《声屏世界》2006,(10):58-58
很长时间以来,在我国的传媒中,会议新闻报道大都只是宣传,而无报道。宣传的理念是让事实依附于“宣传口径”,主题先行;而与此相对应的报道理念是让“事实”成为传播的主体。要深化对会议新闻报道的改革,首先必须了解会议的新闻价值在哪里。事实上,程式化的会议动态与有价值的会议新闻并不是一回事。前者的着眼点是会议,后者的报道重心是会议透露的最新信息,是能够满足受众的一种需求。鲜活的有价值的会议新闻,广大受众是欢迎的,愿意接受和了解,也是有需求的。改革会议新闻报道,就是要减少程式化的报道,增加会议新闻的含金量。改革会议新闻不…  相似文献   

8.
实现“硬新闻”的“软着陆”,是媒体的期望,更是受众的需要。写好科技新闻,需要“沉到底、浮起来、跳出去”,通过通俗、生动、亲切的表述方式,让报道在受众心中“落地生根”。本文围绕嫦娥三号任务宣传战役,对如何增强科技新闻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进行了初步探析,力求为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经济报道是党委机关报报道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改进经济报道,引起读者对经济报道的关注?近年来很多新闻单位创造了一些新鲜经验,出了不少的优秀作品。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经济报道中,特别是地方报纸的经济报道,“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编辑部认为很不错的策划,受众却反应冷淡;有些内部评价很高的宣传,读者只不过“看报看题”,很少去细细品味;就连个别受到奖励的稿件,受众阅读率也并不高。这种现象有点像某些戏剧,获了奖,却卖不出票。戏剧卖不出票就演不了,而报纸的宣传,无法立马检验某篇稿子的阅读率,这就给一些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10.
蔡效东 《新闻传播》2024,(6):118-120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与写作,主要指的是基于深度分析读者特征、需求的条件下,结合新闻内容,利用好写作技巧,迅速抓住受众兴趣,让受众形成持续关注黏性。从本质上来说,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与写作仍然是写作,但是编辑与写作的概念得以延伸,除了需要撰写文章之外,还需要对受众进行分析,做好市场细分,明确写作目标,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突破传统编辑与写作的范式,实现多媒体元素的动态呈现,促进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的编辑与写作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媒体行业而言既是一个新挑战,更是一个新机遇。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与写作方式必须要发生改变,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与写作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看社会新闻,这不仅是因为社会新闻能够抓住受众的“耳朵”,更重要的是社会新闻满足了受众的一定的心理需求。我认为,在目前大量的新闻节目类型中,社会新闻是最吸引受众的一种新闻类型,也是媒体赢得市场、战胜竞争对手的一种有力武器,但是即便是反映百姓身边事的社会新闻,有时候也不是总让人觉得那么贴心,甚至有些新闻因为报道的角度不同造成的受众理解的偏差,从而产生受众的逆反心理,没有起到应有的宣传效果,理解受众心理,对一名新闻记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琼 《声屏世界》2000,(6):22-23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经济宣传就一直是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主战场。如何发挥新闻工作者在这一主战场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给人以鼓舞、振奋和启迪的导向作用,经济宣传如何使群众喜闻乐见,根据笔者近年来的宣传工作实践,有以下几点启示:一、经济宣传要密切贴近群众生活,突出地方特色贴近性,是影响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新闻事实与受众之间,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地域的……贴近程度越近,新闻价值就越大,反之,新闻价值就越小。经济宣传就总体看,往往与群众日常生活相距较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模式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经济报道成为新闻报道的重点和中心。但现实则往往与我们的愿望相违背:对编辑们隆重推出的“重头文章”、“头条稿子”,受众却提不起阅读的兴趣,这就影响了宣传的效果。 如何让经济报道真正充当好“重点”和“中心”的角色?改变教条式、概念化的老面孔,把握新闻改革的发展趋势,探索新的、富有创造性的领域,拥有读者,赢得读者,从受众角度去采写我们的经济报道,这无  相似文献   

14.
事实、采写、受众这三个环节,在新闻传播学中被称为“新闻链”,缺一不可。尤其是第三环节,是新闻传播的关键所在,因为我们发现事实、采写事实,都是为了让广大受众知道事实。那么,编辑对新闻来稿的选择便也因此有了尺度:一方面看它反映的内容是否与社会大众关系密切,是否是大多数人想知、应知、未知的事,如果是,它就有了新闻价值,有了宣传的必要。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美国语言学家 A.肯伯说,“要让受众接受宣传,你所宣传的东西要为受众所需要,否则就不会在受众身上发生什么反应”。的确,报刊传播的任务最终是要通过受众(即读者)接受来完成的。读者是报刊传播的对象,也是报刊传播过程的终端,如果读者不接受,报刊工作者的一切劳动和物质代价都将是毫无意义的。也就是说,谁把握了读者的需求,谁就拥有了读者;谁拥有了读者,谁就拥有了市场;谁拥有了市场,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近年来,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变革的冲击下,不少报刊发行量急剧下降。这与报刊对读者研究不充分,缺乏读者意识是很有关系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刊要赢得最广泛的读者,就必须把倡导读者本位的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精神作为办报刊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理应成为报刊工作者的永  相似文献   

16.
广播新闻要想提高宣传效益,就要讲求宣传艺术,这可以套用现今时髦的一个词:包装。从新闻发生到受众接受的传播路途中,新闻信号在流动过程中最重要的中间站就是传媒———这一接收和发送双重角色合一的公共机构。由于受众对新闻信号已从单一的被动感动日渐成长为主动的选择性感动,因此,传媒也从原始阶段的单向传播者成为被要求、被挑选的信息“邮递者”。要让受众接受你的传递,就看你递过来的是何等面目的信息。在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对同一事实的不同包装,就可能成为打动受众的第一印象。包装不仅是第一采访者记者的重要职责,而…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新闻报道是各媒体宣传的主体,而经济新闻报道搞得好不好,则又是各媒体能否抢占更多的受众份额,能否竞争取胜的焦点。广播要在竞争的风口浪尖上站稳脚,广播经济新闻就必须按照受众的意愿,以百倍的努力迎风而上,因“媒”制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应广播优势与特点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8.
孙鹏 《视听纵横》2005,(5):94-95
让世界了解浙江,让浙江走向世界,这既是浙江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也是当代新闻媒体所肩负的重要职责。对外传播要为国外受众所接受并取得预期的对外宣传效果,必须“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9.
迟之禄 《新闻三昧》2003,(11):32-33
新闻工作者抓“活鱼”,把鲜活的新闻奉献给受众,以深度的报道启迪受众,以形象报道宣传受众,这不仅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新闻媒体对自身的业务要求,更是广大受众迫切的需要。以下就谈谈在日常新闻报道中,如何抓好“活鱼”、深度及形象报道:新闻敏感抓“活鱼”新闻之所以姓“新”, 是“易碎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快捷迅速是广播新闻的最大特点。为了在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向受众传播新闻信息也就成了广播新闻的取胜“法宝”。近年来,广播新闻直播报道的形式,越来越多地被广播电台所采用,也越来越为广大听众所认可和欢迎,成为广播媒体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也相继在一些重大活动中采用了这种方式并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2005年12月28日,郑州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德化街迎来了百年庆典,郑州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为了让听众同步了解庆典盛况,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和新闻广播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