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的障碍。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消极、颓废,从此一蹶不振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如哭闹、摔扔玩具物品、攻击他人、自虐等;另一方面,它能磨炼人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儿童挫折教育则是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避免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挫折(Frustration)指的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在环境中遇到阻碍或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1]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消极、颓废,从此一蹶不振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导致矛盾激化,还可能使某些意志薄弱者因此失去对生活的希望,造成严重的人身事故.另一方面,挫折给人以教益,使犯错误者猛醒,认识错误,接受教训;同时它能磨练人的意志,使其更加成熟、坚强,并激励人发奋努力,从逆境中奋起.  相似文献   

3.
挫折是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支配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会遇到各种挫折,可以说,挫折伴随着人的一生。特别是中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少,遭受挫折实在是难以避免。然而每个学生面对挫折所采取的应对方法和心理承受能力又有所不同,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教师们更应注重学生的挫折教育。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走出挫折阴影更是师责所在。一、产生挫折的原因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或未达到预…  相似文献   

4.
“挫折(Frustration)指的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在环境中遇到阻碍或干扰,使其需要和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1〕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消极、颓废,从此一蹶不振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导致矛盾激化,还可能使某些意志薄弱者因此失去对生活的希望,造成严重的人身事故。另一方面,挫折给人以教益,使犯错误者猛醒,认识错误,接受教训;同时它能磨练人的意志,使其更加成熟、坚强,并激励人发奋努力,从逆境中奋起。笔者最近在网上以及报刊上相继发现这样一则消息: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口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障碍或干扰,其目的不能实现、需求欲望不能满足时的消极心理状态,被规定为挫折;进行克服个体需求未满足时消极心理的教育,被称为挫折教育。挫折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因而它对于综合素质较差导致心理存有挫败感的中职学生尤为重要。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重视挫折教育,才能让被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变得科学而丰富,追赶上时代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挫折教育摭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挫折 ,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 ,在实现目标的活动中 ,遇到了障碍和干扰 ,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 ,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社会关系之中的 ,而社会环境又是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因此 ,人生在世 ,不可能一帆风顺 ,正如有白昼就有黑夜一样 ,有欢乐就会有苦恼 ,有顺利就会有挫折。那种“岁岁平安”、“万事如意” ,只不过是一种祝词或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祈祷而已。挫折 ,任何人都会遇到。对于涉世不深 ,正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 ,挫折更会接踵而来。挫折 ,具有两重性。对于青少年…  相似文献   

7.
挫折指的是个体由于某些障碍因素,导致其目的和需求无法实现的情况,具有双重特性,挫折既能够使人产生消极、自卑、失望等负面情绪,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磨炼人的意志力,提升心理品质。在小学生的成长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所以有必要加强家庭中的挫折教育,让小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和应对挫折,提升他们对抗挫折的能力。本文对小学家庭教育中的挫折教育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提高挫折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心理挫折是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个人的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就表现形式分析,有愤怒、悲哀、怨恨、忧愁、抑郁、焦虑、冷漠等情绪体验;就挫折范围分析,可分为群体挫折和个体挫折;就挫折性质分析,可分为消极挫折和积极挫折。心理挫  相似文献   

9.
韩广军 《广西教育》2013,(38):51-51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暗示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可帮助被暗示者稳定情绪、树立自信心及战胜困难和挫折,消极的心理暗示却能对被暗示者造成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挫折在人生的道路上是普遍存在的,它对人生的影响又是双面的(积极的和消极的)。中学生由于心理发展尚不成熟,面对挫折,往往不能采取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因此,要加强中学生的挫折教育,端正他们对挫折的认识,增强其挫折容忍力。  相似文献   

11.
挫折是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内外障碍或干扰,使个体的动机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普遍存在,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挫折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种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培养其完善人格的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挫折是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支配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会遇到各种挫折,可以说,挫折伴随着人的一生。特别是中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少,遭受挫折实在是难以避免。然而每个学生面对挫折所采取的应对方法和心理承受能力又有所不同,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教师们更应注重学生的挫折教育。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走出挫折阴影更是师责所在。  相似文献   

1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类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心所在.在体育教学中,适当贯穿挫折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心理表现为消极、胆怯、畏缩的情绪和紧张、漠然的状态.在体育教学中适当贯穿挫折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应对挫折,提高自身素质,磨炼意志,增强心理免疫力,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对社会生活与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心理挫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心理学中 ,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 ,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 ,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 ,个人需要不能满足的情感状态。作为当代大学生 ,生活在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下 ,他们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和挑战 ,产生心理挫折的刺激情境日益广泛 ,产生心理挫折的可能性也因此大大提高。心理挫折虽然是常见的心理现象 ,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不良的情感状态 ,如果数量过多 ,强度过大 ,或产生心理挫折后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 ,就会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产生消极不良的影响 ,甚至继续发展而造成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及调适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挫折,心理学上的解释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阻碍或干扰,致使其需要或动机无法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挫折对学生的影响一般说来可能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一是促使学生从困境中觉醒,汲取经验和教训,继续向既定目标迈进或适时调整目标、策略,使其更贴近现实,因而更易于实现或达成;另一种是学生无力应对困难和挫折,长期处于消极应对或冷漠逃避的心理状态中,进而导致各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焦虑、浮躁、愤怒、悲伤、攻击、偏执等。  相似文献   

16.
家庭中幼儿挫折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辰 《教育导刊》2008,(3):58-59
挫折在一个人学习、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个体应对挫折的能力高低取决于处理挫折、危机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不会凭空产生,它需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因此,在强调赏识教育、保护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欲望、让幼儿在顺境中建立起自信心的同时,还应利用挫折来进行教育,以增强幼儿对挫折的抵抗力,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17.
牟涛 《教育艺术》2009,(8):50-51
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消极的情绪反应.受挫后的不良情绪反应给学生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对当代中学生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有效的挫折防卫机制以实现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历史课在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探讨中,在对国家兴衰成败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中进行挫折教育,更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笔者认为历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一、挫折教育的内涵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使其需要和动机无法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挫折感。从挫折本身来说,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给人们带来痛苦和不幸,带来各种压力,甚至让人难以承受;但另一方面它又能锻炼人的意志,使人更加坚强起来,甚至产生一种超越自身潜力的智慧。挫折教育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比较艰苦、困难的条件,让学生在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中经受磨练,受到教育,以提高他们战胜困难、排解挫折的能力的一种教…  相似文献   

19.
学生怨恨是其在学校生活中体验到伤害或挫折后所生发的一种不平情绪。这种情绪因自身的软弱无力而被迫隐忍于内无以宣泄。学生怨恨的生发关涉到社会基础与心理基础两个维度。其中,社会基础是指学生体验到伤害或挫折的外在条件,心理基础是指学生软弱无力的人格特质。而学生怨恨则是在社会基础与心理基础的交互作用下生发的。怨恨一旦滋生将对学生的德性发展产生着消极意义:它导致学生道德人格的扭曲;使自身德性趋向平庸;引起学生破坏性和攻击性行为的出现等。学生怨恨所具有的消极意义要求学校教育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这种教育干预要从两个向度进行:一是采取教育措施预防学生怨恨情绪的滋生,二是通过合理的途径疏导学生的怨恨情绪。  相似文献   

20.
从心理学的定义来看,心理挫折是指一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干扰和障碍,其目的无法实现、需要无法满足因而产生的一种失望的紧张的情绪状态.心理挫折对职校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个性都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如任其自流,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认真研究职校生心理挫折的形成及消除方法,对我们进一步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职校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