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浮力问题是力学乃至初中物理学的重点和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浮力问题能力高,综合性强.重点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阿基米德定律来解决有关浮力的计算题,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难点,在解浮力习题时主要应用两个方面的知识,一个是阿基米德定律,另一个是力的平衡知识.浮力习题变化虽多,但是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它们可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物体浮  相似文献   

2.
浮力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点内容。学生在学习了浮力内容后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块冰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当冰全部熔化后,水面将如何变化?本文试对此问题进行总结,以加深学生对阿基米德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教学大致有概念教学、规律教学、习题教学.其中物理习题教学又是重中之重,有效的习题教学可以起到深化、活化知识,巩固概念、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及时了解课堂信息,掌握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意义、作用以及习题教学的种类和方法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1.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定律 初中物理有许多基本概念(如力、压强、功、功率、热量、比热、电流强度和电压等)和重要定律(如惯性定律、阿基米德定律、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欧姆定律、光的反射定律等),尽管教师把有的概念和定律讲得很清楚,学生似乎也听懂了,但是如果不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习题,他们往往是理解不透彻,掌握不牢固的.  相似文献   

4.
赵瑜 《初中生必读》2012,(Z2):58-59
阿基米德定律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是浮力所遵循的规律.它告诉我们: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用公式可以表示为F_浮=G_排=ρ_液gV_排.要掌握阿基米德定律,应该准确把握以下几点:1.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取决于物体是否排开液体,即物体是  相似文献   

5.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之前,已从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不少与物理有关的感性经验.其中由某些经验形成的认识往往有一定的错误和片面性,对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起着严重干扰作用.例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这部分内容时,学生误认为只有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即使学完阿基米德定律后,若问学生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哪个大?仍有学生回答是木块受到的浮力大,理由是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则沉在水底.……  相似文献   

6.
做好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36页上的课堂演示实验是讲解阿基米德定律的关键。但课本的装置,一步到位的验证,学生费解。因为弹簧下挂一小筒,小筒下面才挂物体,装置复杂。需让学生把小简和物体看成是“一个物体”(弹簧的示数是两者的总和),思路曲折;另外由于金属的密度大,金属块的体积又不能选择很大,浮力显示不明显;若演示物体的一部分浸入的情况,可见度就更小;还有,这种装置只能验证阿基米德定律,不能由实验归纳出阿基米德定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牛顿定律,导出普遍情况下的浮力公式,并对初中课本中的阿基米德定律进行了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8.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之前,已从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不少与物理有关的感性经验。其中由某些经验形成的认识往往有一定的错误和片面性,对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起着严重干扰作用。例如,在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这部分内容时,学生误认为只有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即使学完阿基米德定律后,若问学生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哪个大?  相似文献   

9.
1 问题的提出阿基米德定律是初中物理教学难点、重点,教材中所示方法并不直观,演示步骤多,学生思维跨度大,不利于学生理解接受。笔者依据浮力的原理,设计了新的实验装置,采用简单直观的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史上,物理定律的发现,往往要经历“提出问题——形成假说——实验检验”等环节。为培养创造能力,至少要让学生了解这些环节。然而,在教学中,前两个环节常被忽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不利的。一、难以克服的缺陷 (1)将关键的高难创造当作随手可取的现成概念,将使学生受不到艰难的智力活动的训练。以浮力为例,引进排水量或排液量概念是高难创造,是建立阿基米德定律的关键, 倘若我们让从未接触过浮力定律的学生(也不看书)去探索浮力,他们一股都只考虑浮力跟材料密度、入水深度、形状等等现成概念之间的关系,极难想出排水量这个前所未有的概念并用它来研究浮力。  相似文献   

11.
在初二物理教学中,关于浮力的教学是其中的难点和重点之一。笔者认为,掌握有关浮力这部分知识的关键是要把握住其内容中的“两点一线”。“两点一线”的含义,具体阐述如下: 一、将阿基米德定律与浮力产生的原因结合起来作为运用浮力知识的立足点 学生在分析有关浮力的问题时,要想使思维得以延伸,首先应建立一个坚实可靠的立足点,以此为依靠才能展开思路。将阿基米德定律与浮力产生的原因结合起来作为运用这部分知识的立足点主要考虑到以下两方面的原因。1.在阿基米德定律中,只说明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以及物体所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不能解释浸在液体  相似文献   

12.
浮力这一章既是初二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学好浮力这部分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在此有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1牛顿水产生10牛顿的浮力”,通过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浮力这个概念,同时可以引起学习物理的兴趣.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公式F_浮=ρ_液gV_排可知,浮力F_浮的大小是由作为载体的液体的密度ρ_液和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体积V_排(即物体浸在液面下方这部分的体积)所决定的,而跟液体的重量无关;跟物体浸没时物体在液体内所处的深度无关等等.学生对于浮力跟深度无关这一点通过演示实验都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浮力跟液体的重量无关都感到难以理解,往往要同阿基米德定律中所说的“浮力等于物  相似文献   

13.
阿基米德定律实验,是研究浮力大小的一个重要实验,其装置图参见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第136页。 在这个实验中,将金属块排开的水全部倒进金属筒之后,弹簧又伸长到原来的位置,这为什么说明金属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重呢?学生难以转过这道“弯”。  相似文献   

14.
在阿基米德定律的教学过程中,我把浮力和阿基米德定律两个课题组成一个教学单元,并把课本中验证性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的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浮力规律——阿基米德定律。 先让学生观察静止在桌面上的木块,说明它由于受到重力和桌面的向上托力的作用平衡。然后,进行类比,说明静止在水面上的物体也受到重力和水的向上的托力作用。进而比较木块浮在水面上和船浮在水面上等事例,找出其共性,归纳、概括出“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液体)向上托它的力,这种力叫做浮力”。接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引导他们进行探索研究的出发点,启发他们联  相似文献   

15.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这一原理虽不难,但要使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则不容易。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头脑中常存在不少错误观点:常把物体的体积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混为一谈;认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跟深度有关;浮力与液体内部的压强(p=ρgh)相混淆等。造成这些错误观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16.
[题目1]一只船上装着一些砖块,浮在一个水池中,如果船上的人把砖块全部投入水池中,池中水面的高度将会A.升高B.降低C.不变对于这一道习题,大多数学生选的是A,有一部分学生选的是C,只有个别学生选的是B。这道题正确的答案应是B。那么多数学生为什么选错了?其原因是:学生不能灵活地把阿基米德定律和物体平衡条件联系起来考虑和解决问题。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的重量。本题首先应从物体的重量来确定所受浮力的大小,以确定水面的升…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第一册教学参考书第六章浮力中提到:“……阿基米德定律是不难理解的,浮沉问题也是常见现象,解释起来并不困难。五十年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并没有多大问题,但这几年来这一章变成了出名的难点,成为学生发生不必要分化的关节之一。这跟近几年来对这一章教学要求过高,特别是计算题过于繁难是有很大关系的”。从字面上看来,阿基米德定律似乎不难理解,可是真正的含义及内在的物理本质,要让一个刚刚接触物理学不久的初中二年级学生深刻理解,委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相当  相似文献   

18.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六章浮力,是在综合比重、压强、二力平衡、液体内部压强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新课题.为了使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掌握阿基米德定律及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课本中设计了相应的演示实验.我们在开设中学物理教学法及实验课的教学中,加强了演示实验与理论教学的配合,结合学生教学实习实际,对教学中易出现的实验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浮力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进行了部分改进,激发了学生教学实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介绍一下我们不成熟的做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阿基米德定律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是浮力所遵循的规律.它告诉我们: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用公式可以表示为F浮=G排P液gV排.  相似文献   

20.
这样做“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实验更好宜城县孔湾中学张海鹰(441400)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中安排了研究阿基米德定律的演示实验。若按此演示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定律,学生就会有这样一个错误观念:“有多重的液体溢出,这物体所受浮力就有多大。”因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