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实现台湾与祖国统一思想论纲崇庆余,赵春城在考虑如何实现台湾与祖国统一问题上,邓小平既高瞻远瞩,又审时度势,极具开创性地提出了以“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为核心的实现台湾与祖国统一的完整思想。这一具有高度的求实性、宏观的全局性、严密的科学性和强烈的现实...  相似文献   

2.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历史使命。在考虑如何实现台湾与祖国统一的问题上,邓小平从实际出发,既高瞻远瞩又审时度势,构思了对台湾问题的系统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
以邓小平同志的关于台湾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为研究对象,作者认为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比较系统,主要表现在他揭示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背景、关键以及方式,并对台湾问题解决的时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反分裂国家法》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法律,它体现了维护台湾人民的福祉和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台湾民意对台海局势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台湾人民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关键力量。我们必须最大限度的争取台湾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5.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祖国统一原本是海峡两岸中国人民的内部事务,但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势力的干涉,台湾问题日益复杂化,冷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这必然引起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作为美国全球战略尤其是东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台关系不仅没有因冷战的结束而下降,反而不断得到提升,成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变化的“晴雨表”。美国之所以在冷战后不断加大对台湾问题的介入力度,根本原因之一是台湾作为美国遏制中国的“一张牌”,在冷战后美国对华关系中有着深刻的地缘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6.
叶剑英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思想.他是党内最早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领导人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明确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祖国统一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理论,是实现祖国统一的科学构想,它已经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也必将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主要阐述了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解决台湾问题、最后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从50年代初期的“武力解放台湾”,到50年代中期的“和平解放台湾”,再到80年代的“一国两制”和90年代的八项主张,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祖国统一道路上所经历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0.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围绕台湾问题,中美两国的关系从五六十年代的敌视对抗,走到七八十年代的缓和合作,九十年代再次跌入低谷。台湾问题成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也是中美两国关系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仍未实现关系完全正常化的根本症结所在。推进两岸关系恰恰是打破“两国三方”博弈僵局的关键所在,中国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是高三《思想政治》第一课学习中的一个重点,要正确把握“一国两制”,需要把握以下四对关系。一、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关系区别:台湾问题是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外国势力不准干涉;香港、澳门问题则是收回主权、回归祖国的问题,回归前由  相似文献   

12.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产生了不改变台湾现状实现祖国统一的初步设想,决定保留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这些设想和探索,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最初着眼点是台湾问题,由于在台湾问题上迟迟未取得进展,就把它定位在香港问题上。在长达两年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认识越来越明确、深化了,最后形成了一个理论化、实践化的科学构想  相似文献   

13.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祖国大陆与台湾之间,始终涌动着趋向于统一的潮流。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反映了炎黄子孙始终存在着的民族向心力。研究这一问题,可以加深理解祖国统一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并以此增强对祖国统一大业的信心。 一、从政治史上看大陆与台湾趋向于统一 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大陆与台湾被台湾海峡隔为两地。但这种地域上的隔离并没有影响两地在政治上统一的历史趋向性。首先,从大陆与台湾隶属关系的发展史上看,两地趋向于统一。台湾最初的居民来自大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居民是…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与形式上统治全国的国民党中央政权并存。本文对两个政权的关系及其对祖国统一的启示作了论述,从而证明了“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最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的主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遐秋江泽民同志关于台湾问题的8项看法和主张,进一步阐释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精髓,在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立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新建议,为两岸举行政治谈判创造...  相似文献   

16.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但是,由于历史和人为的原因,香港、澳门的主权仍未收复,台湾被国民党当局占据,祖国统一大业尚未最后完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以何种方式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和繁荣,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实际而迫切的问题。为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即: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前人未曾有过的发明和创造,是我们党和国家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其核心是统一祖国。(…  相似文献   

17.
两岸关系是中国国内革命战争的产物,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制度的处理台湾问题的战略方针,集中体现了他们的智慧,探讨50多年来两岸关系战略互动的演变轨迹,对于我们今天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尽管所处时代和历史背景不同,但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就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进行了战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方针是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思想先导,邓小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则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二者具有一脉相承性,体现了共同的思想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19.
本从经济、政治、军事、化、外交等多个现实角度和实践“三个代表”的现实政治层面上剖析了新世纪完成祖国统一的紧迫性,探析了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的诸多原因,指出祖国统一能够而且必须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启示主要包括:国家、民族的利益是必须遵循的最高原则;顺应形势、顺乎民心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国共积极努力转变政策是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正义之举。第二次国共合作对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今天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任何阶级、政党不可违背的大原则,维护者兴、逆之者亡;当今,中国共产党与台湾当局只有通过双方政策的积极转变,才是谋求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