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 一篇报道,读者初接受时,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这种心理效应大致可分为顺应效应和逆向效应。顺应效应是指读者接受新闻时所产生的与新闻的宣传观点相一致观点,逆向效应则是指读者观点与新闻的宣传观点截然对立,或对新闻宣传的观点不愿接受,这也就是读者的逆反心理效应。我以为,造成读者逆反心理有以下几种原因。首先是失实的新闻报道是直接导致读者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例如,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不堪人民解放军一击,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国民党的《中央日报》却发新闻说,中央军英勇顽强坚守着某某城市,这样的谎言,经常被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逆反心理。读者的逆反心理,是在新闻报道中,违反读者自尊心、自强心、自信心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反感情绪。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情感、意志和意识,都有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评判是非的价值标准。外界信息的传入,他们会自己做出抉择,表示赞同的,在心理活动上就产生了顺向效应。有的新闻,读者看了产生怀疑、厌烦、  相似文献   

3.
报纸读者的逆反心理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消除,问题在于创造消除的条件。条件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报纸宣传本身。我们在报纸宣传上是怎样注意消除读者的逆反心理的呢?第一,不造假。“四人帮”控制新闻阵地,制造了大量假报道,是读者对报纸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假作真时真亦假”——  相似文献   

4.
逆反心理是在高校读者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消极的逆反心理不利高校读者的身心健康,本文对逆反心理的本质和特点、产生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克服和防止逆反心理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培养高校读者健康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5.
报纸读者的逆反心理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消除,问题在于创造消除的条件。条件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报纸宣传本身。我们在报纸宣传上是怎样注意消除读者的逆反心理的呢?第一,不造假。“四人帮”控制新闻阵地,制造了大量假报道,是读者对报纸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假作真时真亦假”——在逆反心理状态下,而今报道明明是真实的,读者有时也会怀疑是假的;偶尔发生失实现象,他会说:“看,还在造假吧!”几年来,我们注意到了读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因而在报纸编辑工  相似文献   

6.
一、虚假失实的广告是读者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二、传统的自然经济和长期的产品经济格局,是读者产生逆反心理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宣传中,引发读者无意注意的因素很多,我认为,不仅版面、标题、题画、插图等,能引起读者的无意注意,就是内容的丰富性和长期形成的群众基础,也能引发读者的无意注意。人们往往以为只有形式才能引起读者的无意注意,文章的内容除特强的刺激性外,它的其他方面则无此功能。因为报纸上的文章要逐字逐句去读,其间运用的是有意注意,而不是无意注意。我以为,不否认在读文章时运用了有意注意,但也不能忽视了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读者为什么要看这一则消息、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8.
新闻工作是一项与人进行交流的活动。记者通过新闻报道向人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同时又把积极、健康向上的情趣和各种有益的知识传播给广大读者。从这个角度上说,新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报道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施加影响,以达到或鼓舞干劲,或警示世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0.
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各类优秀广告,尤其是兼具声像优势的电视广告,对于提供商情信息、沟通产销渠道、促进经济发展、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已  相似文献   

11.
一些报刊的读者对象从报刊名称上就可以一眼看出,这对于读者选择很有益处。可也有些报刊却是大众化的,不少年龄、性别、职业和知识层次的,我们全且把这类报刊称作“大众报刊”或“普及性报刊”。这类报刊除机关单位公订外,更多的是家庭个人私订,读者面很广。以一个家庭而言,有一代、两代、三代  相似文献   

12.
一、受众逆反心理的表现与特征 在我国传统心理学和国外心理学著作中,并无"逆反心理"这个概念,这是近年来我国心理学界,根据社会存在的心理现象所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逆反心理现象在传播领域比较突出,因此,在传播学界受到特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共产党《团结报》每天在全国各地印出15种版本,每种版本有76版,其中4版是地方新闻。从读者的数字来说,《团结报》是意大利第三大报。它的星期刊叉是意大利星期日报纸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超过了100万份(意全国人口为五千六百多万人)。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老年?目前,一般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称为老年人。据估计,我国有九千万老年人,占总人口的9%。老年人也是公共图书馆读者对象之一,在研究一般读者心理的同时,研究老年读者心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逆反心理是指由于态度和情感方面的原因而产生的对某种或某类事物的盲目抗拒的心理。受众的逆反心理,是指受众在接触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时抱着一种抵触的、反感的、甚至是从反面接受的心理态度。近几年来,受众逆反心理现象在传媒中屡屡出现,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这应引起传媒的特别重视。受众逆反心理有评价逆反、情感逆反和行为逆反三种。  相似文献   

16.
新闻受众逆反心理,是指新闻受众跟新闻本意相反的心理活动。新闻受众出现这种心理活动时,表现出与新闻对立的思想感情,也就是反感,出现对新闻明显不信任的态度,产生抵触情绪。新闻受众逆反心理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归纳出几种主要的,不妨分析如下:一、批驳心理。新闻受众接受新闻以后,认为新闻事实失实或是不准确,也可能认为新闻观点错误或是不准确,很快就产生与新闻对立的心理活动,出现不能接受的心态。新闻受众为了证明自己判断的正确,总是想办法找出批驳事实错误的材料,往往用其他事实对新闻进行反证,从而否定新闻事实,同时,用推理或自…  相似文献   

17.
18.
逆反心理的两面性逆反心理是一种逆着传播者的主观意图,与传播方向背道而驰的心理活动,表现为不满、排斥、怀疑、否定等等,它使传播受阻,甚至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19.
从形态学的角度看,读者工作可分潜性工作和显性工作。一般来讲,潜性工作主要是利用印刷型载体流通知识。显性工作主要通过声像资料等新型知识载体来使知识流通或交流知识。潜性工作应加强对读者的阅读指导,科学地分析读者的阅读需求。显性工作应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培养读者求美、爱美、审美的能力,陶冶其情操,美化其心灵。  相似文献   

20.
传播效果是新闻传播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受传者、信息、受众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受众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传播效果最终只能通过受众的心理接受进而转化成行动才能实现。然而,在新闻实践中,受众并不总是与传播者的意愿相一致.传播内容也未必总会得到受众的接受和喜欢,相反,有时甚至会出现相互对立、相互背逆的现象.致使新闻传播的效果无法实现、目的无法达到。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受众的逆反心理无疑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