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弱势群体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进入转型期,农村弱势群体逐渐形成,其思维方式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思维原点的消极性、思维发展的激变性和思维内容的务实性。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其实际生活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农村弱势群体自我发展的能力,注重建设长效机制,把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思想问题纳入有序运行的轨道,从而确保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王建林 《广西教育》2014,(42):125-126
国家对农村弱势群体教育问题一向重视,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已上升到政策层面。在进行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和帮扶工作中,需要我们从政策层面上提高认识,从技术教育上进行帮扶,从教育资助体系上尽快完善。  相似文献   

3.
农村弱势群体遭受社会排斥、被边缘化的问题日渐显露,并已成为影响我国农村社会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成人教育是提升农村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本,解决和促进农村弱势群体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应通过出台成人教育的政策与措施,大力开展成人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成人教育环境、拓展成人教育的功能、培养农村弱势群体的自强意识等等途径,促进农村弱势群体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4.
自我救助是农村弱势群体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职业培训则是农村弱势群体实现自我救助的主要路径之一。农村弱势群体的致弱原因是多维的,然而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不强则是"致弱"的核心原因。农村弱势群体致弱的自身因素主要体现在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自卑心理重、就业能力弱等方面。未能接受良好的职业培训则是影响农村弱势群体进行有效自我救助的现实原因。通过职业培训来提升农村弱势群体自我救助的能力,首先要引导农村弱势群体更新观念,积极接受职业培训,同时要引导并帮助农村弱势群体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其次,要全方位构建面向农村弱势群体的职业培训保障体系。最后,要分型和分层锁定相应的农村弱势群体,并开设相应的职业培训项目,以提升职业培训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和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在继续加大扶贫投入力度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调整扶贫政策,创新扶贫模式,变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全面提高弱势群体及其后代的综合素质和"自救"能力,使其能自谋职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弱势群体贫困代代相传状况,进而促进农村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和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在继续加大扶贫投入力度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调整扶贫政策,创新扶贫模式,变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全面提高弱势群体及其后代的综合素质和“自救”能力,使其能自谋职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弱势群体贫困代代相传状况,进而促进农村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基本是针对城市居民的,那么,我国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尤其是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现状又如何呢?运用公共经济学理论对中国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早日解决三农问题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现状与脱贫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弱势群体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和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应改革现行的扶贫政策体制,变“他救”为“自救”。通过改变投入方式,加强农村弱势群体教育,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增强其社会竞争力,使他们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能很好地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致富,将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扶持农村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弱势群体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农村弱势群体的产生,既有农村弱势群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等外在方面的原因。扶持农村弱势群体,当前最迫切的是要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村弱势群体构造最后一道安全线。  相似文献   

10.
农村弱势群体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农村弱势群体的产生,既有农村弱势群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等外在方面的原因.扶持农村弱势群体,当前最迫切的是要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村弱势群体构造最后一道安全线.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不断分化,贫富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原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处于劣势地位的农村弱势群体在公共信息的获取上正在被边缘化.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农村弱势群体公共信息获取的边缘化主要表现在:信息占有总量不足,种类单一;信息更新频率较低;现代传播媒介的信息获取率不高;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农村公共信息获取满意度低.要解决农村弱势群体公共信息获取的边缘化问题,就必须切实增加农村弱势群体的经济收入;加强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社会信息援助保障制度;努力提高农村弱势群体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规模较大,影响着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亟需得到解决。实施教育服务是有效帮助农村弱势群体的手段之一。高校成人教育以其自身资源、地位优势日益成为成人教育众多机构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门,高校成人教育在服务农村弱势群体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服务农村弱势群体将成为高校成人教育的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弱势群体教育的政策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教育是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辽宁省的弱势群体教育主要包括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残疾儿童教育、少数民族教育、下岗工人子女教育等方面,虽经努力取得很大成就,但也存在若干问题。进一步推进辽宁省弱势群体教育,必须构建弱势群体教育的政策保障机制,明确政府在解决弱势群教育问题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合理的弱势群体教育资助体系,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高弱势群体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弱势群教育的督导工作。  相似文献   

14.
农村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量重要资源。农村弱势群体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数很大,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环境较差,并由此造成了普遍的“贫困化”心理。对我国的农村弱势群体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须贯彻权责一致性、超前性、分层性、重复渐进性原则,并从人力资源环境、医疗卫生、教育、流动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村留守老人这一新的社会性弱势群体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子女的外出弱化了家庭的养老功能,政策资源的匮乏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老人所处的困境.对于这类新衍生的社会性弱势群体,既要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同时又要高度重视他们的赡养问题.文章立足寸金村现状,为探究一条解决农村留守老人赡养问题的道路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农村老年残疾人兼具老年和残疾的双重特点,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农村老年残疾人养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境。解决好农村老年残疾人的养老问题对于整个养老体系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提出积极有效的对策,使得农村老年残疾人的养老问题得到解决,使他们能够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存在着这样一个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背景、现状分析,研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品行问题、安全问题、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政府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等,从家庭、学校、政府、社会4个层面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海霞 《考试周刊》2011,(91):214-215
小学教育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教育奠基工程,具有全民性、义务性及全面性。小学教育时期不仅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最旺盛的时期,更是学生对外观世界认识的启蒙时期,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未来。我国约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因此我国教育工作的难点落在了农村。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代价之一,农村弱势群体已经浮出水面,其子女的教育成了不容回避的问题,教育困境日渐突出,解决农村弱势群体子女的小学教育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学校中一个比较突出的弱势群体,其教育问题成为学校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对留守儿童的调查,阐述了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因素,使农村弱群体在融入社会中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成人教育有责任帮助弱势群体提高素质,这样才能让农村弱势群体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中来,真正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人教育应该提供一系列的方法和途径来促进农村弱势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首先,应该出台成人教育的政策和措施,来确保农村弱势群体教育的有效开展;其次,开展成人学习活动,来大力提升农村弱势群体的素质和能力;再次,拓展成人教育功能,不断满足农村弱势群体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最后,培养自立自强意识,提高农村弱势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