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南档案》2009,(10):F0003-F0003
《南岳志》全套共6册,由知县直隶大兴人高自位、县进士岳麓书院主讲旷敏本二人,于乾隆癸酉(公元1753年)重修,全书采用宣纸、繁体仿宋字印刷、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总目》于《崇文总目》一书下标注其底本为"《永乐大典》本",后来学者多信其说,误以为《四库全书》本《崇文总目》为从《永乐大典》中所辑出。本文根据提要及翁方纲提要分纂稿等材料证明《四库》本《崇文总目》为主要从《欧阳修集》和《文献通考》辑出,与《永乐大典》并无太大关系,翁方纲当时也并不认为其辑本为"《永乐大典》本",今本《总目》标注当为失误。  相似文献   

3.
卢坤是清末名臣,其"五家评本"<杜工部集>是中国刻板印刷史上最为精美的五色套印本,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和文物价值.从集评内容来看,该本辑录的王世贞、王慎中、王士禛、邵长蘅、宋荦五家评语,和此前刘浚的<杜诗集评>相比互有优劣,不过它硕果仅存地保存了明人"严驳杜诗"之批语,显得弥足珍贵,具备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都四子集>本<管子补注>,是明万历七年(1579年)朱东光诸人翻刻明初刘绩<管子补注>而成.此本补充刘本脱漏文字,改正刘本因字形相近、因音同或音近、因涉上下文而产生的讹误;改正刘绩本的重复字词和其他讹误.但是亦有讹误,包括刘本有讹误,四子本亦误;或刘本不误,四子本误改者.四子本有补充刘绩本的句子,亦有漏刻.与刘绩本相较,四子本大量注释没有刊印.刘绩本、四子本有二十余条浙刻本没有的注解,可为解读<管子>和考查<管子>注释的传播源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本文取<四库>本<论衡>,与明嘉靖十四年吴郡苏献可通津草堂本<论衡>时校,发现<四库>本胜于通津草堂本,提出了在<四库>诸本中尤以文渊阁本为最善的观点.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论衡>这部重要典籍在清代没有善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李善强 《图书馆界》2014,(1):8-9,21
《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成书于清代,并两次由皇家组织刊印,初次为铜活字本,再次为石印本.虽然石印本《古今图书集成》是以铜活字本为底本影印的,但是二者并非完全一致,一些方面还是有所差异的.  相似文献   

7.
严粲所著《诗缉》现存版本比较重要的是明味经堂刊本、《四库全书》本等.笔者以北图珍本丛刊中影印的味经堂本《诗缉》为底本、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四库全书》本《诗缉》为校本进行对校,发现《四库全书》本极为精善,错讹极少,可谓善本;赵府本错讹却有近千处之多,比较拙劣,究其实算不上善本,如果使用此本作为研究之用的确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8.
清乾隆武英殿本《十三经注疏》以其刻印精良,用字规范,音义完备,添加句读,附有考证,受到格外关注.但是必须看到,这个著名的官版存在严重的缺陷,做了过分的编辑工作,导致部分原貌丧失,甚至产生误会.  相似文献   

9.
10.
后世流传之《仪礼》经注本,以宋代严州本为最佳,其次则为明嘉靖时之徐本,而二者之间存在版本传承关系.严州本自乾隆末年重现于世,备受学者推重,对《仪礼》研究影响颇大.阮元撰《仪礼注疏校勘记》、张敦仁所刻《仪礼注疏》以及阮刻《仪礼注疏》,皆与之有密切关系.而胡培晕撰《仪礼正义》、曹元弼撰《礼经校释》,亦多引据重刊严州本,从而使《仪礼》经注文字之校勘渐臻完善.  相似文献   

11.
王士祥 《兰台世界》2012,(21):28-29
《唐大诏令集》是研究唐史的重要文献,但各本关于同一诏令系年常有舛误。本文谨择17例进行纠谬,发现主要表现为年号错误和年份错误两种情况。其中年号错误者多表现为年号中有相同之字,年份错误者则倾向于形近而误。  相似文献   

12.
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二卷本《孔子家语》其实系明代何孟春整理本,并非宋本系统。何孟春未见宋本王肃注《家语》,只是在元王广谋节略本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故何本其实仍是残本,即使是何氏之补缀亦多出胸臆,尤其以他书所见妄补《家语》更显草率。现今在宋本《家语》并不鲜见的情况下,《家语》研究断断不能再以何孟春本为据。  相似文献   

13.
由朱东润先生编年校注的《梅尧臣集编年校注》是梅尧臣集新的通行本,远胜其他诸本。但是梅诗文字内容有的存在明显错误,朱先生未作任何校记。  相似文献   

14.
郭丽 《图书馆学刊》2008,30(2):125-127
《四库全书》缮录赵用贤本《管子》,参考《管子》前后篇文和其他书籍,对底本讹误进行校改,但又出现了新的讹误,主要是形近而讹,声同而讹。证明四库馆臣虽对底本进行了修订,但在抄写、校对过程中的疏漏使四库本《管子》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玄中记》是地理博物志怪的代表作品,东晋郭璞编撰.此书文化价值虽高,然原帙亡佚多时.元代陶宗仪《说郛》,清代茆泮林《十种古逸书》、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黄爽《汉学堂丛书》、叶德辉《郋园先生全书》,以及近代鲁迅《古小说钩沉》,大多从古注、笔记、类书等不同文献中钩沉补阙,创获颇多.笔者试图考察、比较上述六家辑本,以便在探讨特征、判其优劣的基础上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16.
福建朱美初于崇祯六年(1633)所刻的《坛经》,源自明代南华禅寺僧人泰仓在嘉靖十四年(1535)的刻本。这部《坛经》的发现,不仅是证实宗宝为光孝寺住持的重要证据,而且也是现存属于宗宝本版本谱系的最早本。德清校本属于它的流传本而形成宗宝本的又一系统。  相似文献   

17.
将文渊阁库本经部提要与殿本《四库全书总目》详细比勘,又取文溯阁前八卷提要与殿本《总目》比勘,发现殿本《总目》与库本提要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体例、对象、著录及内容等方面。《总目》在库本提要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修辞加工,但《总目》与库本提要分类体系一致,内容大同小异,思想大体相符,属于同一个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元末人张宪有诗集《玉笥集》传世。《玉笥集》现存最早版本是弘治五年王术刊本,为选注本;通行本十卷,主要以抄本形式流传,刻本则有《粤雅堂丛书》之一种。弘治刊本与十卷本内容相去甚远,当源自不同祖本。此外,相关典籍中仍可搜罗到少量失载于传世《玉笥集》的张宪诗文。  相似文献   

19.
孙麒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7):142-146
通过对《四库全书》本《艺文类聚》与该书现存其他版本进行校勘与研究,发现《四库全书》本之底本为原藏内府之明万历十五年王元贞刻本。底本进呈之时已经过校勘加工,文渊阁本、文津阁本在誊录过程中,均再次经过校订与复核。两相比较,文渊阁本校订颇为精细,非敷衍了事者,而文津阁本多臆改,文渊阁本优于文津阁本。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撤出本是在《四库全书》已经编纂、缮抄数部并已分贮各阁之后,依然检查出有的书有违碍字句,因此再行撤出或销毁。撤出书的有李清、周亮工和吴其贞等著的共十一种,这几种书故宫图书馆大多有收藏。本文着重谈被撤出的周亮工五种书和吴其贞的一种书,对这些书撤出地点及撤出原因作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