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人机关系的重新讨论。本文不同于传统人机关系的研究进路,而是立足于视觉图像语境下,以时间性和空间性的角度,对视觉传播视域下的人机关系进行深度探讨。机器暗含权力装置艺术,通过媒介传播视觉图像,在时间上对人的自由时间进行秘密窃取,在空间上对人进行不可见地主体性解构,进而说明机器生产的视觉化图像在某种程度上对人进行着隐性控制。这对反思当下人们接受视觉图像时的无意识心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一秋 《东南传播》2021,(10):23-26
人工智能图像技术已经愈发成熟,应用于AI眼镜、视频图像处理、旅游业宣传等诸多领域之中,引领人类视觉文化传播的新格局.ZAO App的走红以及全球多起恶意换脸视频事件的发生,揭示了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背景下,视觉真相正遭受机器、技术带来的挑战.本文将从用户视觉消费、技术、资本以及人的主体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视觉真相造成的多维影响.呼吁唯有技术的推动、价值的坚守和工具理性的结合,才是视觉机器自身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极线方程和本质矩阵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立体视觉中,可用于求双摄象机的相对位置;在运动视觉中,可推导出摄象机的运动。本文主要证明了极线方程和本质矩阵的几个重要定理,这些定理对于求本质矩阵和从本质矩阵求位置参数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动画在数字媒体的传播语境之下从传统艺术形式向着世界表征作用不断转变,在动画与网络应用、移动娱乐及立体意识等产业的交叉领域中有着非常鲜明的活力,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动画的视觉表征符合数字媒体时代的表述需求。对动画在新媒体传播中的视觉表征作用进行研究,要从工具层向着本质层不断上升,对动画视觉表征的系统特征与内在的动因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视觉与美学是国家形象研究绕不开的维度。以Twitter涉中议题下106562张图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计算美学方法,对社交机器人在涉中议题上的视觉传播活动进行考察,并比较人、机用户在视觉表达上的异同,探析机器用户的美学策略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器用户在涉中图像上已展现出有别于人类用户的美学策略,在亮度、饱和度、色彩使用等特征上形成了差异化的美学风格,这种美学风格被证明有正向的传播效果,更易获得社媒用户的点赞并触发再传播。美学策略的自动化令国家形象的对外建设、全球传播面临新态势,甚至可能将人类的视觉审美、创作与传播活动推置于主体性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6.
颜色的饱和度对视觉的影响是整个视觉类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着手于色彩的饱和度,来讨论饱和度的运用对立体视觉效果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在人眼承受范围内,饱和度高的物体越容易引起立体感知。  相似文献   

7.
当今社会,电影、电视、绘画、摄影、广告、设计、建筑、动漫、网络、游戏、多媒体等互为激荡汇流,已经进入了以视觉传播为中心的时代。视觉传播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基础,也为文化传播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学术空间。认识这些视觉操控模式和视觉文化的运行规则、破解这些视觉性的实践规程与生产系统就成为视觉传播研究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阅读报刊杂志,我们常为文字和图片所吸引;听广播又能被优美的音乐所吸引和感染。而如今,电视节目集合了文字、声音和画面成为最普遍的一种立体传媒方式,再加上我国电视的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的视觉感受的不断提升。为了能够更加适应人们的视觉要求,以及电视频道的收视率等诸多方面,对电视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白的叙述早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视觉形式及视觉文化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及创新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9.
苏状 《当代传播》2011,(5):37-40
20世纪末以来,视觉文化研究源发西方并随即入土中国.然而,视觉、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视觉文化传播研究是一个纵贯古今、兼涉中西、因缘相承、互为涵构的系列命题.那么,视觉文化传播作为一个在国内兴起发展不越十年的研究领域,有必要在“泛语境”下对其进行文脉爬梳、理论反思,以明晰本事,鉴照来者.  相似文献   

10.
鲍仕莲 《新闻世界》2011,(6):244-245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等视觉性的资料和信息,并由此衍生了特有的视觉文化,而视觉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本文对国内视觉文化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视觉文化研究的总体轮廓有个大致的了解,为以后的视觉文化研究提供思路,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1.
《军事记者》2010,(7):65-65
3D摄像机成就了《阿凡达》。这部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卖座的电影不仅仅是一部赚钱机器.它更可能吹响了3D元年的号角。三维立体的视觉观赏以新兴媒体的身份融八日常生活,或许就自2010年开始。  相似文献   

12.
汪岚 《编辑之友》2022,(8):76-84
当代“视觉转向”不仅让文本形式呈现多媒介“间性”交叉存在,也为“文本”的“观看”内容和“观照”方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最突出的是“视觉化文本”和文本“视觉化”的出现。两者既是“视觉转向”的产物,也为这种“转向”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价值。文章对当代“视觉转向”下的新型文化文本“视觉化文本”与文本“视觉化”审美范式进行概念性归纳总结,并建构两者间的互动生成模式,从而对“视觉化文本”和文本“视觉化”之间的阐发与遮蔽关系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视觉媒介日渐成熟并扩张为当代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传播工具,视觉图像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视觉文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文化形态.这种变化也使得视觉素养成为图像时代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视觉素养培养也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论文参考中外视觉素养研究的理论成果,阐述了高校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意义,并结合我国高校学生视觉素养培养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4.
阎安 《当代传播》2003,(1):75-77
版面设计的基础是视觉生理学和视觉心理学,本将格式塔心理学派对视觉的研究导入报纸的版面设计,提出从“视觉整体”、“视觉中心”、“视觉平衡”、“视觉组织”和“视觉和谐”等五个层面对报纸的版面设计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5.
书籍装帧中线性视觉流程的运用使单一的装帧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使书籍装帧表现出与时代、与社会、与阅读人群定向接轨的新形式.线性视觉流程具有构建立体形态、建立连贯体积的艺术特点,文字设计、插画设计和版式设计是线性视觉流程在书籍装帧中的三种表现形式.线性视觉流程在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中发挥着一定的功能性、审美性、情感性等不同层面的价值,书籍装帧中的线性视觉流程所展示的不仅仅是设计技法,还传达出书籍装帧中的信息内容视点与应用环境相互协调的效果,使读者获得更加自然、清晰的阅读体验与感受.  相似文献   

16.
陈红 《新闻世界》2012,(11):89-91
修辞学历史悠久,传统的研究对象主要局限于语言符号。视觉修辞开拓了修辞学研究的新领域,视觉修辞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揭示视觉传播中的修辞规律。平面广告是所有视觉广告的基础,通过研究平面广告中视觉修辞的使用情况,有助于探寻视觉元素的组合配置技巧和方法。本文主要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广告节长城奖的部分获奖平面广告为例,探讨视觉修辞中几种较常用的修辞丰法,包括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比和示现。  相似文献   

17.
浅析视觉传播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使视觉传播在信息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得到了提升,视觉传播的原理分析,静态视觉传播与动态视觉传播,及其两者传播效果的对比,从多方面阐述了视觉传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谈设计艺术专业阅览室的视觉关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视觉关怀的角度阐述了设计艺术专业阅览室注重、提倡视觉关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如何在环境视觉、导向视觉、色彩视觉等诸方面具体体现视觉关怀,提高图书馆阅览室学习环境,促进思维,激发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19.
王娜 《传媒观察》2011,(12):46-48
当前,整个社会正面临着"视觉转向","文字正慢慢地沦为图像的注脚,图像成了主角"。①这一点在网络传播中表现明显,但是学界对网络视觉传播的研究刚刚起步,且大部分研究关注了网络版式的设计,忽略了网页视觉元素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笔者对2010年7月1日到2010年9月1日间的新浪、网易、搜狐、腾讯、MSN中文网等几大门户网站进行了持续追踪和研究,通过定  相似文献   

20.
《见与不见:读图时代的视觉教养》是王新多年来视觉文化研究心得的结晶。鉴于当代视觉文化盛行与泛滥的问题,该书以艺术史及艺术史学史为入思路径,对中西古今艺术图像展开了学理与趣味并重的比较与解读,提炼出了视觉教养的全新内涵,借助姿彩生动的诸多案例,提出了养成视觉教养的系统方法。全书在宏阔的学术视野下将跨门类、跨文化艺术图像比较分析引入了视觉教养研究领域,是一部雅俗共赏、富有洞见的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