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大力加强民族民间文化包括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多元化的民族风俗文化和与众不同的旅游资源,不但决定了少数民族文化在文化事业全局中的关键地位,同时也有利于的经济发展。本文在分析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工作的基本经验,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性策略,以帮助旅游资源保护与发展事业的日益繁荣。  相似文献   

2.
《怀化学院学报》2014,(4):F0002-F0002
正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是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原则,研究民族民间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工作十分重视。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兴起,我国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工程也陆续开展,理论研究、立法保护和资源开发是我国建设民族民间文化工程的三驾马车。怀化是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民族地区的交汇地,共有4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40%,因此,本栏目的设置很好地服务了学术的地域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考古遗址公园的遗址保护、文化传播、教育游憩等功能,认为加强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有利于发挥其综合效益。以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为例,探讨了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的原则,提出了考古遗址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建设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目前我国民族民俗旅游发展的现状来看,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已经成为我国民族民俗文化旅游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民俗文化旅游的关键因素。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音乐,促进旅游的发展应从五方面努力:地方政府要重视对民族民间音乐旅游的投资建设;以旅游为导向挖掘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开发高质量的民间音乐产品;让音乐表演在景区常态化;促进民族民间音乐与旅游业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5.
论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于2003年启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抢救与保护工程,2004年中国政府签字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近年正以强劲势头实施这一宏伟文化工程。本文就这一工程中的文化生态建设,按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项目的生存状况,分别阐述了相关文化生态的保护、修复和重建问题,提示人们应将文化生态建设置于保护工程的重要位置,着力实现“活水养活鱼”的科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栗涛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4):115-116
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多属"静态保护"范畴.要真正、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还需要从其活元素的"动态保护"方面着力,即让优秀的地方文化资源进入课堂,从基础教育开始,对孩子们进行民族民间文化的乡土教育,乃是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不可或缺的任务,让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走进课堂,则是完成这项艰巨的工程性任务必然...  相似文献   

7.
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环境脆弱,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带,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保护和抢救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型的经济产业,关联性大,带动性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带的构建,能增强文化合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社会发展战略意义重大,三市州通过大湘西旅游文化带由“单干”变成“合股”,具有不可估计的发展速度和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8.
刘永福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其位于钦州的故居--三宣堂,浓缩了他一生反清抗外守土爱民的业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三宣堂不仅是钦州城市的灵魂和荣光,更是开发文化产品、开发旅游项目的潜在资源,目前其在保护与开发中存在不少问题.从建立刘永福生平展览馆、加强宣传营销力度、加强周边旅游景点的联合开发、积极筹集开发资金等方面对其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使这一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民族旅游的发展,民族文化商品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很多学者对文化商品化都持反对态度。本文将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民族文化商品化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认为在文化商品化过程中,民族文化资源若得到合理开发,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是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为原则,研究民族民间文化 ,是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工作十分重视。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兴起,我国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工程  相似文献   

11.
贺州民间音乐在今后的研究中,还有待于提升到较高学术的层面上来。一方面,应进一步发掘民间音乐,研究贺州民间音乐本体及其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依托贺州民俗旅游,加快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开创贺州民间音乐保护的新局面;同时,发挥高校的传承优势,确保贺州民间音乐文化研究后继有人。以音乐学、语言学、音乐教育等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探讨多元文化音乐的实施及其对贺州民间音乐传承、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其道教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本文对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如下设想:"修旧如旧",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齐头并进;大力推广武当功夫品牌,促进武当山道教文化产业的发展;另辟新径,加大对武当道教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丰富旅游项目,将观光与休闲度假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服饰艺术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之一。应当通过全国性的综合立法,加强对包括蒙古族服饰艺术在内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力度,并明确其立法原则和保护制度,同时构建少数民族文化产权制度来解决蒙古族服饰艺术私法保护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社会变迁以思想、器物与制度的变迁为重要标志,而思想、器物与制度最终归属于文化。黄道婆对我国古代纺织业的巨大贡献及其民间身份与精神,决定了她在海南历史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继续揭示黄道婆的文化价值,其意义在于激励、提升社会各界在追赶现代化进程中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促进传统文化保护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构建“歌海”文化品牌有利于促进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休闲娱乐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有舅于促进广西民歌文化资源整合,与现有民歌文化品牌相比,“歌海”文化品牌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它既具有{通商业品牌所具备的构成要素,如品牌名称、品牌标识、品牌理念、品牌内涵和品牌目标等,又具有独特的化个性特点,如悠久的历史性、鲜明的多民族性、广泛的群众性、强烈的实践性。构建“歌海”文化品牌,应屠区域跨民族整合民歌文化资源,加强品牌产业化运营,借助产业融合的多业共生、混业发展模式放大品牌自产业联动效应,加强对广西各民族优秀传统民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6.
托口古镇民俗文化种类多样,传承久远,形式独特,内涵丰富,品位高档,精华荟萃。因托口电站大坝截流蓄水在即,古镇将被淹没,抢救保护该镇民俗文化迫在眉睫,这对于未来托口新镇产业重构与旅游开发非常重要,拟采取提高认识、详细规划、功能分区、挖掘内涵、依旧搬迁民俗文化物质载体、强化传承等措施,新建一个以旅游为龙头,农工商贸与旅游一体化的繁华旅游新镇。  相似文献   

17.
发展经济与繁荣文化艺术是相辅相成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靠精神文明 ,要靠全体民众道德及文化艺术修养水平的普遍提高。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母体文化 ,是地方文化得以传承的物质载体。保护民间文化艺术就是保护民族文化延续的桥梁和纽带。保护民间艺术绝不只是文化问题 ,也是经济问题 ,更是政治问题。对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开发 ,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乡村传统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城市文化传统的重要资源。在当下的城市化过程中,民间信仰面临着被挤压,甚至处于濒临消失的境地,因此,保护民间信仰资源应该成为当前城市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概括而言,提高民间信仰对于城市文化建设功能的认识,保护民间信仰的物理空间,保护拆迁居民的社区结构,将是保护城市民间信仰、促进城市民间信仰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黔东南州民俗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开发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南州浓厚的民俗风情和良好的自然生态,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但由于思想保守、决策欠佳等原因导致旅游开发相对滞后。以民俗文化及自然生态两大特色为龙头,科学规划、加强民俗文化研究、加大宣传推介、开发与保护并重,定能带动黔东南整个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