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中国与印度传统文化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印度传统文化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烈鲜明的专制主义大一统文化特征;印度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宗教文化,主张在宗教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具有极强的出世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入世有为,伦理本位特征十分明显;印度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是“梵我同一”,追求对现实矛盾的佛性超越,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上过分强调均衡调和“峭偏不椅”。  相似文献   

2.
古代印度文明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本文通过对古代印度宗教文化的发展概况及其对东南亚的传播,阐述了印度宗教文化对东南亚社会的影响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古代印度文明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本文通过对古代印度宗教文化的发展概况及其对东南亚的传播,阐述了印度宗教文化对东南亚社会的影响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战后印度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但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却迟迟未能实现。这种矛盾状况对印度教育乃至国家其他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出现这一“高扩低缓”状况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传统文化因素不容忽视。本文试图从种姓制度、宗教传统、语言、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等四个方面来探寻这一矛盾的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5.
战后印度高等教育扩张与义务教育落后矛盾之根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印度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但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却迟迟未能实现。这种矛盾状况对印度教育乃至国家其他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出现这一“高扩低缓”状况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传统文化因素不容忽视。本文试图从种姓制度、宗教传统、语言、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等四个方面来探寻这一矛盾的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谈到侵略者与被侵略者的文明碰撞时有一段名言“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不列颠人是第一批发展程度高于印度的征服者,因此印度的文明就影响不了他们”,反而是他们“消灭了印度文明”。这段话总的精神无疑是正确的,但说到英国文明对印度文明的影响,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印度是一个宗教意识强烈、文化积淀深厚的文明古国,印度教以其历史的悠久、曾有过的辉煌和它与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的紧密结合,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上打下深刻的烙印,这是他们的精神动力源泉,也是他们的骄傲、自信所在。  相似文献   

7.
龙起源于诸夏,形成时代大约在9000年左右;濮阳蚌龙的时代虽比阜新查海龙为晚,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形象更为接近,当与中国封建文化中的龙有直接的渊源继承关系;诸夏龙文化流风原被,直接影响到周边地区,对中华各族龙崇拜意识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种传到印度后,和印度本土文化传统相结合,渐次形成了与中国龙不同的印度龙种。龙文化如同汉语言文字、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一样,在中华民族的形成以及历史文化的发展史上,一直起着纽带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容忽视的内容,同时它也是联系中国与南亚,尤其是印度之间宗教文化关系的一条纽带。  相似文献   

8.
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与中国一同跻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印度是一个有着狂欢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国家,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为闻名展示了一种独特的价值理念和思想体系。本文主要通过印度的森林文化来探究印度人的生活理念,并探索伟大的"诗哲"泰戈尔对印度森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探究印度的精神信仰、对自然万物看法及理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9.
印度之旅     
2003年春节刚过,我们就踏上了去印度的旅程。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曾经有一句名言:“要是说全人类已经由远古憧憬生活而至真正在地上找到了归宿,那就是印度。”虽然印度离我国很近,但那里的一切对我们却又那么陌生。历史的断层、文明的多元性、宗教的多样性,种姓制度的延续以及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都给印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印度经历了印度河流域文明、吠陀文明、婆罗  相似文献   

10.
王韬早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转变与西方宗教和科学有着密切关系,使王韬具备一种异于正统士人的认识心态和境界。他大力传播代表西方文明的基督教文化,却又始终固守传统;这种矛盾反映了中国知识界的一部分人在激变世界中的过渡状态。  相似文献   

11.
政治文明已成为当前政治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主要从哲学视角考察政治文明。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层面论述了政治文明,并着重从国界和借鉴两个维度剖析了政治文明所蕴涵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特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不断膨胀.在这样的背景下,导致人的碎片化、断片化以及人文精神的丧失.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不可调和.电影(那山·那人·那狗>却展现了与都市文明不同的面貌.本文试图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影片反映的反现代性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纳撒尼尔·霍桑 (180 4- 186 4)与艾米莉·勃朗特 (1818- 1848)这两位作家都具有浪漫主义气质。他们从文明和自然的角度去理解人 ,这也是浪漫主义的一贯传统。把人视为文明的受害者并向自然寻求安慰的看法同为霍桑与勃朗特所持观点。两部作品都探索了自然之爱与文明之爱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两位作家一致认为 :现实中 ,文明之爱将最终获胜 ,因为社会对个人具有决定作用 ,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的束缚 ;精神上 ,自然之爱独具魅力 ,虽死犹荣 ,生命的意义在于对自由和爱情的无限追求中 ,这也是浪漫主义作家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宗教教育一度被排斥在学校教育内容之外.近年来,随着物质和信息的泛滥,少年犯罪出现低龄化倾向,学校的道德精神教育内容日显空虚.日本的国民教育发掘了理性宗教中有利于社会安定、国家文明的因素,并将其重新纳入教育体系当中,使宗教成为德育的手段,参与并维系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应注重推进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合作。宗教群体,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与社会实体,其本身特质及其长期的中国化经验成为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与保障。而城市的客观状况又决定了其精神文明建设不能也不应该忽视对宗教资源的运用。由此,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引下,不断推进宗教在微观、中观及宏观的层面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参与,但也要随时关注其中存在的隐患与张力。  相似文献   

16.
原始宗教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原始人的生活。原始宗教思想对“习惯法”起了造模定型的作用。无论是古代印度、古希伯来,或且封建社会的伊斯兰国家宗教经典《摩奴法典》、《摩西律法》和《古兰经》都成为治国安邦的法律典籍,宗教经典成了法律的依据和基础。纵观历史,古代受宗教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法律,在法理思想上不完全健全,甚至有些扭曲与变形。表现在:集立法与执法于一身,人治大于法治;缺乏平等原则,法律不公。宗教法规反映法律的初级性特点。随着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大幅提升,宗教对法制的影响也必然弱化。从历史角度看,政教分离是进步现象,也有利于法律文化的健康发展。加强法制建设应当崇尚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石器时代长江、黄河两大文化体系存在着地理环境、农作物与家畜品种、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差异,房屋建筑、葬丧制度及宗教信仰的文化内涵截然不同。黄河文明祖先崇拜所构成的氏族团体奋斗精神,强化宗教权威崇拜所具有的内聚力,对外扩张的进取性,造成北方文化 旺盛的生命力;南方松散而缺乏向心力的氏族团体,自由随意、缺乏积极进取而保守的水稻文化,失去一种锐意进取精神,最终走向衰弱。中国文明在黄河流域产生也就不是偶然了。  相似文献   

18.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典型的乡土作家,其乡土小说表现出了极大的现实热情和当下关怀。但我们也从中发现了一种分裂性。一方面,贾平凹作为一个农村走出来的作家,对农村怀有炽热的情感,对乡村文明或传统文明有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另一方面,他毕竟在城市生活了二十多年,具有受都市文明渲染的观念意识和价值立场。所以他具有乡村文明和城市文化的双重因子,而这二者常常表现为矛盾冲突,使他常常在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之间徘徊,这就造成了贾平凹主体人格的分裂性。主体人格的分裂性反映在其乡土小说中就造成了他的乡土小说的分裂性。  相似文献   

19.
贾平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寻找意味.20世纪80年代初的精神迷惘是其寻找的基础.90年代的都市和乡村题材小说则体现出对城乡文明的双向审视、抉择与否定.他承认都市文明是历史的发展方向,但都市本身的种种弊病又使他不能不对其予以排斥;他看到了乡村文明的岌岌可危,却又本能地系心于乡土.矛盾、困惑是这一时期的主色调.本世纪初的《秦腔》宣告了乡土家园的失去,寻找也因此而告一段落.这漫长的寻找历程,显现着他的精神求索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特有现象。它不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强加在我们头上的框框,而是我们作为人应该遵守的。从中国的道德起源和生成来看,它涵盖了两性关系、劳动与劳动分工、为辨别血缘和维护财产继承而制定的宗法制度、为规范人们的政治行为、生活行为和交际行为而制定的礼乐制度以及为维护政权和阶级利益而确立的法律等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它具有维护生命体、维护社会个体和社会利益,促进社会文明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