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对突发公共事件及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是帮助处于事件中的个体、家庭、群体减少创伤的有效措施。因此,一套完整可行的针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心理干预体系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通过对目前突发性公共事件心理干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就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干预体系的构建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3.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接连不断,公众生命受到威胁,经济上遭受重大损失,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遭到破坏,造成社会的局部动荡和混乱,给人们心理造成无法用量化指标衡量的负面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要高度重视,不能掉易轻心,要谨慎对待;通过建立和健全新的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提高政府治理危机的各种能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频发的突发公共事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研究课题,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突发公共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的频发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出现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特点进行探讨,并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机理做了初步研究。强调全面、系统、辨证地研究公共突发事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简要分析谣言在突发公共事件状态下的杀伤力,从防范和应对两个层面初步探讨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当主流媒体信息匮乏而公众的求知欲又太强时,两面舍围极易造成信息传播的某种畸变。即传言的产生。传言之所以可以在一段时期内盛传,其主要原因是盲目从众,在信息缺乏而又没有权威性的信息来源的情况下,人们对于那些与自己有关的传闻。只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传言的恶性蔓延容易造成大规模的社会恐慌。传言对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使得官方正规渠道的信息传播和可信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不断蔓延,进行积极有效的救治以及应对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冲击成为每个国家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在以人为本、精准施策的同时必须依托丰厚的国家财力,也就要求国家建立起完善的财税调控体系和突发情况应对机制。后疫情时代,应厘清突发公共事件下财税调控应对机制运行的法律逻辑,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国情加强完善财税法治,加快财税调控机制的配套制度构建,建立明确法律责任分配下的风险分担机制,以实现突发公共事件下财税调控的长效应对。  相似文献   

9.
10.
一、突发公共事件与国际舆论 所谓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社会生活中事前难以预料、影响范围广泛且对社会公共领域造成严重危害的公共紧急事件。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突发公共事件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比如涉及的领域日趋多元化,发生的频次越来越高,事件的危害性越来越大,夹杂的社会性因素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1.
浅论大学生突发事件应急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际政治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中国的安全形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也使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频率大为增加。高校承担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发展科学技术,服务社会以及为人民解放军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预军官的重要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教育,形成一支国防维稳工作的可靠辅助力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灾难事件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它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如果不能及时适当地干预,甚至可能造成其永久的心理创伤。认为突发灾难事件后及时进行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是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体、家庭、群体度过危机、减少创伤的有效措施,也是人道关怀的具体体现,符合我国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也符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灾后心理干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施过程必须遵循整体性、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等原则,对普通人群宜采用妥善安置、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支持、宣传应对知识与技能、保持与其他救援途径的协调关系等具体办法;对重点人群宜采用陪伴与支持、情绪管理、放松训练、团体心理咨询等技术开展心理危机救助。  相似文献   

13.
“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现代教育的最终使命和核心任务在于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该民族之“公共性”文化精神的理论表达,以及对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和不懈追求。现代“公民社会”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气质与人格特质的人,国民教育尤其是民族精神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化的“公众教育”,是指全社会都参与到新的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创新和实践中来。培育民族精神中的“公共精神”品质的关键,是发育中国的“公民社会”,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一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可以折射出这一民族和国家文明的面貌;反之,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中也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投影。突出民族精神中“公共精神”信念的教育,既是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的长远之策,又是构建一种涵摄“公共性”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追求于其中的、富于鲜明时代特色的开放的民族精神新生形态之必需。  相似文献   

14.
突发性事件因其所特有的危害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而为学界关注,它多集中出现于社会转型期。16-18世纪的英国社会,正处于新旧社会的转折时期,社会、经济及思想观念剧烈变革,各种矛盾问题日渐突出。在缺乏必要利益沟通机制的情况下,突发性事件频发。尽管参与者的动机和目的复杂多样,但事件中人员伤亡较少,具有明显的集体行动的特征。突发性事件的出现,虽然具有一定破坏性,但从长远来说它推动了英国的国家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建立媒体权威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建立媒体权尽早发现和发布新闻,而且还要建立媒体、政府和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业外突发事件与旅游业的应急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业外突发事件是造成旅游业危机的重要来源。分析了旅游业应急管理研究的时代与理论背景。以此为基础,归纳了业外突发事件的特点、类型及其对旅游业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构、影响方向。提出了业外突发事件与旅游业危机的关联影响模型,并总结了旅游业处理业外突发事件的应急任务,提出旅游业应该以安全保障服务为核心建立一套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并具体分析了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相关主体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的产生原因、预防和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高校校园突发事件不断出现,破坏了高校校园的稳定与和谐。本文对新形势下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和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民族精神培育应着力使人们明知国家曾经蒙受过的耻辱,更要深知国家不能产生新的耻辱。国家荣辱现的核心是要知道国耻。中华民族曾有百年国耻,我们应该“知耻近乎勇”;目前社会群体知耻感淡化,知耻教育是“治世之大端”;官吏不廉洁知耻,是“国之大耻”。国耻教育在民族精神培育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功能。举国之人皆知有耻,中华民族才会避免再蒙受耻辱。  相似文献   

19.
关于突发事件报道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大突发事件如果不报、不及时报或报道不当,将会使我们在国际舆论战中处于被动局面,并影响我国新闻媒体的信誉。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上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思想认识上,没有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没有充分认识正确处理突发事件报道对于维护国家形象的重要意义。研究突发事件报道的规律,探讨突发事件的报道原则和报道方法,对于媒体和记者来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突发公共事件并非都是突然而发生的,绝大多数都有一个演变、发酵而最终爆发的过程。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必须彻底转变观念,深入了解和掌握公众心理危机的一些规律和特点,认真剖析事件危机根源,积极尝试心理学的处置策略,有针对性地对公众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引导公众进行情绪宣泄,才能获取公众的信任和依赖,才能成功化解各种矛盾和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