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经音辨》是一部专释群经之中同形异音异义词的音义兼注著作。作者贾昌朝综合运用多种途径,参考《说文解字》,对《经典释文》所录存的巨量音切资料进行了会集系联,从中选取了经籍中常用的1100多组异读词,并逐一作了音义上的对比与分析。将《音辨》异读音义与《释文》进行比较,可以管窥贾氏选择异读字音义的原则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韵》异读字是确定上古异读字的重要依据,在上古音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论证了依据《广韵》异读字确定上古异读字收字的原则、制约上古异读字收字方案的因素和确定上古异读的方法。认为那些体现上古音的音韵内容、音类特征和语音规律的《广韵》异读,应该推源到上古,并确定其上古音韵地位;《广韵》中还有一批中古时期乃至宋代新产生的异读,不反映上古音的音韵内容和音类特征,不能作为上推上古音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广韵》中反切声相同或相通、韵同、调不同的异读字共1694字,本文对这些字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平上去入四声之间的相转证明了古有四声别义;第二,我们推测,《广韵》异读中平去相转但又不辨义的字可能与方言有关;第三,浊上变去,这一语音演变的规律,揭示了《广韵》中包含有时音的成分。  相似文献   

4.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互注”异音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的互注,是多音字的异读在不同处的加圈异注,即又音互见。该书为1419个多音字头共加3048圈,这些异读主要有同义异音、专名音变、音变构词三大内容。该书作为科考用书具有简明、通用的特点,对《广韵》、《经典释文》等的异读有传承也有取舍和发展,运用了加圈互注的音义分析方法来辨音明义并考词定字,反映了音变构词批量生成古今字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成语中存在“异读”现象,这些“异读”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影响极大。成语中的“异读”可分为四类:专名异读、通假异读、异义异读和易性异读,每类异读均与意义发展、解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安乡文白异读与新旧异读的研究,得出两者都有相同的成规律的语音演变:1.部分见系字声母发生变化时,韵母成系统地发生变化——文细白洪;2.大多是声母韵母同时发生变化,同声异韵和同韵异声情况少;3.大部分新旧读与文白读的语音演变规律基本一致;4.由于社会生活日渐开放,普通话日益普及,文音逐渐取代白音,新音逐渐取代旧音越来越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文白异读是都匀方言的重要语音现象,它不仅丰富而且复杂。从声母音类和韵母音类两方面,对都匀方言的文白异读进行描写,可以使我们了解都匀方言文白异读的特点,看到都匀方言文白异读的历时发展。  相似文献   

8.
汉语成语中的异读词在语言生活中有一种单音化的倾向:通假字造成的异读音、语体差异造成的异读音、古音破读造成的异读音、古书面语读音造成的异读音、某些音译联绵词或拟音词造成的异读音、某些简化汉字造成的异读音均具有单音化倾向。成语中异读词单音化的倾向符合人类语音的“经济原则”或“省力原则”,可以遵循“从俗、从众、从今”的原则进行统读处理。新世纪审音时要进一步加大汉语异读词单音化的审音力度,降低普通话学习门槛。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了解宋初通语及方言的语音面貌,我们有必要对《集韵》、《广韵》的异读作系统的比较研究。要解决如何以异读所反映的语音信息建构历时语音层次,首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异读间的比较,找出音类间的差异,然后通过考证其文献来源,之后再探讨语音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普通话异读词不利于使用和规范,不利于信息处理和走向国际社会。因此,要进一步精简,主要是对文白读造成的异读词精简,对破读造成的异读词精简,对古代文言词语造成的异读词精简,对表音词的异读词精简,对专有名词异读词精简,对方古音口语音等造成异读词精简,而要对轻声儿化异体字造成的异读进行精简。精简的前提是要进一步修订对审音具有指导意义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相似文献   

11.
安康是个移民区,但仍存在着文白异读.按照移民来源和文白异读的分布特征,大致可分为前山关中方言体系和后山黄孝方言体系.在方言接触中,文白异读往往表现为前山与后山有别、借入与抵制同在、借入音与原有音叠置.文白异读词语的借入并非任由另一方言全盘接纳和吸收,而是受着一定的条件制约,这种制约与方言间的强弱有关,与方言属性有关,与音类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语音规范和字典辞书注音释义的核心内容是对汉语特殊读音的处理,《经典释文》是我国中古时期特殊读音的总汇,《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是特殊读音审音的“最新法定标准”,通过两者的比较,可以发现特殊读音的发展变化,更好地促进普通话语音规范。  相似文献   

13.
《广韵》“下”存在异读,异读原因别有来源。根据诗文押韵情况分析,“下”上古本只一音,本义表示名词“底也”,后引申而有动词“行下”义。动词“下”异读始于魏人苏林,自此“下”异读词性词义分别清楚。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2012,(7):104-113
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曾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二年分三次发表了《普通话异渎词审音表初稿》,并于一九六三年辑录成《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以下简称《初稿》)。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从音节结构和音韵系统方面来讨论无锡市区老派方言中的文白异读现象.文白异读字在无锡方言常用字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对这些字进行归纳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无锡方言在语音上的特点和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并且能够体现出普通话对无锡方言的影响.因此,对无锡方言的文白异读现象进行研究,不但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汉语的演变过程,更有助于普通话在吴语区的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川剧中的8个单音异读词为例,对川剧中的单音异读现象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异读的若干成因和规律,并将异读的单音词同当代成都方言语音进行了对比,从而简要说明了在普通话的影响下川剧单音异读词的现实面貌。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广播电视、广告,还是教学等都经常会碰到读错字的现象。在这些读错的字中很主要的部分是异读词。本文从异读词的语音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探讨了各自的内部规律。在全面认识异读词的意义的情况下,提出了读准异读词的意见。这对读准异读词,纯洁语言,增强语言的交际作用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广韵》异读字中含有大量反映中古时期各地方音的信息,由于现存资料有限,还不具备系统研究这种语音现象的条件;但是对传世文献中有明确记载的零散材料进行收集,通过考证的办法,还是可以窥见其中的部分现象,通过对这类现象的考释可以为中古时期的汉语语音史研究积累基础性材料。  相似文献   

19.
《诗经》条件异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远没有《毛诗音义》所注的那么多。《诗经》声母条件异读的主流形式是清浊交替,韵部条件异读则主要是阴入对转。假借是条件异读的主要原因,但引申和同形字也都是其中重要的作用因素。  相似文献   

20.
《广韵》“重”有“直容切”、“直陇切”、“柱用切”三个读音,其中“直陇切”和“柱用切”两个读音是否区别意义,古今音兼注的古汉语字词典在此问题上存在分歧。论文从《广韵》出发,根据《经典释文》“重”注音所显示的音义关系证明“重”的“直陇切”和“柱用切”两个读音是辨义的读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