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丽文遇到的苦恼,许多家有中小学生的父母可能并不陌生。为了把孩子从网络世界拉回来,家长们各有绝招,如有的不买计算机,有计算机的也不上网,还有的像丽文一样采取把鼠标锁起来等限制孩子上网的办法。我以为这都不是什么“绝招”,而是“下下策”。孩子喜欢上网甚至沉迷其中,父母应该做的是学习或了解互联网而不是向孩子“关闭”网络或其它  相似文献   

2.
李静 《山东教育》2011,(33):44-4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我们应该怎样做称职的家长?笔者结合美国学者R、F尼赫茨通过调查得出的10条给父母  相似文献   

3.
郭红 《山东教育》2008,(7):95-95
我们做父母的,在希望做孩子的“良师”时,更应该想想怎样成为他们的“益友”。因为,父母要能成为孩子的朋友,孩子就会对父母更有依赖感,更倾向于和父母交流、沟通。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这种交流是很珍贵的,在交流中亲情会不断加深,孩子对于父母会更加敬重和热爱,他们对于父母所做的事情,尤其是为了他们而做的事情,也容易理解,那么,“代沟”也将更少产生。因此,父母不能只是在物质上满足孩子,还要想到和孩子在心灵上的沟通。  相似文献   

4.
对于孩子们来说,上网是现今“挡也挡不住的诱惑”。许多孩子常常央求父母:“什么时候给我买电脑?”但支持孩子上网的父母并不多,大多数父母担心孩子上网会受到负面影响,也有不少家长由于自己不会上网,因而产生一种对孩子的“失控之感”。然而家长也知道,孩子上网是迟早的事,因为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5.
王秀琴 《山东教育》2004,(23):79-80
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是父母献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么,在早期阅读教育中,作为父母,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6.
作为父母,不能保护孩子的一生,也不应该这样做。父母所面临的现实有时连做父母的都难以应对,如何能终生保护孩子不受伤害呢?因此。爱孩子必须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  相似文献   

7.
<正>上网课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早已不陌生,作为父母,面对孩子的在线学习形式,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疫情之下,无论是6岁以下的孩子在家中进行认知类的在线互动学习,还是中小学生在家中根据学校的要求上网课,父母都需要保证孩子的在线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8.
单志艳 《人民教育》2022,(20):33-35
<正>在替孩子做决定时,中国父母常常会说“爸爸妈妈是为你好”“你必须听爸妈的”。这看似是无私的理由,却显示出父母忽视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以爱的名义来包装自己的控制欲,剥夺孩子的自由选择权。“听话教育”一直都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基本准则。这与中国农耕文明中长者经验更加丰富,经常向年轻一代传递生存技能的文化传统有关。因此,即使到了后喻文化时代——年长者要向年轻人学习的时代,很多父母依然抱着传统观念不放,认为“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自己人生经验丰富,以父母权威自居,完全不给孩子一丝发言权,这么做无非就是认为按父母的做法孩子可以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9.
爱孩子 ,这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情 ,难道我们做父母的还不会吗 ?但细细想来 ,现在不少父母关心的常常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物质生活 ,却很少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当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回家时 ,迎接他的常常是苦心地说教或严厉地训斥 ,孩子无忧无虑的天性一天天被泯灭 ,他们自由发展的权利被一点点剥夺。下面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 ,只因没考第一名 ,被父母责骂后写给父母的信 :“爸爸、妈妈呀 !你们爱我、关心我 ,这我都明白 ,我谢谢你们。可是你们知道吗 ?我很孤独 ,每次放学后 ,得赶快回家做老师布置的作业 ,接着做你们为我精心设计的难题。星期…  相似文献   

10.
肖红 《伊犁教育》2005,(4):45-46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每一个父母为教育子女都付出了许多。作为父母,在做这些应该做的事时,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爱,并让爱延续,因为爱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1.
孩子的天空     
“六一”是孩子的节日,应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笑声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做父母的能够为孩子做些什么呢?我想绝不仅仅是去学校里观看一次孩子们的表演就足够了,那是孩子给予父母的。孩提时代,是一个做梦的时代。但我们却对孩子的梦知之甚少,很少有父母自觉自愿地去理解孩子的梦想,甚至有人认为那是孩子的话而不以为然。我们应该放下手中自以为重要的事情,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当中,做他们中的一员,平等地与他们进行对话,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要求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什么,不做什么。让我们再担当一次孩子的角色,就会觉得孩子并不简…  相似文献   

12.
当今孩子缺少苦与难,饥与寒、挫折与失败的锻炼与磨炼,表面上着,问题发生在孩子身上,可根子却在父母身上。是父母们在包办孩子的一切中,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与独立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边玉芳 《父母必读》2022,(11):52-54
<正>孩子的网络成瘾问题,恐怕是当代父母最大的育儿困惑之一,但更需要父母了解的是,其实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就在父母自己身上。父母不要给孩子立刻就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上网,他在和谁一起上网,上网都干些什么。孩子是喜欢网络社交,还是喜欢网络游戏?他是自己玩,还是和好朋友相约一起?这背后的原因映射出孩子的不同需求,父母想要更好地解决孩子的网络使用问题,首先应该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并且不要急于给孩子贴标签。  相似文献   

14.
如果向已经做了父母的人问上一句:您爱自己的孩子吗?或许大家都认为这是多此一问。但是在笔者看来,“爱孩子”和“会爱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爱孩子”是一种连老母鸡都会的本能,而“会爱孩子”则是时代对现代父母提出的更高要求。特别是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既要让他成人又得让他成才。所以,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应该只是给予孩子爱,更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爱。一、爱孩子,要给他一个好的家庭环境。美国的教育家黛安·E·帕普利和萨利·W·奥尔兹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生活…  相似文献   

15.
王倩芸 《家教世界》2023,(26):52-53
<正>“孩子太小,做什么家务?”“孩子做不好,还不如自己做”“做家务是大人的事,孩子好好读书就行了!”说起做家务,很多父母往往认为离孩子很远,孩子只要成绩好就行了。但是,这样真的好吗?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不会做家务,将来他如何独立生活?为什么要提倡劳动教育?让孩子做家务就那么重要吗?  相似文献   

16.
2040年的职业环境将从信息时代转向概念时代,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涯教育呢?从规划到创造有的父母会为孩子计划好他的未来,在所有需要做最重要决定的时候不让孩子自己做,但当他真正面临职业变化的时候,父母不懂,而他一次都没有做过选择,该怎么办?所以在今天,一个真正比较恰当的人生态度,是适应比规划更重要,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定一个  相似文献   

17.
日常生活中,孩子总是会无意地犯错误、做错事,这对父母而言实在是一种挑战。父母能否应对孩子的无意犯错误体现着父母的教育素养,关系着孩子的发展。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未来,父母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无意犯错误。 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创造性 孩子是富有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的,他们往往在一时的冲动下去做一些事,以探索未知的世界或进行“创造发明”。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能力的欠缺等原因,或者纯粹是由于失败,难免会做出一些错事。记得几天前一个中午,我正在午休,孩子独自在房间里玩耍。一点钟时,孩子把我…  相似文献   

18.
怎样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尊是对自己身体、能力、表现等感到满意的一种心态。孩子在完成某件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差错,父母不应当用成人的眼光来审视,粗暴地指责:“这样简单的问题也做不好,太笨了!”更不应该在他人面前倾诉孩子的缺陷、错误,或在孩子之间进行攀比。父母应该重视与孩子相处的礼貌,注意孩子过去和现在的行为变化,多提孩子的优点和成绩,增加孩子生活做事的信心。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能够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孩子们欢喜了,又多了个玩艺,学习娱乐两不误;父母发愁了,花钱不说,还得督着孩子学习,盯着孩子上网,提醒孩子睡觉,劳神担心。父母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网上的内容复杂,“黄”的、“黑”的什么都有;网上的游戏很多,沉浸其中拔也拔不出来。这可怎么办呢?有的父母把电脑当作学习机。很多父母买电脑时的第一理由是希望孩子学习,盼着孩子“抱着电脑考个状元”,结果往往是过了三天新鲜劲儿就剩下玩游戏了。为什么?“父母的任务”不一定是孩子的任务。大人上网干什么?主要是查看信息,比如…  相似文献   

20.
据新的调查,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家庭50%多用上计算机,并连接互联网。但是,这些家庭有一个共同现象: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上是孩子,家长大多数不用或不会。网络是知识与信息的金矿,也是一个充满不良事物的载体。在这个孩子较父母更娴熟于网络的数字时代,如果家长不了解网络,就无法做孩子的引路人。这样,家庭中自然地会产生从“代沟”到“短路”的新现象,这不仅是一个网络技术的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家庭教育问题。面对数字时代,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