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11月23日,应常熟市东南小学校长朱行标之邀,笔者为该校三至六年级学生上了一堂阅读课和一堂写作课。朱校长告诉我说:今天上课‘挑选’的都是各班的一些不太喜欢阅读和不太喜欢写作的学生,因为我认为这些学生更需要教师的指引和鼓励。  相似文献   

2.
我听了这样一堂语文课.课堂上,一名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说了一句"晓不得",教师便对"晓不得"这个语词作了分析,说:"怎么是'晓不得'呢?应该是'不晓得'.'晓得'是一个动词,'不,是一个副词,这副词应当放在'晓得'的前面,不应当插在它的中间.明白了吗?"教师的分析很对,我也点头表示同意.可教师的话音刚落,便有学生站了起来,问:"那'恨不得,中间的'不'字是不是也要提到前面去呢?"教师愣了一下,还未开口作答,类似的问题便此起彼伏:"还有'了不得'"还有'巴不得'","还有'动不得'","还有'怪不得'"……课堂上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3.
水之湄 《初中生》2005,(12):14-15
初中二年级,我们班新来了一位风度翩翩的语文老师,同学都喜欢他,惟独我不喜欢.其实,语文老师刚来的时候,我与其他同学一样喜欢他,因为从小喜欢语文的我对他更多了一种倾慕.但是,一切都毁于那一堂语文课.  相似文献   

4.
上一堂学生喜欢的音乐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现在很多学生的现状: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原因是音乐课太枯燥,学的内容太模式化了。因此应通过智慧的创设来改变学生对音乐课的观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充满趣味。  相似文献   

5.
课堂中有师生的互动、生生的讨论、观点的争鸣、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等许多个人自主学习所不具备的学习资源.为什么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仍然不愿意走进课堂学习?一提到学生不上课,领导、老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舆论都会立刻指责学生"不务正业".当听到"'我'不愿意上课并不代表'我'放弃学习"这样掷地有声的回答时,我们会为自己的武断感到愧疚.学生不愿意上课固然与学生自身约束力不强、上进心不足等个人因素有一定关系,但与大学课程与教学管理不完善、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能力有待提升,课堂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得不到有效实施等关系更为密切.大学需要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调适课程结构、提升教师素养、规范课堂管理等措施充分彰显课堂教学的独特价值,给学生一些喜欢上课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在听、说、读、写这四项语文能力中,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我们不难从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里看出一个学生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读出独特的思想、丰富的情感、不同流俗的见解,因为这是他们个性心理和情感的结晶.遗憾的是,在笔者的抽样调查中,100个高一学生中仅有11个学生喜欢写作,15个不讨厌,剩下74%的学生都不喜欢写作;高二、高三学生中不喜欢写作文的更多,除了文学社的几个文学爱好者外,几乎没有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其主体性的发挥从何谈起?这对作文教学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7.
下课后走进办公室,坐下来刚准备喝口茶,端起茶杯发现底下压着两张通知,浏览了一下,原来这两张通知上的内容基本一样,都是要求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以"好习惯"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只不过署名不同,一个是德育处,一个是教务处.这时后边的李老师笑着对我说:"'衙门'太多了,这不,还要送两份'礼'呢,又要让学生将征文抄两份了."我无奈地笑了笑……  相似文献   

8.
修饰与表达     
刘良华教授提出的零修饰写作八条建议中,有 一条我是很认同的,那就是不要太多的修饰词.他 说:"不必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一针见 血地指出……'.这个说法不好,太夸张,又太血腥.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尝试着推行"真快乐"作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真快乐"作文,就是指在写作教学中坚持"以‘真'为出发点、以‘快'为过程、以‘乐'为追求目标"的原则,从而使学生实现从"怕作文"到"爱作文"的转变,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修饰与表达     
刘良华教授提出的零修饰写作八条建议中,有 一条我是很认同的,那就是不要太多的修饰词.他 说:"不必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一针见 血地指出……'.这个说法不好,太夸张,又太血腥.  相似文献   

11.
对于太喜欢的事物,我们是该保持缄默,还是让这份喜欢嚷嚷课全天下都知道?在这样的矛盾中,我要说一说这个让我太喜欢的东西:花衣裳青少年文学网.  相似文献   

12.
一位班主任了解到班上一位成绩很好的学生居然偷了同宿舍同学的踱金钢笔时,便在班会上妙用"那个"--"今天咱班202宿舍少了一支'那个',我感到很'那个',我本想点名批评他,可是考虑他一向是个听话的好学生,所以我就不在班上'那个'了,希望课后他把'那个'还给人家,如果他不'那个'的话,我也就不'那个'了."  相似文献   

13.
写字课上,我在田字格里为孩子们示范写"找"字:"左边是提手旁,右边和‘我'字的写法相似.注意,第五笔是斜钩……"我一边在田字格中范写,一边讲解要领.写完一看,我纳闷了:明明是一笔一画写出来的,怎么看起来不太像呢?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下面的学生看出问题了,来不及举手就唧唧喳喳地说起来:"老师.您那个提手旁写高了!"……  相似文献   

14.
一说到写作文,很多学生都会表现出一种无奈,面对着作文题目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得一脸茫然.感到无从下手.难道作文真的那么难写吗?我们承认由于学生本身的学识积淀不够、逻辑思维能力的不足或者语言表达方面的欠缺,有时会导致其在写作文的时候不知写什么,不知如何去写,以致有些学生表达起来不太完整,分析问题的时候不条理、不连贯,或者当他自己谈到的观点不能用充足的理由来证明、用语不恰当等等,让读者觉得很别扭,甚至很尴尬.但这种处境真的无法改变了吗?又该如何去改变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想最根本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让学生真正地爱上写作.  相似文献   

15.
一次语文课,教师发现学生对所提问题不知所措,便责怪他们:"我经常说'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如果用心去读,去感悟,怎么解答不出来呢?多简单的问题呀!"教室里更静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书读三遍,其义自见'.可我读了不止三次了,还是不能理解.'阅读'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读才有效果呢?"  相似文献   

16.
常有学生问:"文章怎样才能‘深刻'?"也偶有学生会问:"什么是‘深刻'?"我有时被问得笑起来.我本以为到了高中.学生综合思维得到发展,判断能力提高,不会有这样幼稚的问题的.现在的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不强.阅读积累不够,也缺少论辩的机会以磨砺自己的思维,一旦听到深刻之论,或是目瞪口呆,若梦方醒;或是肃然起敬,自愧弗如.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应当把"见解深刻"作为一种基本能力去追求.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今天,我很荣幸为大家上一堂议论文写作课.这位同学,我想采访你一下,请问你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无从下笔. 师:能不能说具体一些? 生:论点看不懂. 师:不会分析论点.再请一位同学说说看. 生:不知道用什么论据. 师:无论据可用.你呢? 生:我和前面一个同学不太一样,我准备了很多论据,但是论据后面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一位学生在一篇题为<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的德育周记中写道:"家长会就要如期而至了,每次开完家长会,爸爸妈妈总是'不负重托',一见到我便是一阵暴风骤雨般的数落.就算学习好了、表现好了,也难免要听爸妈唠叨几句:'好几个同学这次数学都考了140多分,你怎么才130分?"老师说你最近有点松懈,该加把劲儿了!'毫无疑问,一场'暴风雨'肯定逃不过……"这篇周记着实让我感到尴尬和困惑,带给我的感觉真是一言难尽.  相似文献   

19.
当我迷惑地问及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境界时,我的师傅唐老师讲了这样一个初看与班主任工作毫无关系的词--"运动".他说:"衡量一个班集体发展水平及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有两个标准,一是这个班集体的'运动'水平,二是这个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运'和'动'及其关系的处理水平.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是班主任在上位'运',学生们在下位'动';班主任在内部'运',学生们在外部'动'."  相似文献   

20.
高年级的学生,烦恼和秘密喜欢藏在心里或只与朋友分享,不太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倾诉。吴老师通过绘本唤醒儿童心底的"烦恼"故事,并运用一波三折的方法来叙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成长。这节课,教学内容实现了个性化的开发和创造,教学过程体现了交际和表达并重,是一堂贴近儿童心灵的写作指导课,是对"童化作文"做出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