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浙江洞头“海洋动物故事”名列其中。海洋动物故事是以海洋动物为主人公的民间故事。动物的拟人化,动物之间关系的社会化,是这类故事的主要特点。它是海洋文化的一朵奇葩,是渔区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集体创作,长期以来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浙江是沿海各省这类故事传播的重点省份。  相似文献   

2.
无论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地球将如何变化发展,但全世界却会永远铭记这一伟大的事件:在20世纪里,中国科学家发现了地球上5.3亿年前的海洋动物——澄江动物群。它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轰动,被誉为是“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世界古生物学研究史上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化》2003,(1):59-59
河狸过去也被称作海狸,是一种极有趣的动物。河狸身长八十厘米左右,胖乎乎的身体上长有一层油亮的又长又密的皮毛。有意思的是,它不仅在后足上长有可以划水的皮蹼,还在屁股上长着一根又扁又长、像一把大木桨似的尾巴——这是河狸独特的器官,任何别的动物都没有。有了这根奇异的尾巴,再加上皮蹼 河狸便像鱼儿一样既能游泳更能潜水,它能一口气潜在水中十五分钟。 河狸是半水栖的哺乳类动物,不能离开水生活。在古老的原始森林中,河狸专门在流水汩汩的河溪沿岸建筑自己的“家”。河狸不但要建造出自己的“家”,还要筑堤建塘。于是,在有河狸住的地方,河中有时就会出现横着的一道土坝,坝上游的水位明显高于下游,而土坝一般都是用树枝堆砌,还抹着泥土呢。这可不是人工筑成的,可除了人,难道还有别的动物也会“大兴土木”吗?  相似文献   

4.
琴儿 《文化交流》2010,(12):60-64
野生黄羊是草原上奔跑最陕的动物,被牧民称作“天上的羊”,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内蒙古一位美丽女子,偶然拯救了几只濒危的野生黄羊,并从自家牧场中划出5000亩上等草场供其繁衍生息。为保护这些珍贵的“草原精灵’。12年来,她与黄羊演绎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动物的群居     
田夫 《生态文化》2002,(3):62-62
人类普遍以家庭为单位,以社会为群体,生活在一个区域里。动物们则要么独居,要么群居。独居或群居是以它们力量的强弱来决定的。比如虎,虎是动物种群里典型的独居,虎独居,自有它的道理..虎是“山林之王”,如果一山居几虎,即使它们自己不打得死伤殆尽,也得把满山的动物们吃光,这也就是“一山不容二虎”的缘由。  相似文献   

6.
马平 《生态文化》2013,(5):42-44
人们在鞭挞不人道、不道德的恶人恶行之时,往往斥之为“禽兽不如”,称之为“简直就是牲口”。笔者以为如此比喻有辱动物,因为面对曾经是人类朋友的动物——包括野生动物以及人类饲养的牲畜和家禽——人类应该自愧弗如,无地自容。远古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靠猎捕兽类、鸟类、鱼类,  相似文献   

7.
陈晓华 《生态文化》2006,(2):45-46,50
四川省汶川县草坡乡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没有了老虎,大熊猫、豺狗、野猪、黑熊、牛羚、白唇鹿等动物,尤其是野猪、黑熊便胡作非为,横行霸道,做起坏事来。据保护区的村民讲:“没成立保护区以前,农耕区的村民常遭野兽的侵扰。种植的农作物玉米、豆类,常被猴子、野猪等动物吃得所剩无几。”每到农作物成熟时节,猴、猪、熊为争吃食,往往大打出“手”,争斗得你死我活,抑或遍体鳞伤,头破血流。传奇猎人吴老三山里一位有30多年打猎经验的猎人,名叫吴老三。30年前他是快50岁的人了,什么也没攒下,除了一支猎枪,一副绳套外,穷得叮当响。没有住的地方,就以…  相似文献   

8.
苑路漫  潘静 《文化学刊》2023,(5):98-101
“人是什么”是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探讨“柏拉图之谜”来进行解答。受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乔姆斯基建构了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该理论认为,作为一种先天禀赋,人性是客观存在的;它蕴含着天赋知识或本能知识,能够转化为后天的语言运用与语言行为。乔姆斯基考察了语言中的人性问题,分析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语言的“生成”与人性“创造力”的契合关系中,深入探讨了“柏拉图之谜”这一语言学问题,对哲学难题“人是什么”作出了独特的语言学解答。  相似文献   

9.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乃至人类文明史上,有两个最为复杂的概念。一是“文化”,因为文化是多元的,多视点审视、界定“文化”,难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再即“人”,因为人类是文化的、社会的高级动物,“文化”是“人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动物表演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是通过对动物的驯化,根据动物的特性进行巧妙编排节目的艺术表演形式。动物的驯化和节目编排是动物表演艺术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二者能否有机结合,是决定艺术质量如何的关键。 动物的驯化是节目编排的基础,搞好动物表演艺术,首先要抓好动物的驯化这一环节。在驯化动物时,必须注意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技能。第一,要了解动物的本能、习性,这是驯化动物最基本的前提。各种动物具有  相似文献   

11.
浅谈基层动物防疫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防疫不仅仅是指对动物饲养阶段疫病的预防而是对整个动物饲养、经营、屠宰和动物产品的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动物防疫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2.
几乎在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大灰狼的形象都是与凶残分不开的。可当你听到谁打一下大灰狼就要受处罚时,或许会认为那是在开玩笑。而近日在浙江省林业厅颁布的浙江省重点保护动物名单中,名声不好的大灰狼赫然名列前茅。“列入保护动物名单的野生动物都将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省林业厅厅长程渭山说,“谁猎杀它们谁就违法了”。  相似文献   

13.
狼的故事     
很少有人会喜欢狼,狼不知在什么时候有了恶名。 狼在人们眼中,通常是心狠、狡猾、令人憎恶的动物,中国有“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的成语,就是专指狼心肠狠毒,甚至连狼崽儿都具有难以驯化的野兽残忍本性。孩子们从小就有外婆给他们讲“大灰狼和小红帽”的童话,但却很少有人告诉他们狼其实是非常聪明、机灵的动物,有时也很友爱。 在我童年时代,经常和狼打交道,我亲眼目睹了狼的机敏和智慧。  相似文献   

14.
凯明 《生态文化》2008,(2):28-29
“无人区”动物斗智 那曲地区西北部,有一片被人称为无人区的处女地,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这片无人区海拔5000多米,天气变幻莫测,到处布满沼泽地,充满着原始的神秘和凄凉。  相似文献   

15.
遭遇黑熊     
每每看着电视里《动物世界》中憨态可掬的大苯熊,就会想啥时能见到真熊。1980年10月的一天。妈妈说,在学校学习,放假回来还学,都学傻了。今天跟我出去“放放风”吧,要不明年考上大学一走好几年,该不知咱山里蘑菇长啥样了。经不住妈妈的鼓动,我迅速装备齐全和妈妈出发了。  相似文献   

16.
《对外大传播》2016,(10):70-70
一位中国主要的动物保护专家认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大熊猫从“濒危”保护名单中删除的决定为时过早。中国大熊猫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成效。熊猫保护事业也向来受到中国中央高层的重视。由此,中国的领导人经常将大熊猫送给其他国家作为友好关系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杂拌毛驴     
驴子是最受人类虐待和侮辱的动物,连动物保护协会也从来没有表彰过可怜的驴子。驴子有史以来得到的惟一一次荣耀来自一位皇帝。拿破仑在远征埃及途中下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看来,拿破仑是把驴子和学者相提并论的。但无论是古代的《金驴记》还是现代的《驴皮公主》,驴子在历来的文学作品中,都是悲剧的主角。频频曝光,本来有机会成为明星,似乎福星高照、交上好运了。  相似文献   

18.
杨香军 《职业圈》2007,(7X):177-177,191
动物防疫不仅仅是指对动物饲养阶段疫病的预防而是对整个动物饲养、经营、屠宰和动物产品的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动物防疫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三言二拍”可以称之为古代百姓生活的“百科全书”,其间不乏关于动物的描写,有关蛇的记录非常丰富。通过对“三言二拍”中有关“蛇”的描述进行穷尽式梳理,可以发现,蛇意象在古代市民生活中体现出多重意涵:蛇一方面可以是房前屋后稀松平常的动物,一方面由于其生活习性和剧毒特点,本身又具有神秘气息;有时候是龙蛇难分的图腾意象,有时候又是带来富贵和好运的祥瑞,有时候是作为邪恶符号的妖怪,有时候蛇郎蛇女附体也能演化出一段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此种切入方法,能够窥见市民审美趣味与文人心理,揭示晚明通俗小说背后的时代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一百年前,人们在亚马逊河两岸砍伐树木时,发现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在电锯的轰鸣声中,所有的动物都逃离了,惟有一种叫做树虎的动物没有走据记载,树虎是非常怕人的工人们深感奇怪,不明白这些树虎为什么不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