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进程中担负着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的平衡等重要作用。由于我省保护区经济发展滞后和恶劣的自然条件,致使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本文探讨了我省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初探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自然保护区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协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决策者和社区公众共同关注的问题,构建适宜的生态补偿机制日益成为解决自然保护区所面临问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海南省为案例,从社区居民问卷分析和机构调查分析入手,分析自然保护区设立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讨论建立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途径、方法和实现机制。研究表明,保护区大部分农户对保护区的建立持赞同态度,这种态度受被调查者年龄和教育程度的影响。从总体上看,自然保护区设立对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保护区的建立限制了保护区大多数居民收入的增加,他们也没有因此得到应有的补偿。保护区管理机构和居民面临的共同问题是资金不足,由此带来保护区保护与周边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表现为保护与社区经济收入的冲突、耕地面积减少与剩余劳动力增加的冲突。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开发利用保护区资源,给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很大问题。研究探讨了在海南省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包括补偿原则、补偿主-客体的确定、补偿标准制定、补偿手段和实现机制。确定了基于退耕还林的机会成本和农民受偿意愿两个因素的补偿标准,明确了人类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行为方式和补偿金收取渠道、支出渠道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提出了构建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发展需求与生态保护需求之间的冲突。本文基于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视角,对自然保护区利弊的农户认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的角度来看,目前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野生动物致害较为严重,但生态旅游增加了农户收入。此外,农户比较认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防护、保护物种资源和生态旅游的功能,但是认为自然保护区政策中补偿金额较小。自然保护区补偿低、林地限制利用和林地面积小构成了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区内林业经营的主要障碍。通过因子分析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保护区对粮食种植、林业经营、劳动力转移、生态旅游收入、野生动物致害的影响,保护区的物种资源保护、生态旅游、生态防护等功能的实现,保护区政策实施中补偿金额小、补偿金发放不及时等问题,林农参与保护区森林经营中存在的补偿标准低缺乏动力、林地限制利用收益受损、面积太小收益低等障碍,以及性别和人均收入等,均对农户的自然保护区的综合影响认知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自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得到不断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无论是现有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还是保护区面积都已位居世界前列,奠定了中国以自然保护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基础。然而,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必须解决的管理体系、制度和技术方面的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分析国内外自然保护区分类分区的现状与问题出发,从中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工作重点入手,系统阐述了中国自然保护区分类及保护等级、功能分区及管理目标,并提出了一种新的保护区"类型划分、管理分级和功能分区"的设计方案,提出建立"可监管、可报告、可预警"的保护区分类、分级和分区管理体系,以期促进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详细论述了鞍山自然保护区多年来发展的现状及实施保护工程带来的丰硕成果。明确了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并指出了今后工作重点和自然保护区发展方向,将辽河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建设成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6.
李保铨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6):205+71-205,71
阴那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梅县雁洋镇,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本文就如何建设好阴那山自然保护区示范区,提出建设方案,进一步做好示范区的建设、保护和管理,推进梅县保护区示范区建设,实现生态梅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洪河自然保护区各方面的评价来体现保护区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慕凡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0):102-103
长江泛滥湿地自然环境为许多动物、植物、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生存场所,特别有利于麋鹿的栖息、生长、繁衍。介绍了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保护区价值评估,并分析了保护区功能规划、生态规划和科研监测规划,提出建设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必须建立功能健全的管理组织机构和与之配套的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为切入点,以内蒙古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经过实地调查分析,提出了加强保护区自身建设、培养社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完善共管委员会职能等有关社区共管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指出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开展的多项具有实效性的措施,在促进保护区建设的同时加强了与当地社区的紧密联系,和谐发展,因地制宜地实施集体林租赁政策,探讨了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社区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并结合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60年,主要保护温带动、植物资源及大陆东岸的山地自然生态系统。于1980年初,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1986年7月,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该区现有面积工900km~2,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成立20多年来,在自然保护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但是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中,仍存在很多弊端,限制了自然保护区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此,本文拟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出发,在分析诊断制约保护区功能实现的因素基础上,对功能实现的途径进行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作为三江平原的主要湿地分布区,已被国家列入首批湿地恢复项目示范点,通过此项目建设,逐步扩大保护区湿地面积,恢复湿地功能。本文介绍了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以及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及保护项目主要内容,并对项目实施后自然保护区的监测结果进行了简评。  相似文献   

13.
张建侯 《资源科学》1985,7(4):78-82
在西双版纳的经济建设事业中,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事关我国为数不多的热带区域的繁荣问题。在1980年重新划定西双版纳地区的保护区当中,勐仑保护区片唯一对外开放的,现已形成一个重要的旅游中心,国内外前来观光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但是,从目前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组成、规划设想和建设的情况来看,还远未能达到保护区的基本要求。本文将介绍这个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一些改善管理的措施,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4.
保护区并没有成为红树林的终极避难所,随着高楼大厦、住宅、高速公路直逼保护区,红树林沼泽面积迅速减少,保护区红线面积不得不三次进行调整,如今只有368公顷福田红树林是全国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张镱锂  吴雪  祁威  李士成  摆万奇 《资源科学》2015,37(7):1455-1464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资源的基本途径。具有敏感生态系统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的青藏高原,其自然保护区建设及其成效一直以来是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最新的《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和已发表NPP与保护成效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青藏高原保护区的组成、分布格局与保护成效。结果表明:11963年至今,青藏高原地区建成了各类保护区155个,面积达82.24万km2,占全高原面积的32.35%;2保护区类型主要以野生动物与荒漠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系统、野生动物3个类型为主,各占高原内保护区总面积的36.84%、33.35%和6.80%;3形成了以超大型保护区为主、中部和东南部分布为主、保护类型多样为特点的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体系;4经过50余年的生态建设,保护区保护成效显著,主要表现为:珍稀濒危物种数量显著增加、濒危物种西藏马鹿被重新发现、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得到了恢复和改善及典型保护区内草地植被的生态功能增强。本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建大同至西安铁路穿越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对其鸟类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结合保护区的功能和鸟类习性与分布,分析铁路建设产生的影响,针对性提出减缓措施,最大程度控制对保护区鸟类的影响,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增加、面积扩大。到1991年底,全国共建自然保护区708个,面积达56.9万km~2。其中,国家级保护区61个,面积为10.46万km~2;省级保护区318个,市(地区)级保护区108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结合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困难,就自然保护区如何协调好自然保护和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关系,更好地推进保护区自然资源的持久保护和永久利用,提出了一些探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效益研究(III)——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效益的计量结果,如何评价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综合效益是本文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选用了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结合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三大效益的计量指标体系及计量结果,进一步筛选出17个主要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同时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对七大保护区的截面数据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中周至保护区和太白山的综合效益发展是最好的,佛坪、长青、牛背梁以及朱鹮自然保护区次之,相对综合效益发展最差的是天华山保护区。本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可以在缺乏时间序列数据的情况下,利用横向截面数据了解目前自然保护区综合效益发展的情况,并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日益频繁的各类人为活动,及其对区内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面对不断恶化的环境和即将出现的生态危机,提出了保护区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