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学专业的一门必考课程,如何掌握好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对于正在备考的金融、财税专业的考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将着重谈谈《财政学》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的基本要领。一、《财政学》的基本知识体系掌握《财政学》知识体系的前提,是了解该体系建立的基础概念及该体系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一)什么是财政由于编写体系上的要求,课本在介绍了有关财政的历史和特点之后才介绍财政的定义:“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运用(或凭借)国家权力,在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过程中所表现的以国家为主体的…  相似文献   

2.
《招生考试通讯》2007,(7):53-53
初识庐山 经济学类专业属于文科类专业,也有些院校录取时文理兼收。 经济学类专业主要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和金融学四个专业。这四个专业的主干学科都是经济学,开设的主要课程则是根据不同专业的侧重有所增删。  相似文献   

3.
财政学专业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类诸专业之一,对于财政学专业考生来讲,顺利通过各门课程的考试是大家的共同愿望。但是由于财政学专业所涉及的考试课程多,理论性强,内容广泛,再加上考生缺乏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实际经验,因此,有相当部分考生难以顺利通过全部课程的...  相似文献   

4.
《国际经济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必考课程,如何掌握好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对于正在准备自学考试的经济学专业考生来讲至关重要。我从1993年到厦门大学经济系任教以来,一直从事《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在多年的基础上,借此机会与各位交流一下学习《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5.
《财政学》的思路与学习方法汤明远最近华北石油管理局一位考生来信,咨询《财政学》这门课程的思路与学习方法。我认为这个问题对于报考经济管理类财政、税收、金融专业的考生具有普通的现实意义,现答复如下,愿能对这位考生及报考上述三个专业的考生有所裨益。一、《财...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现阶段我国的财经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将面临着新的挑战。《财政学》教学在经济学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的《财政学》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财政学》教学没有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完全发挥它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财政学》的课程特点、《财政学》教学的意义,以及目前我国《财政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财政学》教学进行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财政学》是开放教育本科金融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通过学习,要求学员能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财政学理论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在期末复习中要牢固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财政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财政收支管理的基本方法,了解财政学理论的发展动向。本学期的考试题型与比例分别为:名词解释(15分)、填空题(10分)、单项选择题(10分)、简答题(30分)、论述题(35分)。为了帮助学员们搞好期末复习,现将复习重点和难点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流本科教育理念要求本科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立德树人,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财政学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财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作为地方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新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财税人才,并以此作为确定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依据。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由财税经济子课程群、财税会计子课程群和财税计量建模子课程群构成。财税经济类课程的学习能够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财税会计类课程的学习能够训练学生的财税会计实操能力;财税计量建模类课程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素养。财政学专业课程群建设不仅注重整个课程群架构搭建,更注重子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建设,紧跟社会热点和市场对财税人才的需求变化,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建设一流课程,以学为中心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许多从事经济学、财政学、教育学理论工作的同志,把注意力集中到教育财政学理论和实践的探讨,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财政学。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建议,它标志着一门新兴学科将在我国形成和发展起来。本文拟就教育财政学对象问题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面向21世纪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7月,在教育部高教司的直接指导下,成立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经济学专业八门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大家一致认为,这...  相似文献   

11.
教育经济学是教育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教育理论为指导,研究教育领域内的经济现象和规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实证性。教育经济学在教育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掌握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正确认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充分认识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教育管理的经济效益,促进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生应正确认识本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笔者认为在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中级宏观经济学》定位为《初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的过渡性课程、解读其他经济学课程的基础性课程、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课程、认识经济学方法论的实践性课程和为研究生阶段学习创造条件的补习课程。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     
《河北自学考试》2014,(6):57-58
经济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第二个学科门类,其下设有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等4个专业类别。各个专业类别下还设置有相应的专业,如下表。  相似文献   

14.
作为经济与管理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经济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如何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经济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入手,提出“复合式—全程性—多元化”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5.
经济管理学科是一个文理渗透的综合性学科。因此,电大的经济类教育具有一般高等教育的共性。但是,经济管理学科的重点是经济管理方面的各门课程,包括会计学、统计学、审计学、市场学、财政学、国民经济管理学和部门经济学,等等。这样,经济管理学科又有区别于文科和理工科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财政学专业是具有一定公益性的学科,其培养的学生是财政部门的人才基础.然而,由于我国公务员招考制度改革和大学课程改革,使得财政学专业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高校财政学专业存在特色越来越不明显、实用性逐渐减小、学生缺少财政实习机会、教师缺乏财政实践经验以及财政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等等.教育部门应该根据就业率对高校财政学专业进行拨款,增加社会学、心理学、危机管理学等课程作为财政学专业核心课程,聘请财政部门退休人员作为财政学专业教师和改革财政专业教师考核制度,以及高校开设财政部门实习课程.  相似文献   

17.
《乡镇企业经济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类乡镇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为培养和检查自学应考者的乡镇企业经济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而设置的。一、该门课程的总体把握《乡镇企业经济学》现采用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李固培和石孝义主编的《中国乡镇企业经济管理学》为教材。该教材中与本专业其他课程内容重复部分比较多,这些重复部分不属于本门课程的考试内容。因此,要认真阅读《乡镇企业经济学自学考试大纲》,按大纲规定的自学和考试的内容和范围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第一章导论,主要论…  相似文献   

18.
黄万华 《培训与研究》2011,28(1):100-102
作为众多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公共财政学,开设双语教学是必然趋势。结合我国的财政体制与税收制度,探讨公共财政学实施双语教学采用全英文原版教材时,课程内容模块双语教学的适用性。对影响公共财政学课程质量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优化公共财政学双语教学课程质量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财政学教育之变是我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时代要求财政学教育理念发生转变:面向专业学生,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交叉融合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通识教育;面向全体公民,普及高等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教育。因此,新时代财政学教育模式之变的总体思路是从专业教育拓展至"三圈层教育"。创新和加强财政学教育的重点有三个层次:改进和加强财政学专业教育,建议选择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更新升级、中国特色财政学理论体系构建和高质量教材建设作为重点进行攻坚;拓展和加强财政学通识教育,建议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和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作为主要任务;探索和加强财政学社会教育,建议将中小学生财税基础知识普及教育和志愿者专业服务作为试点,探索突破。  相似文献   

20.
新文科背景下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强调学科内容交叉融合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应提高财政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基于此,在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应融入多学科维度的思政元素、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第二课堂”思政教学内容与形式,从而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全方位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