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用模糊是对模糊言语作出解释。此模糊言语既可表现为模糊语言,也可表现为非模糊语言。本文从模糊词语产生语用模糊,模糊词语的精确表达及非模糊词语的语用模糊三个方面,探讨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指出语用模糊的范畴进一步扩大,学界对语用模糊的定义、具有不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宁财神 《高中生》2012,(10):26-27
一、摈弃模糊语言,强化数学语言,提高解题的严谨性 模糊语言作为一种弹性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语言.与精确语言相比,模糊语言具有更大的概括性与灵活性.这种概括性与灵活性集中反映在语言的外延上.本人曾听一位教师对于下面例题的讲解.  相似文献   

3.
自然语言中存在着模糊现象,模糊语言的语言特性主要表现在普遍性、相对性、多维性、依赖性四方面。语言的模糊实际上是语言的语用变异,语境是理解模糊语言的重要因素,它对模糊语言具有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4.
林凡 《考试周刊》2012,(76):17-18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语言学家们指出语言的模糊性保证了日常交际的有效进行。本文介绍了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现象——模糊语言.并对其语用功能进行分析.主要讲述模糊语言在实际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同精确语言一样.模糊语言也是一种有用的表意手段。合理地使用模糊语言,能使语言表达更加自然、得体,有效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感情。本文从语用角度对模糊语言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对如何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模糊语言。成功地进行言语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的模糊性运用于各种文体的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研究话题。本文介绍了有关模糊语言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5.
模糊语言是模糊理论在语言学中的运用,涉及对象类属边界不清晰和性态不确定是其最基本的特征。较之人工语言和数学语言来说,具有随机性,含混性,歧义性,不精确,不确定等特征。严格说来,模糊语言是非科学的,它缺乏严格、明晰和精确的特点。新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在语言表述方面其规范化、数学化程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但在很多的情况下,不可能完全使用人工语言和数学语言,运用模糊语言来表述反而更具有优越性,其原因申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模糊语言作为一种弹性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语言,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在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更是不可或缺,体现了精确语言所达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模糊性及其语用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模糊语言存在于各种化中,主要表现在词语和语篇上,模糊语言无法从语义的角度得到全面的解释,语言的模糊实际上是语言的语用变异,语境是理解模糊语言的重要因素,它对模糊语言具有解释功能。  相似文献   

8.
关于模糊语言有这样的解释:第一,认为模糊语言,作为一种弹性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语言。与精确语言相比,模糊语言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第二,模糊语是建立在模糊与清晰相对立的基础上的。即语义的表达不分明、不清晰的语言便是模糊语言。以上两种解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模糊语言的语义不确定,内涵丰富,有较大的概括性。这种语言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由都有运用。模糊语言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  相似文献   

9.
模糊语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法律领域中的语言现象。立法语言中模糊词语的运用有的是立法者利用模糊语言的优点而故意为之;有的则是自然语言的先天不足使立法者被迫不得以而为之。前者称为主动模糊,后者称为被动模糊。主动模糊语言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起到精确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动模糊语言不仅使法律法规在现实中难以操作,而且会给一些素质不高的司法人员留下"权力寻租"的机会和空间。立法语言的规范化就是趋利避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运用和理解模糊词语的原则,既探寻确定模糊词语意义的方法,又探寻限制被动模糊语言模糊过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娜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4):112-113
模糊语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交际中的重要语言现象,是语言的基本特征。在广告语言的创作中,采用模糊表达使广告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达到特殊的商业效果。试图采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用实例对广告中模糊语言的几种表现形式和存在动机进行顺应性分析,论证了顺应性是广告模糊语言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闫帅 《考试》2009,(7):79-79
模糊语言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离开模糊语言。人们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完整的意思。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分析:1.正确运用模糊语言,必须首先分析模糊语言产生的直接原因;2.正确运用模糊语言,必须首先分析模糊语言产生的直接原因;3.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模糊语言。  相似文献   

12.
投资决策中有方案偏好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属性值以模糊语言形式给出,属性权重完全未知但给出有方案偏好信息的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给出决策方法。该方法是将模糊语言给出的属性评估及方案偏好转换为梯形模糊数,通过建立一个不确定二次规划模型来确定属性的权重,基于加权平均法则来对规范化的模糊属性值及权重进行集结,利用模糊数大小比较的期望值方法来对方案进行排序和择优.最后给出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交际中的语言现象。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仅可使语言在交际中更为委婉、含蓄,而且可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及灵活性。本文利用一些具体例子.分析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4.
模糊语言是有趣的语言现象,尽管未被系统研究,仍是相对空白的领域,但在语言中占有一席重要之地,模糊表达有多种类型,模糊类型等,即附加类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对该类结构的分析,说明模糊附加所表示的类型。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生活日益现代化和语言表达日趋精密的今天,语言材料的模糊性非常明显。许多语境中,应用文使用模糊语言进行准确的表达。文章探究了模糊语言的客观性、作用、功能和使用原则,对于积极利用模糊语言和发挥它在修辞中的作用,提高应用文表达的灵活性、概括力和表现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模糊语言是人类语言交际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模糊修辞是有效地运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艺术。从语用角度对模糊语言和模糊修辞进行探讨。主要分析了模糊语言学的基本特征、产生原因、语用功能以及模糊修辞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7.
模糊语言是指具有模糊性的自然语言,它是语言表达呈现出的不精确现象,这种语言的表达使用了不能严格划定范围的词语,如高和低、热和冷、浓和稀、难和易、深和浅等。模糊语言具有凝炼、生动、形象的特点,对描述事物的特征具有特殊的作用。在化学中,模糊语言的使用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18.
模糊语言及其礼貌表达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语言是礼貌表达的一个重要策略,在交际中,人们为了遵守“礼貌原则”,可以便于使用模糊语言来维护双方的面子,使交际顺利进行。本以模糊理论为出发点,利用“礼貌原则”分析了模糊语言中的模糊限制语,模糊范畴识别符,本身意义模糊的词语在交际中的礼貌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9.
模糊语言在人类社会的交际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生态学层面挖掘模糊语言之深蕴,此既为时代计,亦为模糊语言传承计。模糊语言的生态学隐喻,即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观察、研究和解释模糊语言。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在于运动性、多样性和适应选择性,依此生态之理来研读模糊语言,意味着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或者纲领。  相似文献   

20.
模糊语言在现实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不但不能排斥模糊语言,而且还必须正确和适当地运用模糊语言,使之与精确语言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从而更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