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民参与阅读书籍德国人爱读书,即使是进入电视和因特网等现代媒体十分发达的时代,他们依旧保持着爱读书的传统,而社会提供的服务又使他们读书十分便利。统计数据表明,70%的德国人喜爱读书,50%以上的人定期买书,1/3的人几乎每天读书,其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读书热情最高。在德国,买书很方便。无论城市乡村,书店都极容易找到。德国人口8200多万,书店就多达5000多家。除书店之外,一些综合性超市和加油站也卖书。在某些大型仓储超市,最新的畅销书、减价书以及报刊等总是摆放在货架最显著的位置。无论在地铁列车,还是公园草坪,甚至在医院的候诊  相似文献   

2.
彬子 《世界文化》2009,(3):37-37
专门从事管理战略和经营开发研究的西尼尔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越南年轻人厌恶读书、远离文字的现象相当严重。这一调查结果是在最近举办的大学教育改革研讨会上披露的。在以20~30岁年龄段的公司职员和学生为对象而进行的有关读书习惯和读书内容的调查结果表明,有80%的受访者表示“1年内没有读过书”,98%的回答“一周内没有读过书”,70%的表示“除了学习外没有看过其他参考书”,100%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对诗词不感兴趣”。此外,表示阅读本专业以外书籍的受访者仅为12%。  相似文献   

3.
<正>每年樱花盛开的4月,可算是韩国咖啡店一年之中最人满为患的时节之一了。不过这时候去咖啡店的大学生们可不是为了喝咖啡,而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当然不仅是这个时候,韩国年轻人平日里也确实喜欢在咖啡店读书,一来是因为咖啡店能提供适宜读书的环境,二来是因为韩国大学教授喜欢布置一些需要集体合作才能完成的作业,另外学生自己也喜欢组织一些学习小组,那么在咖啡店和同学们聚在一起讨论问题实在太合适不过了。  相似文献   

4.
王惠云 《世界文化》2013,(5):F0002-F0002,1
多年前,威斯康星大学校园里活跃着一群青年才俊,他们似乎拥有惊人的文学创造力,有望成为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极强。这些极有前途的年轻人定期聚在一起读书,并批判彼此的作品,没错,是批判!他们彼此批判时毫不讲情面,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文学词语也会被批得体无完肤,此时的他们  相似文献   

5.
<正>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与版权日",即俗称的"读书日",这一天是大文豪莎士比亚的生日兼忌日,也是塞万提斯的忌日。读书日于1995年11月15日宣布确立,其主旨之一是:希望散居在全球的人们,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倡导"走向阅读社会",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这是一个很好的理想,也并不难实现。只是当人们欲望太盛,诱惑太多的时候,被裹挟在各种此起彼伏的大潮中容易迷失自己。读书所带来的好处虽  相似文献   

6.
日本动漫热已经在中国持续多年,在年轻人中显得尤为突出,并对中国动漫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作为中国年轻人,应该对这种现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持一种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赵建永 《中国文化》2014,(2):203-211
汤一介先生是我国着名哲学史家、教育家和国学泰斗。汤先生祖籍湖北黄梅,1927年出生于父亲汤用彤先生任教南开大学的天津。按照族谱排序,他属“一”字辈。汤家乃读书世家,汤用彤先生希望儿子一生读书做学问,传承汤氏家族视读书为本分的家风,遂取“一介书生”之义而命名“一介”。  相似文献   

8.
张之洞(1837-1909)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洋务派领袖和教育家。他十分重视读书在修身治国方面的重要作用,终其一生不遗余力地推行读书教育———兴办学校,编辑刻印图书,还躬亲宣讲,撰写文章,除单篇零什不计外,单论读书的专著就有《轩语》、《书目答问》、《劝学篇》三种。在这  相似文献   

9.
晨曦 《世界文化》2003,(4):21-22
拍电影是很多人的梦想。如今随着数码录像技术问世,几乎人人都可以圆这个梦了。现在,独立制片已成为美国年轻人的一大时髦爱好。今天,越来越多有志成为导演的青年索性不等好莱坞,自己拍起了电影。荣获2001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的史蒂文·索德伯格是从拍摄得奖作品《性、谎言与录像带》开始他独立制片生涯的。他认为,年轻人独立制片是出人头地的捷径,学制片比学乐器似乎容易得多,几乎每年学校都有图像和制片基础课,数码设备的问世又减少了制片的成本和难度。既是独立制片人也是《制片杂志》编辑和发行人的蒂莫西莱斯说,年轻人越来越喜欢…  相似文献   

10.
“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治百病。”这些格言深深地告诉我们读书有百益而无一害。读书能使我们的精神更加富有,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翠绿。  相似文献   

11.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07-307
4月23日,古美路街道图书馆在“世界读书日”举办了“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活动。该馆工作人员收集了世界读书日的由来、正式命名;刊登了温总理希望大家“多读书”的倡议;  相似文献   

12.
极限运动经济的曙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无论是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还是美国的科罗拉多山脉,无处不是勇敢的年轻人,只要冬季一到,他们就扛着雪橇,带上睡袋,驾着汽车前往山区做极限滑雪运动。这种运动正在成为全世界年轻人的时尚。据国际体育界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000万人做滑雪运动,观众更是不计其数。他们把高山滑雪、地洞探险、高空跳伞、蹦极跳或其他极限运动称为“X游戏”。近10年来,X游戏日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一些商业机构和公司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其中最大的公司有日本索尼、百事可乐、美国吉利等,他们提供的极限运动服务适应从12岁到19岁不等的人群。极限运动…  相似文献   

13.
旧书的情怀     
法国的&;lt;欧洲时报&;gt;在列举“人生十乐“时,读书之乐为其中之一.因为读书可以获取知识,知识是人的精神食粮,活到老学到老,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精神动力,也是生命最快乐的追求.我爱读书,常以读书为乐.所以,平素最爱去逛的地方是书店,最爱买的东西就是书.因为读的书杂,买的书种类也是各式各样.多年下来,所拥有的书虽谈不上汗牛充栋,也算是书香满屋了.……  相似文献   

14.
王惠云 《世界文化》2013,(4):F0002-F0002,1
<正>一位富人和他的儿子喜欢收藏艺术珍品,他们的藏品异常丰富,从毕加索到拉斐尔,无所不包。越南战争爆发后,儿子奔赴战场。他非常勇敢,在战斗中为救战友牺牲了。噩耗传来,失去独子的父亲悲痛不已。一个月后,就在圣诞节前夕,有人敲响了父亲的家门。一位年轻人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大包裹。年轻人说:"先生,您不认识我,我就是您儿子舍命救出的士兵,他以前经常谈起您以及您对艺术的热爱。"年轻人递上手中的包裹说:"我知道这微不足道,我不是什么伟大的艺术家,但我想,您的儿子也许希望您收下这个。"  相似文献   

15.
丰家骅 《寻根》2012,(5):58-61
“好读书,不求甚解”,是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一句自况的话。这句话经过长期流传、演化,至今仍活在人们的口头上。但现代这句话的意思,一般都理解为“读书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入理解”,或是“读书马虎,浅尝辄止”,等等。这不仅失却了这个词的原意,而且词的感情色彩还带有贬义。  相似文献   

16.
为丰富上海少年儿童的暑期文化生活,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组织开展了“快乐读书、健康成长”——2008上海市少年儿童暑期读书月活动。读书月的主题为“为灾区小伙伴祈福、与奥运同行”。读书月活动由市文广局主办,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承办,特邀市文明办、市教委为支持单位,整合了19个区县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资源、活动资源和文献信息资源,将内容分为走进图书馆、讲座、征文演讲、艺术鉴赏、才艺表演、手工制作、知识竞赛、网上活动等系列,共计117项。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以“五柳先生”自寓。文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说出了他读书的态度与心得。对于这句话的意义,一般人的理解认为,这是诗人说他读书时但观大意,不像经生那样死抠字句。冯钝吟《杂录》曰:“陶公读书,止观大意,  相似文献   

18.
张之洞(1837—1909)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洋务派领袖和教育家。他十分重视读书在修身治国方面的重要作用,终其一生不遗余力地推行读书教育——兴办学校,编辑刻印图书,还躬亲宣讲,撰写文章,除单篇零什不计外,单论读书的专著就有《辎轩语》、《书目答问》、《劝学篇》三种。在这三本专著里,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结合当时实际,除阐发他的读书治学见解和主张外,还根据前人经验和个人体会,总结了许多读书治学方法。给世人以很多教益。“以一为主,以余为辅”就是这许多方法中重要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正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学者尊称"安溪先生",清初著名的政治家、理学家、易学家,自幼力学慕古,遍读群经,旁及佛道、历算、音韵、乐律,一生读书不歇,积累了宝贵的读书经验。其读书为学之道有助于今人,撮其要者有:一、思索体认,义理为先对于读书过程中记诵与理解的关系问题,李光  相似文献   

20.
丁涛 《华夏文化》2015,(1):61-62
郑板桥(1693—1765),江苏兴化人,清代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进士及第,成就显著。《清史列传》评价其"善诗,工书画,人以‘郑虔三绝’称之"。他成就的取得,善读书是一个重要因素。他在《家书》中就读书问题所做的一些论述,入情入理,本文择其要者概述如下。一、读书要"明理作个好人"自隋朝科举取士以来,"读书—应试—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