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汽车大国,并且汽车数量仍在快速增长。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移动车载收听已经成为收听主流,收听环境和听众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从语调、情感、节奏、便利等方面入手,突出广播特色,是吸引听众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广播只能听,不用看,这是它与电视、网络、报刊的最大区别,因此,也是它的最大特点。笔曾反复将广播与电视进行比较,看看听电视的效果究竟如何。比较的结果说明。电视因为有画面的优势。只是听电视不足以全面把握其信息,而且.就目前各电视台的情况而言,音响效果不如广播悦耳。但是。在现代大众传播发展史上,虽然广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篇章。可是。电视崛起后,广播的地位明显下降。不过,在中国。近年随着汽车进入城市的千家万户,广播的发展又出现了良好的势头。  相似文献   

3.
无可讳言,自电视诞生以来,从收音机旁吸引了不少听众,而电脑互联网的出现,更是令广播事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令人庆幸的是,在众多媒体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广播依然如故,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媒群中占据着比较稳固的地位。君不见:奔驰在城市路上的各种各样汽车里,司机与乘客正一起聆听交台的重要信息;熙熙攘攘的商场里,广播正引导着物的人流前往打折区域;悠闲漫步在晨曦下的老人正通过广播关注着国家大事;候车室内、火车上,优动听的广播音乐正伴随着人们休闲度假……。这种动状态下收听广播的现象如今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4.
中华传媒网社区的传媒学术论坛上,曾有个帖子:“如果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形容广播的特性,你的答案是什么?”大家的回答是“流动”、“随时随地耳听八方”、“在车上听、走路听、去北极听、上珠峰听、上班听、做饭听、走着听、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听”。这就是广播的独特优势,即移动性和伴随性收听。  相似文献   

5.
吴波 《视听界》2012,(3):99-100
在媒体市场上,广播是否最弱势,正走向穷途末路?答案是否定的。首先,作为一种便于移动收听的“贴身媒介”,广播具有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优势。与报纸相比,广播的时效性不言而喻;与电视相比,广播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插播或直播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性新闻事件;与网络相比,它不受工具和空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公交车载移动电视自2002年在上海启动至今.已成为都市人在乘坐公交车时熟悉的一道风景.但其在为目标受众——移动人群提供及时新闻资讯和轻松娱乐信息的同时.也存在着内容单调、画质不良、声音效果差、广告多且内容低俗等问题。如何解决其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使这一新媒体视窗在未来数字化市场中形成良好发展态势?对此.笔者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7.
调查显示,将一种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广播花了38年,电视花了13年,有线电视花了10年,而互联网只用了5年。自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开始,不到十年时间,互联网作为信息采集、存储、处理、传送和共享一体化的现代媒体,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韦玮 《记者摇篮》2010,(4):55-55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2003年至2009年,中国经济型小排量汽车的增长一倍以上。越来越多的人拥有汽车,便于移动收听的广播媒体重新进入时尚人群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9.
当前广播听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情趣的提高。审美的主观性决定了审美的时代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现在,听众的审美情趣极大地提高,高保真的音响质量,密集化的信息传播,双向型的交流方式,交谈式的播音风格,都是听众对广播电台选听的条件,他们的审美需求向着立体化多方位发展,听众对广播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苛刻,决不满足于只要有声音就行。  相似文献   

10.
广播在我国的传媒史上曾辉煌一时。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电视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广播的听众锐减,广播逐步由“一枝独秀”转为“弱势”媒体。当时就曾有人预言:广播媒体即将消亡。虽然,现在这个预言并未完全应验,广播依旧存在并获得了发展。但是,传统媒体、新媒体群雄并起,尤其是后者突飞猛进,不断蚕食传统媒体市场,广播确乎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1.
广播人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如今我国的广播事业重新在改革中振兴。在创新中崛起。广播这个传媒所呈现出的百花绽放、竞相争妍的局面,让人欣喜地发现,广播市场的春天来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已  相似文献   

12.
米明 《中国广播》2012,(11):20-22
2012年初,云南电台进行了广播听众收听行为大调查,完成的《研究报告》对云南广播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梳理与总结。研究数据和结论,不仅对云南电台有用,也有助于其他广播从业者了解广播,有针对性地办好广播媒体,特别是对当前听众收听行为的调查及趋势的分析,对广播未来走向有一定的预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曹毅 《中国广播》2016,(2):51-55
2015年广播收听市场总量小幅下降,区域市场表现不一;由于车载听众驱动的结构性增长,广播收听市场总体相对稳固,大规模听众流失并未出现;而市场增量空间的收缩带来的竞争压力,以及广播媒体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价值拓展需求,推动了广播收听测量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广播,这个在电视出现之后被认为即将消失的媒体,却奇迹般的因为汽车产业、车载广播的发展而重获新生。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却再一次威胁到了广播的生存。近来风靡全国的打车软件卷走了车载广播的大批受众,广播发展面临新的困局。本文通过论证打车软件与车载广播融合的可能性,探求车载广播发展的出路,也期为打车软件的进一步成熟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张蕾 《青年记者》2007,(14):137-138
公交车载移动电视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变电视信号固定接收的方式为移动接收的方式,这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公交车载移动电视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它的发展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张蕾 《青年记者》2007,(14):137-138
公交车载移动电视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变电视信号固定接收的方式为移动接收的方式,这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公交车载移动电视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它的发展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广播媒体作为受众媒体中唯一的非视觉媒体,经历了漫长的沧桑和变化。特别在我国改革开放恢复广播广告后,广播广告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整体上来讲我国的广播广告不管从经营的理念还是具体的操作上来讲都还比较稚嫩。在传媒广告整体比例方面,广播广告所占的市场份额十分有限。据调查显示,多年来广播广告占全国广告市场的份额不足10%。  相似文献   

18.
休闲与广播     
范明 《视听纵横》2002,(6):18-19
人类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的面貌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变化着?其中,一个重大的变化是随着大量高新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们用于工作的时间将越来越少,而用于休闲的时间将会越来越多。在当今美国,人们大约有1/3的时间用于休闲,有1/3的收入用于休闲,有l/3的土地用于休闲。有专家预测到2015年,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  相似文献   

19.
贺才钊  罗青霞 《今传媒》2013,(11):85-87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媒体不断涌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车载移动传媒从诞生之初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种种自身和外部的原因,它的发展还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瓶颈期,有待进一步发展。文章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西安市的车载移动传媒的传播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阐释了相应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体间竞争的加剧,广播媒体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也在加速,收听数据作为广播媒介市场上的“通用货币”,对电台的经营管理和广告创收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因此谁着力研究收听市场,细分受众市场,把握核心听众,做到有的放矢,谁才能在市场化的今天走在时代的前列。笔者结合AC尼尔森、赛立信两家专业调查公司,[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