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从中国山水画的构成语言中看中国画在空间结构上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理论体系,并从与西方古典绘画的对比中,分析中西方绘画在空间处理上的思维差异。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等院校的众多美术教材对中国古典绘画空间问题的表述或遮蔽传统绘画空间概念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或以西方的透视学原理进行概念的置换。通过梳理高校教材有关中国古典绘画空间问题的不同解读与辨析,使学生明了中国传统绘画创作的机理和思维智慧,指导绘画实践。  相似文献   

3.
"游"在中国传统美学中阐述较多,且哲学、诗歌、书画对其也都有所涉及.文章以"游"作为引子,从时间与空间、以大观小与小中现大、求质求真三个方面来分析山水画的审美视角.  相似文献   

4.
吴娬 《文教资料》2011,(13):77-79
山水画中的"以大观小"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书画卷》中提出的,近人多有重新论述,讨论的焦点是关于透视的问题。立场不同,出发点不一样,谈论的重点有别,有的学者认为"仰画飞檐"就是一种焦点透视,有的认为古代中国画画论应用自己本土的元素和思维方式去阐释。沈括是在具体谈李成"仰画飞檐"时提出山水画的"以大观小",但他自己并没有更深入地去论述,他的观点没有给出一个系统的"以大观小"的理论。因此联系上下文的关系,才能更明确沈括在说什么,在论述他的观点时才能更全面。  相似文献   

5.
首先阐释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传统的透视图的局限性而导致的建筑空间思考和创造禁锢的问题,进而引申出中国山水画中的空间营造,从山水画的空间营造找寻更适合本土建筑创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山水画家在空间构成创作中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用独到的空间意念去营造理想的画境。王蒙作品中的面与线的变形,以扭曲的形态,由细节生发到全幅构图,体现出一种超自然的增生力量和空间幻觉。这种空间构建方式对现代山水画创作影响很大,积淀成为现代山水画创作的一个重要观念。尊重传统,把握现代艺术需求,创造新型的山水画空间模式,是当代艺术家不懈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季宏雷 《文教资料》2008,(10):60-61
中国山水的空间观的形成与发展都受其相应时代的美学思想的制约,反映出一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本文由"玄"、"佛",宗炳.王微的画论三个方面,探讨山水画的空间意识,从源头上认识中国画的空间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山水画以其独具的创作语言和文化意味 ,对人的精神起着十分重要的建构作用。而这种人文精神的核心要求是人的生命的自由表现。由于画中的山山水水使人与自然界贴近 ,从而使山水画成为人们超越世俗尘嚣缰锁的精神寄托处。  相似文献   

9.
本主要从绘画形式的角度,就如何在中国山水画教学中把握其传承特点,更能接近山水画艺术的本质和精髓,提出一些初浅的认识,并结合教学中临摹,写生和创作三个具体环节论及“造化”与“传统”,自然与创作主体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元四家"的绘画作品是对历代文人山水画成果的继承与发展,他们在绘画艺术元素中进行了大胆的变革与创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人特色和共性表现。本文将"元四家"的个人经历和作品与元代的社会环境变化相结合,分析其文人山水画的美学特征,进而探析"元四家"文人山水画的审美空间构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为范本,强调师法自然,从自然中选取素材,汲取灵感。中国画家游历山川,眼看心记。注重感受,从而写胸中丘壑、心中意向等。中国的山水画。是在寻求艺术的真谛。寻求创造的活泼与生气。  相似文献   

12.
徐复观先生探讨中国艺术精神以道家尤其是庄子为精髓和根本,认为这种纯艺术精神最终落实于中国传统山水画上。徐氏在中国艺术精神之落实所得的“偏”,与他对中国艺术精神主体挖掘所呈现的“全”,不能相圆融,因而出现阐释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山水画从魏晋至唐时期其形式以青绿山水为主。至元代大批知识分子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隐居山林,纵情书画,文人画的兴起与成熟完全替代了青绿山水画,青绿山水则日见衰落,而取而代之的是水墨山水统治了近千年。这种变迁丰富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这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推动了中国山水画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邢中桂 《安康学院学报》2002,14(4):86-87,90
中国山水画将观赏者视为主体,把观赏者拉入画中,更多的是依赖于观赏者的感受及积极心去建构一个美好境界;欧洲风景画则因为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意义的价值向度关系需要唤起观赏者美的感触.  相似文献   

15.
李莉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10):115-118,122
在中国画中,山水画以其极具思辨性和主观精神的形式构架,在各门类绘画中独树一帜。自五代宋初就涌现出了一批“百代标程”的大师,创作出了融“高远、平远、深远”景象为一体的巨型全景山水画,在其后的发展和演变中,又凝聚了画史上众多大家的性灵和智慧,形成的极具特性的风貌和传统,这种风格与形式的资料库非常丰富并且是开放的和不断生长的,成为启发代代山水画家灵感和撷取元素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山水画水墨写生是中国画家对自然山水深入细致的认识过程,是从自然过度到创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审美开拓和形象意境的创造过程。山水画水墨写生既写自然的性灵,同时也是抒发画家的心境和性情的对景创作方式。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透过一个对印象派知之甚少的观者的视角,看到和感受到了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的印象派绘画,并对中国传统山水画和印象派绘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当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不存在写实,它记录了一种观念,表示了观念与观念之间的一种联系,表示一种观念如何转变为另一种观念。中国画在表达观念上,以山水作为文化表达的载体,这样形成的绘画我们才能称之为山水画。  相似文献   

19.
吴敏 《闽江学院学报》2003,24(6):110-113
欧洲古典风景画与中国古典山水画给人以不同的审美倾向、不同的视觉感受,但都是以自然景观作为创作对象的画种。欧洲古典风景画是以写实为造型手段,在风景画的内涵上,追求本真、朴素、自然和谐的美。中国古典山水画则是以写意为创作手段,在山水画中追求精神境界与自然景观的和诣统一。  相似文献   

20.
山水画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笔墨技法体系。纵览历代山水画作,虽风格不一,但笔墨程式大同小异,师承之脉絡清晰可辨,千变万化不离其宗,表现出强烈的中国山水画的特质。古代大师大多都是从笔墨技法的学习研究入手,由师承而后体察、感悟大自然,获得心灵启示,创新技法,形成新的艺术风格。而笔墨技法的承袭,始终贯穿于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