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的鹿祭制度对鹿类祭品应用的祭祀时节、祭祀对象、祭祀规格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清代鹿祭制度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一是鹿类祭品用于祭祀规格较高的大祀和中祀中。二是在上祀、中祀、群祀各种祭祀活动中,皆用以活鹿羔作为牺牲。  相似文献   

2.
尤海 《华章》2010,(27)
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地处南夷的楚人尤其"信巫鬼,重淫祭".楚上层贵族的祭神、祭祖等活动在传世文献中多有描述,而近年出土的关于楚人祭祀的简帛记载了大量关于下层民众祭祀活动的信息,这为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楚人祭祀活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3.
从卜辞看商代的人祭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祭祀在中国古代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左传·成公十三年》云 :“国之大事 ,唯祀与戎” ,殷商正是此种说法的代表之一。商代祭祀至为频繁 ,可以说是无日不祭。从甲骨卜辞来看 ,商代祭祀的对象主要包括神衤氏(天帝、日神、云神、四方神、山神、河神、社神等 )和祖先神灵 (先公、先王及先妣 )两个方面 ,其中又以祭祀祖先的内容为多。祭祀神灵需要供奉祭品。卜辞中最常见的祭品就是牛、羊、豕等动物牺牲及用人作祭品的“人牲” ,此外还有玉帛、粮食、酒等等。以人作祭品祭献神灵 ,古书称“用人” ,后世称为“人祭”。人祭应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部…  相似文献   

4.
《五臧山经》是古代巫师祭祀山神的祀典记录,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祭山祀礼没有特定的时间,祭品简单且大体相同,祭祀仪式与程序简省,祀礼亦无明显的等级差别,它反映出了古时祭山祀礼的古朴特征。至今一些偏远地区仍然保留着这一风俗,这是远古民间祭祀的现代遗存。  相似文献   

5.
周革殷命后,鉴于殷人祭祀时追求丰厚,祭品使用的消耗无度,周人祭品使用则呈现"俭约主义"的尚俭风习.周人认为,德为祭祀行为的核心因素,只有慎德为民和存有诚敬之心,鬼神才会享祀,而祭品的丰厚不再是获得福佑的关键因素.春秋时期,先进的思想家认为,神灵歆享的乃是祭品所体现的"民和政平"以及所体现的"德".周人的祭品观念闪耀着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的光辉.  相似文献   

6.
周人祭品使用呈现"俭约主义"的尚俭风习.周人认为,"德"为祭祀行为的核心因素,只有慎德为民和存有诚敬之心,鬼神才会享祀,而祭品的丰厚不再是获得福佑的关键.春秋时期先进的思想家认为神灵歆享的是祭品所体现的"民和政平"以及所彰显出的"德".周人的祭品观念闪耀着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的光辉.  相似文献   

7.
研究者多认为《九歌》中的《河伯》因祀河而产生。但其是否源于楚人祀河,却历来有争论。考订文献,楚人至少三次至河或涉河,并由楚"以祀代战"之宗教习惯,结合《左传》"楚人祀河"的记载而推定,楚人每至河必祀河神而求佑护,祀河神时必歌舞以娱之,因而产生了《河伯》。而切盼楚国强盛的屈原,对楚庄王为"问鼎中原"而胜晋祀河,与对蓝田大战楚惨败而失去"问鼎中原"能力之事件,同样刻骨铭心,故在整理《九歌》时特意将胜晋祀河产生的《河伯》,与祭祀蓝田大战楚军士亡灵而产生的《国殇》一同收录。  相似文献   

8.
从古文字看商周祭祀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人非常迷信,祭祀特别频繁。周人在商人的废墟上立国,传承殷商祭祀文化,并进行了诸多改革,从而形成独特的周文化。从商至周,祭法由繁趋简,祭祀对象由天神,地祗、人鬼几乎无所不祭转向主要祭祀血缘近亲、祭品种类、数量由多变少,祭祀场所主要转向宫内,祭祀观念中渗入新的内容“德”,并以祖德来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商代宗教祭祀极其盛行,甲骨上辞很大部分都与此有关.商人崇拜与祭祀的对象主要有三个:(一)上帝;(二)自然神;(三)祖先神.祭祀祖先神主要采用单祭、合祭、特祭和周祭四种形式.商代祭祀包括宗族千室祭祀与方国祭祀两个层次.祭祀祭品分为三类:(一)物牲;(二)人牲;(三)物品.  相似文献   

10.
正在"高考考试说明"要求背诵的39篇(首)中,《湘夫人》最难背诵。我指导学生把它想象成三个场面:祭祀场面、呢哝情语场面、屈原忧愁幽思场面,学生们用一节课时间就能背诵下来。一、祀语《湘夫人》出自《九歌》。《九歌》是一组祭神乐歌,是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是祭祀哪位神鬼就以哪位神鬼为题的,其中的《湘夫人》有《湘君》《河伯》《山鬼》等九篇,都是纯由迎神巫者独唱,抒写迎接神灵而不遇的忧伤的,对这些神灵的祭祀采用的是"望祀",神灵并不降临祭祀现场。  相似文献   

11.
说"淫祀"     
从民俗学、社会学、文化学诸视角深入考查了"淫祀"的历史文化内涵,笔者认为"淫祀"是楚人以模拟男女性交的"淫舞"为特征的祭祀礼俗,是生殖崇拜、性崇拜、祖先和神灵崇拜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巫文化.  相似文献   

12.
唐代兴起的兴庆宫五龙神祭祀是五龙信仰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从此,祭祀五龙神被纳入国家正祀之中。祭祀五龙神的祭仪主要以《周礼》中祭群小祀的标准制定,其祭仪和祝文内容反映出了以青龙神为主、其余四神龙为辅的五龙信仰。祀龙活动的开展也推动了唐代与"龙"相关的乐舞及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上古祼祭沿革可从“祼”的语用演变发现痕迹。综合考察“祼”从殷商到春秋战国的语用情况,可以发现“祼”的主祭者、祭祀对象和主要祭品保持稳定,而附属祭品、时间、用途变化较大。由此可见,上古时代祼祭的核心特点始终是王室荐酒的宗庙祭祀;但其地位、功能发生了变化:祼祭已经丧失独立祭祀的地位,且功能由祓除灾害转向祈求福佑、强化秩序和亲宗敬友。上古祼祭演变是西周对殷商祭祀制度礼制化改造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刘海琴 《中文自修》2004,(12):50-51
在古代社会中,“祭祀”是头等的大事,汇集了中国先秦丰富历史资料的《左传》一书中,就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样的话,“祀”指祭祀,“戎”指军事。所谓“祭祀”,其实就是一种通过用“礼物贿赂”祈求神灵赐福消灾的宗教礼俗,当然还有的是为了答谢神灵。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所用的“礼物”也就是“祭品”了。摊开历史卷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祭品”可谓琳琅满目,食品、宝物不  相似文献   

15.
宋代炎帝国家祭祀主要有五方帝祭祀、感生帝祭祀、明堂祭祀、籍田礼祭、蜡祭和炎帝陵祭,相比于前代的炎帝国家祭祀,宋代炎帝国家祭祀既是一种传承又有创新。尤其是炎帝陵祭,在传播炎帝信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后代炎帝陵祭之先河。这些祭祀反映了宋人的炎帝"农神"信仰和"火神"信仰,二者连同炎帝"药神"信仰构成了宋代炎帝形象诗歌书写的主体。这些诗歌彰显了宋人以农为本、重农利民、厚生爱民的民本思想,寄托了宋人对国家兴旺、民族繁荣、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望,昭示了宋人不畏苦难、舍己为人、济世利生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祭、祭祀指的是备办供品献给神佛或祖先。表示崇敬或求取保佑。古代十分重视祭祀,五礼中以祭最为重要。最初,以人作为祭品,称为“人祭”。至周代,改为三牲。如: ①乃诈称公子扶苏……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②(燕后)已行,(太后)非勿思也,祭祀必祝之,日:“必勿使反。”(《触龙说赵太后》)  相似文献   

17.
祭祀文化是世界上各民族都拥有的一种文化习俗,祭祀包括祭天地、祭神、祭祖先、祭炎黄、祭孔子等等。其中祭奠大地的祭祀形式是血祭,血祭毋庸置疑就是用血作为祭品进行祭祀活动。本文旨在通过对《说文解字·血部》各个字的研读分析进而充分了解造字之时的中华血祭文化。  相似文献   

18.
宗教思想是李凤翧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在《觉轩杂著》一书中。李凤翧致力于重返儒家"神道设教"的本意,其宗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清理民祀神灵,把佛道教神灵和官祀神灵从民祀活动中剥离出来,重新确立"非其神不祭,非其时不祭,非其地不祭,非其人不祭"四原则。李凤翧在阐述其宗教思想时呈现出一大特色,即把考据学方法运用到宗教思想的论证过程中,增加了理论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张影  元昊  张宏 《教书育人》2012,(30):111-112
祭祀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左传·成公十三年》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急于祭。"梁启超认为"有人与神与天相接之礼,则祭礼是。故曰‘礼所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也。’(《礼记·礼运》)诸礼之中,惟祭尤重。盖礼之所以能  相似文献   

20.
根据清末与民国期间歙县瞻淇祭祀王祖汪华的一些簿册文书,实录了正月庙祀的日程安排,重点介绍了十八朝祭,庙内铺设,演出剧目,神前三十六碗,祭祀经费来源,还实录了二月标祀过程和三月十六族标祀的轮管与礼仪,并与张许二帝祭作了对照,表明王祖祭极为隆重,反映了汪华在徽州享有无比崇高的地位。这与汪华生前保境、降唐与死后“显灵”,也与当地百姓祈求安定和谐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