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16,(6)
随着高考改革的实施,高考作文也由原先的"材料作文"转为"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从高考作文"文体不限"所引发的消极现象入手,合理分析"文体不限"要求下对文体的不同解读,论述文体对高考作文写作的重要性,最后得出"文体不限"并不意味着文体意识将会被淡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没有文体的文章是不存在的,文章的体裁是由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决定的。现在作文考试中的"文体不限"不等于"文体不练"。面对"文体不限",反而要文体多练,甚至要一对一地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文体的写作训练,切实解决"文体不限"带来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4.
5.
华勇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0,(9)
思考之一:要拓展与形象思维相关的联想和想像的空间。高考作文文体不限,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文体成文,这就打破了高考议论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十七八岁是最富有幻想的年龄,这个年龄的学生与形象思维相关的联想和想像能力极强。然而,在高考以考议论文为主的导向下,以往我们的作文教学与训练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到了议论文上,过度强调培养学生以逻辑推理能力为主的抽象思维能力,故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与形象思维相关的联想和想像的潜能受到抑制。这对他们的人生来说不能不说是重大的损失。关于想像力的作用,爱因斯坦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想像… 相似文献
6.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16,(8)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高考作文命题更加开放化。从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要求看,"文体不限"已经成为高考作文的要求之一。探究"文体不限"这一要求,不但可以指导学生的写作,推动教师的写作教学,且利于继承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不少同学看来,默写多烦人!高考为什么要考默写?高考默写的命题趋势如何?常见的有哪些题型?我们如何应对它?这正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新的高初中语文教学大纲都明确规定: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并在附录中要求高中生背诵40篇、初中生背诵70篇古诗文。这是 相似文献
8.
9.
从1998年以来,江西省中考作文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1998年与2000年均注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1999年,根据材料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或者议论文;2001年标明“文体不限”。中考作文命题由文体的“限制”到“文体不限”,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受到了老师和考生的热烈欢迎。但是,有的考生在写作“文体不限”的作文时却反而无所适从。就拿2001年我省中考作文来说,要求考生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作文确实有点不伦不类:前面看起 相似文献
10.
黄琼 《初中生世界(初三物理版)》2009,(4):24-25
“文体不限”是近年来广大命题者追求开放式命题、发挥考生创造性的一种手段。对于同学们而言.可以自南选择文体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识见才气,自然是件好事。在近年的中、高考作文中,不仅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还出现了以往不多见的小小说、诗歌、戏剧、寓言,甚至还有别出心裁的医用处方体、网络主贝设计休、数学证明体等等。 相似文献
11.
黄琼 《初中生世界(初三物理版)》2009,(10)
"文体不限"是近年来广大命题者追求开放式命题、发挥考生创造性的一种手段。对于同学们而言,可以自由选择文体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识见才气,自然是件好事。 相似文献
12.
高考作文历来是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高考自主命题权的进一步下放,高考作文命题及其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纵观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要求,天津省、浙江省、江苏省明确规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将诗歌排除在高考语文作文中,其中江苏省已有13年明确禁止写作诗歌。作为全国最重大、最公平的选拔性考试...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作文版)》2007,(Z2)
好多同学有这样的困惑:"考纲"鼓励我们有创意、个性化表达,作文题也多明确规定"文体不限""文体自选";可是作文评讲时,老师又常常指出,这篇那篇文章不"符合文体要求"。"文体不限"还谈什么"符合文体要求"?"不要文体"了,就可以抛开文体的束缚,天马行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有表现力"就行了呀! 相似文献
14.
15.
16.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评价与分析“汇集了2002年全国高考中除北京、上海单独命题部分外,全部试卷的试题评析报告。所有统计数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各科命题专家组提供分析报告。本刊从本期起,将分“2003年高考教学复习建议篇”、“2002年典型试题评价分析篇”、“试卷总体评价篇”三个系列陆续刊登2002年高考各科目的试题评析。为广大读者提供最翔实、准确、权威的评价信息,并对2003年高考教学复习提供全方位指导。敬请关注!(全部试卷评析均转自《中国考试》) 相似文献
17.
从2000年开始,一些地方中考作文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作文命题由文体的“限制”到“不限”,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受到了老师和考生的热烈欢迎。但是,有的同学在写作“文体不限”的作文时却反而无所适从。例如某省有一中考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作文。结果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作文写得有点不伦不类:前面看起来纯粹是在说理,很像议论文;接着陡然一转,说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于是就开始详细地讲故事,俨然是记叙文;接下来便“啊!……”直抒胸臆,又像是抒情散文。整篇作文,中心松散,真像“杂文”。这样的一篇文章,且不说文体上是个大杂烩,就内容而言,说理没说透,记叙没记清,抒情不酣畅,岂能得高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同学的各类文体知识薄弱,平时缺乏这类作文的训练;另一方面,还与不能正确领悟“文体不限”这一作文要求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对“文体不限”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动笔前,同学们有灵活选择文章体裁的自由,也就是每一个同学看到文题后应尽可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写。擅长记叙、描写的写记叙文,擅长论辩的写议论文,擅长抒情的写散文等。如有一中考作文试题《朋友》,考生结合自身写作实际和生活体... 相似文献
18.
19.
1999年以前的高考作文,或是指定写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写一篇记叙文”,或是排除写某种文体,如“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1999年,首次出现了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的作文,“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2000年的高 相似文献
20.
解文言文语段阅读题要抓三个关键: 1.通读原文,弄清文中写到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哪些,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的关系如何,是正面衬托还是反面衬托,亦或仅仅是相关事件涉及到而已。弄清文中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反映了人物的哪些特点(或性格特征),反映的人物特点又有哪些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