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字说字话     
夫对天说:我总(zong)算盼(pan) 到了出头之(zhi)日。冤对兔说:我总算找(zhao)到了一个窝儿(wor)。 1对7说:站(zhan)直(zhi)了,别(bie)见人就点头哈(ha)腰(yao)的,多丢(diu)人呀!  相似文献   

2.
说字     
当代中国人,名字合一,一般来说只有一个正式的称谓。不过,我们对字这一称呼符号并不陌生,因为很多历史名人,名与字同样留传百世。如孔丘字仲尼,几乎无人不知;秦末农民起义首领之一陈胜,因为《史记》中的《陈涉世家》一篇,其字陈涉也因此留传下来。关于字的产生,众说不一。笔者以为,这或许与巫术迷信有关。周朝时期,社会生产力低下,文明程度不高,人们敬重神明,相信巫术。其中一种巫术,在世界许多民族的蒙昧时代都曾流行过,有的落后民族至今仍保留着对它的信服。这种巫术告诉人们,名与人的肉体有一种超自然的联系。具体地说,当有人诅咒另一个…  相似文献   

3.
班辈字考     
班辈是血缘家族取名一法,见名知为兄弟,而世系分明,成了我国取名的传统特色。班辈字的产生有一个渐进过程。本文用历史人名加以考证,理清进程之要,总结取名大例,揭出命名利弊,阐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韵文字考     
《广韵》是我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韵书.它虽为便利文人作诗取韵而作,实际上也是按音系编排的字书。要想读懂《广韵》,了解古代韵书、字书用字的体例,并进而探讨汉字的渊源流变及其对语言发展的影响,我们不可不对《广韵》的文字做一番爬罗剔抉、条分缕析的工作。这就是本文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谈名说字     
今天有名,古人有名且有字。说起古人的字,令人大多十分陌生,只知道名字在现代是一个词,是记录一个人的语言符号,很少有人了解在古时名和字是分开的。其实古时名字是名和字的合称,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那么,何为名?何为字呢?  相似文献   

6.
说相反字     
你说大,我说小,小的苹果给白己。你说矮,我说高,高高木马你先骑。你说进,我说退,一进一退让弟弟。你说上,我说下,滑梯上下不拥挤。小朋友说相反字,互相谦让不忘记。说相反字@童正幼 ~~  相似文献   

7.
易位字说     
  相似文献   

8.
孔子说字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有一天来到了一座村庄。他见四个小孩正围在一起写字,一个小孩先写了一个“口”字,随(sui)口说:“口字一口。”第二个小孩不服气,写了个“吕”字,说:  相似文献   

9.
说字小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说“敝”《说文·七下·■部》:“■,败衣也。从巾,象衣败之形”。“敝,帔也。一日:败衣。从■,从攴,■亦声。”殷墟甲骨文有“敝”无“■”。“敝字作帔断帧等形(《甲骨文编》337页“敝”字、336页“敝录”合文),左旁可以省作“巾”。从甲骨文字形看,“敝”字显然象击巾之形,巾旁小点表示击巾时扬起来的灰尘。从“攴”从“巾”,击巾的  相似文献   

10.
字种说     
汉字的类别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复杂现象,但目前对此尚缺乏总体、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精密的分析、严格的界定、本依据汉字的空间特征和形、音、义特征尝试建立字种这一要领及相关模式,对汉字的基本类别和类型进行了比较细密的分析,以冀对汉字的整理、教学、研究和字典、词典的编纂以及汉字信息处理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从王力所著《同源字典》中未注意的"同源字"中尚可发现并甄别出不少"同根字"。有些字在王力《同源字典》中虽已收录,但这些字还有另外的"语源义",可以与另一些字构成一组一组的"同根字"。这些同源字也是考察的对象。文章还进行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以此来对所构拟原始汉语及上古汉语mb-型复辅音声母及清鼻音声母m-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2.
说一个字     
<正> 从前,有一个人非常聪明滑稽,喜欢开玩笑。一天,他到城里东游西荡,不料闯入了官府禁地,被巡逻的官兵捉住了,要惩罚他,他连忙跪地求饶。官兵说:“听说你善于说笑话,现在限你只说一个字,若能够使我发笑,我就放你。”  相似文献   

13.
郑板桥说字     
邹大庆 《辅导员》2010,(19):16-16
"江南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不仅是清代乾隆年间享有盛名的父母官,而且他的诗、对、书以及画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每当郑大人练书绘画,家丁仆人都围绕在书案前,抢着磨墨铺纸,想捞点艺术享受。当人们看到郑大人挥毫练书、洒彩泼墨的时候,都会翘起拇指,禁不住啧啧称赞:"成功!"  相似文献   

14.
花木兰是继刘兰芝之后古代文学史上的又一个不朽的文学形象。《木兰辞》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形象,并且这一艺术形象也菜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妇女光辉的品格。  相似文献   

15.
王安石《字说》的成书时间和版本流传考徐时仪北宋一代名臣王安石的《字说》曾一度独行于世,奉为科举取士的圭臬,对有宋一代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笔者曾就其内容和影响作过一些考证和论述,①兹不揣谫陋,拟就其成书时间和版本流传再作一些探索。一、...  相似文献   

16.
汉字当中有一种特殊现象,即合音合义,或兼音兼义,也有人将合音说成“急读”。现撷取几例,并作简析,以飨读者。甭:音。“不用”的合音,表示用不着、不必、不需要。如:①你甭说,我知道了。②这些小事儿,你甭管。这个字多用于方言,特别是北京的现代口语方言用得多。  相似文献   

17.
最难说的字     
不是因为它太长,也不是因为它多音,而是因为说它时需要真正的勇气,尤其是面对诱惑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说“字”     
按汉字的发展规律讲,先有‘文’而后才有‘字’,‘字’与‘文’不是同一概念。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曾说:‘苍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解字·叙》一这就是说苍颉当初造字,大概是把象形字作为一类,如‘虫、马、水、鱼、月、火、鸟、木’等,因为它们依物象形,如同图画,所以称之为‘文’。随着汉字的  相似文献   

19.
“酃”字考     
酃在汉代是今衡阳市东耒水入湘处的地名.自赵宋以来是今湘东炎陵县名。其偏旁需字同雷、电、震、霆为同一个词族.是古人对雷电自然现象的字记录。酃曾名为窥和庞.反映了先民对雷电之自然崇拜到龙之神灵崇拜的认识进程,也是我国龙崇拜源于雷电崇拜的一个典型例证。汉酃和宋酃在行政、地城和农耕化的联系.可证洣水、耒水流域是炎帝神农氏的家园.酃以地望名的形式保存了这一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20.
“尹”字考     
汉字"尹"从产生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演变中,其形音义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使得人们对"尹"字的认识只停留在了"姓氏"这个意义层面。本文通过对"尹"字形音义等诸方面展开讨论,以便加深人们对"尹"字的认识,使人们能够正确使用每一个汉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