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考察儒释道思想与中国山水画中"水"的意境的关联认为:儒家思想表现在对山水画整体的和谐统一观上;道家思想表现在通过"水"追求愉悦流畅的心情表达、水墨为上的观念形成、以及无墨处皆成妙境的意蕴;禅学思想表现在山水画中"水"的地位提升、"水"的审美趣味、"水"的表现风格与种类发展。儒释道思想为山水画之"水"的意境提供了价值依托,山水画之"水"的意境也是儒释道思想的一个展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山水画画家运笔作画往往离不开水,而传统的中国山水画技巧中历来被名家器重的只有笔法、墨法等,对于“水法”往往是一带而过.山水画中传神、虚实层次的展现,画法空灵飘渺的衬托往往都离不开水法的运用.文章通过归纳水法在山水画中的作用,探讨中国山水画中“水法”的运用技巧.  相似文献   

3.
龚洪林 《考试周刊》2012,(76):21-21
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呈现出以董源为代表的江南山水和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两种不同的画风,本文就董源的《潇湘图》为例,联系江南的自然环境,并与体现北方山水画风的《匡庐图》相比较而得出结论:董源的山水画中已经呈现出相对独立的笔墨关系意识。  相似文献   

4.
五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家在继承隋唐山水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新的绘画技法,建构了独到的绘画理论,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把山水画创作推向了新的艺术高峰,尤其对两宋山水画创作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荆浩《笔记法》及其绘画创作为北方山水画代表,试图从理论认识、技法演化和创作实践诸方面探析五代山水画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正水的画法古谚云:"有山无水山不秀,有水无山水不奇。"所以在山水画中定要山青水秀,方觉尽善尽美。历来中国画论中,无不特别强调画家要仔细领会"真山""活水"的天趣,达到"心与物游""物我两忘"的境界。真正杰出的山水画家,都是既善画山,也善画水的。由此可知,画水便成为山水画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中国早期山水画遗存中的水的形态的探究,得出早期画山水的图像中已经有几类水法的图式初现,即在画山水的滥觞期各种水的画法均已出现,只是表现技巧上尚显稚嫩。这些图式在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激励,为以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独立以及北宋以后山水画的兴盛成熟作了图式形态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绘画技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教材中国山水画、西方风景画的介绍具有较大的比例.并且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美术教学中只有可操作性。通过对中西方山水、风景画技法的比较,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有利于提高学生绘画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按照所画内容分类,通常分为花鸟、人物、山水等类别,自元代以后山水画在我国画史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人教版教材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设置了山水画的教学内容,对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说,山水画教学是对教学能力的一次挑战。如何将山水画进行课堂传授是每一位小学美术老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尝试以意蕴为先、局部取景将中国山水画融进学生们的心里,并能运用线、墨、色将山水意蕴表达于宣纸之上。  相似文献   

9.
当前有些山水画家的创作出现与传统哲学思想相分离的倾向,画作以照像写实的手法描摹山、水、树、屋等,显示出画家对中国山水画的精髓即哲学思想研究甚少。中国山水画经过漫长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即道学。通过揭示早期山水画的艺术本质特征,使山水画家从“艺与道合”、“澄怀观道”、“含道映物”的独特审美理念中得到启悟,从而领会山水画的最高境界是心象与自然的高度合一,以此使当代山水画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山水画艺术特点的分析归纳,借鉴山水画蕴含的画理精髓,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思路。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意境表现、植物造景、叠山理水、空间韵律以及色彩写意五个方面加以阐述,探寻居住区景观设计山水意境的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11.
董源是中国山水画史上最为著名、最具影响的画家。他在山水画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一类是从六朝以来传到李思训而集大成的缜密工致的着色山水,一类是有王维笔法精密细润的水墨山水,还有一类是奇峭雄伟、斩绝峥嵘的唐代山水风格。董源的山水画风在继承唐代模式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对南方山水细腻柔和的领会,创造出既有北方的奇峭雄伟,又有南方的清新秀丽的山水画新风。目前,关于董源现存作品的真伪,在学术界受到极大挑战。其中,本文提到的《溪岸图》,构图布局不符合五代至北宋山水画的时代特征和风貌,笔墨意境不符合董源山水画的创作风格和技法,绘画理念与董源相比差距甚远,因而不是董源真迹。  相似文献   

12.
水墨山水画的数码三维表达的意义在于,采用数字技术的方式研究和探索中国山水画艺术,以数字化的三维虚拟空间作为水墨山水的创作媒介和平台,从而开辟中国山水画创作和审美的新视野.这些研究包括:中国水墨画风格的纹理技术;基于动力学技术的动态云、水;基于风力动力学和植物生长机制的动态树.基于中国水墨画风格的山石树木建模技术等内容,它丰富了计算机图形图像的视觉表达方式,有助于在艺术与科学之间探索新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中国册水画透视法则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山水画“六远法”透视法则的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夏齐树先生为川中山水画家,其山水画具有对祖国山河充满大爱,对技法上大胆创新,涉及题材大气,作品产生大美效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墨山水画是一个十分平凡而又十分奇特的艺术现象。说它平凡,那是针对中国人而言的。中国人长期以来见怪不怪,早已习以为常。然而对于世界各国的人民来说,中国的水墨山水画却令人惊讶不已。他们难以理解,为什么数千年来,中国人要如此深情地迷恋“山”和“水”,以致于要把她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人本是社会的主体,然而中国画家却仅是把他们作为山水画中的点缀;他们难以理解,为什么中国人描绘山的时候,要么把它高高地层层叠叠地垒起来,以致形成高接天花板的画幅;要么把“山”和“水”横向相连,形成绕屋三匝方始罢休的、长达…  相似文献   

16.
黄宾虹山水画建构起的笔墨世界,在古典山水画和现代山水画的过渡中,树立起一个宏伟的界标。他对传统笔墨元素的总结和提升固然引人注目,但更为重要的是,他在中西方文化艺术的撞击中,将传统笔墨的内涵和外延同时扩大,并将笔墨与具象山水的内在结构,以及主体的生命结构相对应,增强其在平面空间中的组合性、构成性、形成了乱而不乱、不齐而齐的个性化结构和图式,创造出超越其时代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名家书画     
《中国教师》2008,(24):F0002-F0002
路怀中,当代十大山水画家之一,首都中国山水画创作院院长,中国书画理论及创作研究员。执著从艺近五十年,师承范宽、李可染、陆俨少等诸大师,独创林海雪原画派和现代山林画派。他是自宋代范宽以后,在当代中国山水画领域里又一位走向高峰的艺术翘楚。因其艺术风格独特,造诣极深,被画界誉为当代范宽。  相似文献   

18.
单纯以自然景物如山林、烟云、水瀑……组成画面的作品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方面,但更多的则是以人和人的生活活动和自然景色结合起来,布景有人作品才会有生活气息和时代风采。所以,点景在山水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点景物左山水画中虽不是主景,但在点景上的任何不当或草率,都会破坏画而的协调,减弱作品的感染力。 中国画最基本的追求是主观之“意”与客观之体“境”合而生成的意境。对山水画意境的追求,是一种以人的创作为主,并集中体现人同自然审美关系的阶段和方式。李可染先生认为:“画山水最重要的是意境,  相似文献   

19.
漫谈中国文人画的尚简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的不断发展,简约疏淡的风格逐渐成为大多数画家的共同追求,“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在元人山水画中,倪瓒将简,淡,雅,拙融为一体,风格最为突出。随着竹木格册水逐渐成为文人士大夫绘画的主要题材,简率淡远的风格也成为文人画中具有代表性的,体现“士气”的一种风格。  相似文献   

20.
黄宾虹作为现代山水画的先行者,运用积墨法开创了浑厚华滋、意蕴无穷的新山水,开启了中国山水艺术的新时代.李可染虽师承黄宾虹,得其积墨法之精妙,却又"深入生活"结合现代的造型方式使中国山水画焕然一新,作品在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同时,仍葆有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黄宾虹和李可染积墨山水画都以"黑、密、厚、重"为主要特色,然而其画面虽黑密却不滞塞,厚重却富有生气,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画面所呈现的光感.本文对二位大师的积墨山水艺术中"光"的表现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对他们各自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有更深一层的了解,还能进一步探索其作品中蕴含的美学价值,在山水画教学方面和当代山水画的具体创作中,都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