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强  宗永臣  张建新 《内江科技》2007,28(12):82-82,133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建模的思想对黄河利津水文站天然年径流量和三门峡水文站径流量的分析,建立了BP神经网络的黄河利津水文站天然年径流量预测的算法模型.并依据现有1974年~2004年间的数据对过去100多年间的黄河利津水文站天然年径流量进行了预测,结合实测数据或相关影响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农霞 《青海科技》2002,9(5):36-38
利用布哈河口水文站1956~2000年的月、年径流量资料,对其自身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布哈河汛期、枯季和全年径流量长期演变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利用1956~2005年黄河上游水文和气象台站观测的流量、气温、降水资料,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径流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月最大、最小和年(枯季和雨季)流量均呈减小(少)的趋势,各年代6~9月月平均流量20世纪90年代和1956~1960年为单峰型,其余年代为明显的双峰型,1991~2005年径流累计减少了525.06亿m3。20世纪60~90年代雨季、枯季平均流量的距平百分率基本经历了一个"正~正~正~负"的历史变化过程,降水量、季节积雪融水量和高山冰雪融水量的总量呈下降趋势。前期10月降水量、平均气温和8~10月流量因子基本能模拟出后期11月和12月~翌年3月流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湟水河流域径流量影响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湟水河是西北干旱区重要河流之一,对维持西北干旱区生态平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湟水河流域水资源减少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根据流域内1966-2010年水文气象数据,采用累积距平法、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对湟水河流域径流量和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定量评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降水量、蒸散发量和径流量总体均呈减少趋势;径流量的下降变幅为0.1亿m3/10a,具有4a、9a和20a的准周期变化,且在1987年前后发生了突变;气候变化对湟水河流域径流减少的贡献率达35.46%,人类活动改变了部分水循环的路径,对径流的减少起主导作用,贡献率为64.54%。  相似文献   

5.
岑思弦  秦宁生  李媛媛 《资源科学》2012,34(8):1538-1545
利用金沙江流域的直门达、石鼓、小得石以及屏山4个站的径流量,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地面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金沙江流域汛期(7月-9月)径流量变化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汛期金沙江流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并不显著;直门达站径流量以2~4a时间尺度为主要振荡周期;而石鼓、屏山以及小得石站径流量在1970年前后存在显著突变,这种突变主要体现为变率突变,1970年以前振荡周期以2~4a时间尺度为主,1970年以后振荡周期则转变为以8~16a时间尺度为主;当伊朗高原至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上空的西风水汽输送加强(减弱)时,三江源地区的降水增加(减少),有利于金沙江流域源头径流量增加(减少);当沿青藏高原南侧边缘西风水汽输送以及中国东部至日本附近地区气旋性水汽输送环流西侧的东北水汽输送加强(减弱)时,金沙江上游及雅砻江中下游沿岸降水偏多(偏少),导致金沙江中下游径流量增多(减少)。  相似文献   

6.
1957年至2005年塔里木河干流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塔里木河干流1957年-2005年的年径流量监测数据,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技术和R/S法,对干流年径流量时间序列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滑动t检验法和Mann-Kendall法对其突变点进行检验。结果显示:①近50年来,塔里木河干流的年径流量呈现显著递减的趋势,愈往下游线性下降趋势愈显著,随着时间推移,未来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且下降的趋势会更加显著;塔里木河干流径流年内分配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主要集中在夏季(6月-8月),占全年径流量的50%以上;②突变点分析表明,阿拉尔、新渠满、英巴扎和恰拉水文站年径流量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为1972年、1972年、1973年和1972年,阿拉尔、新渠满和英巴扎3个水文站突变年份遵从自上而下的推移规律。  相似文献   

7.
利用博尔塔拉河流域内(简称博河)4个气象代表站1960-2010年气温和降水量资料以及2个代表水文站1980-2010年径流量观测资料,进行了气候、径流量的趋势分析及突变检验,并探讨其相关关系和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博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冬季气温上升对流域气温变化的贡献率最大;2博河年平均径流量呈波动中增加态势,并在1997-1998年发生一次由偏低期转为偏高期的突变;3流域气候变化与博河径流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其上游河源区气温与径流量的相关性比下游的大。就降水量而言,下游降水量与径流量的相关性比上游更为显著;4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当降水不变,温度每升高1℃时,博河径流量增加4.1%,而当温度不变,降水量每增加10%时,径流量增加4.6%,说明径流量对流域降水量及其气温变化的响应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年楚河1961年至2000年的径流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青藏高原河流年楚河1961年-2000年天然径流量资料,选用Mann-Kendal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年楚河径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年楚河流域径流量年际变化相对平稳,年内分配极不均衡,丰水季节与枯水季节径流量相差悬殊,6月-9月径流量占全年65%,最大月径流量占全年24.56%;在1961年-2000年中,年楚河径流量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在1985年左右径流量发生突变性增加;日喀则和江孜两站5~8年左右时间尺度的周期震荡最显著,其次10~15年左右时间尺度的周期震荡也较为显著,两站径流量变化的主周期分别为5年和7年,次周期分别为13年和12年。年楚河流域气温升高引起冰川融水增加可能是年楚河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具体尚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9.
怒江流域降水与气温变化及其对跨境径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姚治君  段瑞  刘兆飞 《资源科学》2012,34(2):202-210
利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对怒江流域降水、平均气温及径流等要素的单调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并基于各要素时、空变化特点,分析了降水和气温的变化对径流变化可能存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怒江流域在1958年-2009年呈增温增湿的趋势。尽管流域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但在最近20年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减少趋势;流域增温幅度越来越大,最近20年增幅达0.5℃/10a;②道街坝站径流量在1958年-2000年间检测到了显著的增加趋势,且增幅越来越大;③流域降水的时空变化特点加速了道街坝站径流量的增加趋势;④由于径流量补给来源及其比例的不同,各水文站径流量变化受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受冰雪融水径流补给的嘉玉桥和道街坝站,径流量的增加由降水增加和气温升高引起的冰雪融水径流量增加共同影响,而气温升高对径流量的影响与冰雪融水径流所占比例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08,(4):5-5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短缺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农业用水方面,一方面是水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我国还有大量的劣质水资源,没有得到安全、有效、规范的利用。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污水排放量已达693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年径流量的1.5倍,预计2030年将增加到850~106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1.
周华  刘琪璟 《资源科学》2018,40(1):125-136
森林及其流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自然生态系统,对其降雨、温度、蒸发和径流的长期研究有助于理解系统生态过程的动态变化。根据江西九连山虾公塘气象观测场1975—2015年逐日气象资料及4号水文观测堰2009—2013年小流域逐日径流资料,应用累积距平和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九连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和小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二者的一致性。结果表明:① 九连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多年平均温度为17.1 ℃,降雨量为1816.3mm,蒸发量为781.6mm,3—10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2.6%;②多年平均温度在震荡中呈现微弱上升趋势,温度变化倾向率为0.14 ℃/10a;平均降雨量和蒸发量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11.81mm/10a和-50.13mm/10a;年均温度、降雨量和蒸发量均存在准14a左右的主要震荡周期;③九连山常绿阔叶林小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66.2mm,径流系数为0.54;月径流量与降雨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大雨以上天气时,径流量恢复到降雨前流量水平的持续时间约为12~48h;年内径流量与降雨量存在20d左右的短周期和60d左右的长周期,与蒸发量的震荡格局基本相似,降水量、蒸发量与径流量的震荡周期具有一致性,径流量对年内气候季节变化的响应明显;降水条件是引起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些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森林小流域径流量的周期性变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城市排水系统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城市排水系统分流制的实施和外排雨水地面径流量大小控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岷江上游季风期水文要素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岷江上游是长江的源头之一,其水文规律的长期趋势对长江的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利用Mann-kendall及线形回归方法研究了岷江上游1971~2000年的不同季风时期的径流量趋势,以及相应降水、气温、蒸发及下垫面植被覆盖等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岷江上游的径流量在近30年来无显著增加或减少趋势,其主要产流区的降水、气温、蒸发及下垫面也无显著变化趋势存在.这可能说明,处于青藏高原边缘的岷江上游,因其独特的山地地貌和大气环流特点,其水文过程并未对全球气温升高作出显著响应.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56~2004年长江源区水文和气象台站观测的流量、气温、降水资料,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径流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近50年来长江源区月平均最大、最小流量和雨季、年流量均呈减小的趋势,20世纪60和80年代的单峰峰值出现在7月,70年代、90年代的单峰峰值出现在8月,近14年直门达水文站年径流共减少了96亿m3。雨季平均流量的距平基本经历了一个“正~负~正~负”的历史变化过程,雨季和过渡季节降水量、季节积雪融水量和高山冰雪融水量的总量呈下降趋势。前期6~9月(10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以及流量)因子基本能模拟出后期10月(11月~翌年4月)流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位居全国首位。而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流域又集中了全省78%的可开发水能资源,而且水量丰沛稳定,落差大而集中。“三江”的年径流量达2050亿m~3,相当于4条黄河,在四川西部26万多km~2的土地上集中了相当于我国东北、华东、中  相似文献   

16.
依据高关水库1971~2011年入库径流资料,采用R/S分析方法和Mann-Kendall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对其未来入库径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水库流域未来径流量将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但未来径流量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应采取必要对策和措施,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干旱或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流域人类活动日趋频繁,使得流域下垫面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入库径流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工程概况汤河水库坝址位于辽阳市弓长岭区境内,太子河一大支流汤河干流上。是一座以防洪、工业和生活用水为主,兼顾灌溉、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国家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始建于1958年,为多年调节,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可能最大洪水校核。坝址以上的控制流域面积为1228km2,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771.2mm,多年平均径流量2.89亿m3。水库总库容7.07亿m3,调洪库容  相似文献   

18.
珠江口八大口门入海油类污染物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根据珠江口八大口门水体中油类含量,结合八大口门日均径流量和珠江口的实际情况布点进行入海油类污染物调查,掌握入海 油类污染物的动态变化,为监督陆源油类污染物排海,实施油类污染物入海总量控制制度提供参考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战略调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绍凤  梁媛 《资源科学》2020,42(1):29-36
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对流域水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为保护生态系统提供助力,也要保障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水沙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径流量显著减少,但近期有所回升,来沙量急剧减少。为保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面对黄河水沙变化、区域水资源供需变化等新形势,本文估算预留生态(含输沙)水量(80亿~120亿m 3)、下游南水北调及海水利用可替代黄河供水量(25亿~45亿m 3)及上中游部分产业发展需水,研究向黄河上中游分配更多水量指标的水资源战略配置方案,并提出完善水权转让与补偿制度、探索用水指标与土地指标调控的联动机制,以推动新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Mann-Kendall检验方法在增江径流趋势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Mann-Kendall秩序相关法对增江麒麟咀水文站50年的径流资料进行趋势及突变分析,得出增江年径流量有下降趋势,同时计算出该水文站年径流的3个突变点,分别为1978年、1989年和199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