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6):F0002-F0002,I0001
编者按:锰矿是我国十分紧缺的战略矿产之一。自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锰矿资源供需形势日趋紧张,严重制约了国家经济安全。为此,贵州省地质矿产开发局一。三地质大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贵州省地质调查院等专家、教授和野外一线的地质科技人员组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选择在黔东锰矿资源富集区开展锰矿成矿理论和深部找矿方法技术研究,经过不懈努力,攻克了深部找矿的多项技术难题,实现了锰矿深部找矿理论技术的重要创新和找矿重大突破。不久前,在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中,“贵州省黔东锰矿富集区深部大型一超大型锰矿找矿与成矿模式研究”成果获得2012年度全国十大地质科技进展殊荣。  相似文献   

2.
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的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这里是武陵山脉的标志,同时梵净山麓的松桃也是全国重要的锰矿产地。随着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锰矿成矿理论研究的新突破,为这一地区的锰矿勘查开辟了新的前景。继该队黔东地区南华系锰矿深部大型-超大型锰矿找矿与成矿模式研究荣获2012年度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进展”之后,根据原创的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的成矿理论指导区内锰矿找矿实践,成效显著,新发现以贵州松桃道坨隐伏超大型锰矿床为代表的一批大型-超大型锰矿床,实现了我国锰矿这一战略紧缺矿产找矿四十多年来的重大突破,新增资源量相当于我国保有资源量的30%以上。2013年,贵州省锰矿实际资源量上升至全国第一位,铜仁松桃锰矿整装勘查成果成为2013年度全国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并入列我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计划第一阶段的十大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3.
水木 《金秋科苑》2011,(4):99-101
2011年1月19日,中国地质学会2010年度全行业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和十大地质科技进展从全国各省地质学会推荐的101个申报项目中产生。评选结果显示了2010年度中国地质行业工作成果的新特点:地质找矿方面,金矿的发现最为突出,发现了一系列特大型金矿床;多金属和铁矿的找矿也有不少重大突破;在能源矿产领域,煤炭发现取得可喜成果;一些过去被认为是  相似文献   

4.
《科协论坛》2013,(2):39-39
1月14日,中国地质学会组织地勘行业院士专家评选产生了2012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5.
在地质事业备受重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蓬勃开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地质学会组织的“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比更加注重成果的创新性与实效性。2012年度的候选项目实力普遍较强,大多是各系统、各部门推荐的科研、生产等领域的年度地质重大科技进展与找矿成果,能够在全行业推广地质找矿新思路新方法、推出典型案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等方面发挥较强的引领、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4年10月,首钢地质勘查院地质研究所汤绍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持的“河北省迁安县首钢迁安铁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编号200513001)被批准列入“2005年度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计划”。该项目野外工作时间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在河北省迁安县首钢迁安铁矿二马和杏山两个勘查区共完成地表钻探42个孔3729195m及其他相应地质、物探、水工和测量等工作,新增铁矿石资源量243亿吨,潜在经济价值达80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1月19日,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揭晓。中国地质大学科学研究院李国武教授的“我国烧绿石超族新矿物研究”入选2013年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在不久前揭晓。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承担的“我国不同季风区古气候演化差异及成因机制研究”入选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我国不同季风区古气候演化差异及成因机制研究”是2012年度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自2012年,项目选和土进行研究,的积剖面开展系统的年代学及古气候指标的测试分析,提出了“我国黄土研究揭示当前温暖的间冰期可能至少持续4万年”、“中世纪暖期可能是现今气候变化的相似形”等新观点,为不同季风区、不同时间尺度的古气候变化特征与动力机制等国际上普遍关心的热点科学问题提供了直接的地质证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高精度磁法勘探应用,研究集安大青沟区的地质现象及地质体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基础地质工作,在磁异常上实施工程验证,成功发现铁矿床的实例,并总结该区铁矿成矿规律,为今后物探地质综合找矿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锰矿是我国十分紧缺的战略矿产之一。自上世纪中期贵州省地矿局在铜仁松桃率先发现“大塘坡式”锰矿以来,黔东及毗邻贵州省铜仁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锰矿富集区和锰工业基地之一。但自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地表矿发现越来越少,找矿难度越来越大,锰矿保有资源储量出现严重负增长。截止1998年底,黔东地区主要锰矿山的服务年限不足十年,锰矿资源供需形势十分紧张,锰矿石大量外购,严重制约国家经济安全。为缓解资源危机,解决深部找矿面临的若干技术难题,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期进行产学研协同创新,依托共建的国家工程教育实践中心这一平台,形成了国内一流的锰矿勘查科研团队,在贵州铜仁松桃锰矿资源富集区开展锰矿成矿理论和深部找矿方法技术研究,实现了锰矿深部找矿理论技术的重要创新和找矿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4,(11):F0004-F0004
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在对区内南华纪锰矿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成矿作用和找矿预测方法以及深部找矿方法技术进行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锰矿新类型,建立了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成矿系统、成矿模式、找矿模型,确定深部锰矿找矿的关键技术与方法。近年来先后投入13.05万米的钻探工作量,新发现松桃道坨、西溪堡超大型锰矿床以及杨家湾、李家湾等大型锰矿床。截止2013年底,实现新增锰矿资源量2.42亿吨,大幅提高了我国锰矿资源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电量管理系统是铁矿实现节能降耗精细化管理,提高电量利用效率的基础保障。现结合司家营研山铁矿目前的现状,对电量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进行研究,对铁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矿山企业资源开发的不断推进,矿山保有资源量不断减少,一大批老矿山面临资源枯竭。2012~2014年,在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计划项目资助下,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作为项目承担单位,组织西藏江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西藏矿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了“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岩体矿山密集区深部铬铁矿战略性勘查”和“西藏自治区曲松县罗布莎铬铁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  相似文献   

14.
苍峄铁矿成矿带为一大型“鞍山式”磁铁石英型铁矿成矿带,规模较大,延伸较远。矿带西部出露区、中部半隐伏区、东部埋深300米以上各区段已开展了铁矿勘探工作,探明了石门、泥河、王埝沟等矿区各矿段的资源储量并已开发利用。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铁矿资源需求的加大,其铁矿的找矿勘查逐步走向矿区的深部和外围。2006~2012年,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安仰生高级工程师带领勘探队于苍峄铁矿带东部沟西区段进行铁矿地质勘查,历经几年的艰辛与努力,成功勘查并新发现了规模较大的全深隐伏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该矿床已通过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储量评审办公室评审认定,探明新增铁矿石资源量1.64亿吨,证实为一大型铁矿床。它的成功勘探,为找寻深隐伏区同类型矿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蔚县矿区北阳庄井田的煤层重复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成因之争,困扰了大家许多年.通过巷道实见资料,对北阳庄井田的5煤重复问题提出了一点新认识,做了一些工作,或许可能为矿井掘进提供一些帮助. 煤层成因的复杂性 蔚县矿区自1912年已开始进行地质工作。1957年河北省地质局张家口综合地质大队在蔚县矿区曾进行普查工作,1958年转入勘探。到1964年在矿区内共施工钻孔337个,先后提交不同程度的地质报告8件。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乌拉一带综合方法找矿”系内蒙古自治区2007年度地质勘查招标项目。项目以发现具有大型、超大型远景的矿床为目标,注重寻找隐伏、半隐伏矿床,为自治区矿产勘查提供后备基地,全面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工作区内已有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以及其他相关地质资料,开展1:50000地球化学测量、1:50000矿产地质调查,在了解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选择重点工作区,利用大比例尺地质、物化探等手段,配合地表槽井探工程揭露,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对物化探异常做出找矿远景评价,圈定找矿靶区,选择成矿最有利地段进行深部钻探验证,提出矿产普查基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矿藏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矿藏的需求与发展,需要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做好地质找矿重难点管理,从而提升地质找矿效率。本文对地质找矿工作的重点难点进行分体,结合当前地质找矿实际,探讨优化地质找矿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吉林省地质调查院于2000年至2005年间先后承担完成了多巴区幅、帕度错幅、昂达尔错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填图总面积47176平方千米,在基础地质和矿产地质方面均取得重大地质成果,成果验收均为优秀级。其中昂达尔错幅、多巴区幅在2011年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中分获一、二等奖;多巴区幅荣获2012年度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同时这三个项目作为“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的组成部分,与其他项目一同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吉林省地质调查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奖。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区域地质志(第二代)》《江西省矿产地质志》(中国矿产地质志·江西卷)与《江西省环境地质志》,是根据李廷栋院士和陈毓川院士的倡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所委托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试点,完成的我国省(区、市)域科研型地质专业系列志书。其中区域地质志、矿产地质志于2007年和2014年获中国地质调查局立项,分别由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赣西地质大队主编。《江西省环境地质志》由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自行立项,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主编。历时九年,上述三部地质志已先后通过评审验收。根据试点成果与经验,省级区域地质志、矿产地质志研编工作已在全国展开。  相似文献   

20.
胶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黄金矿产地,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黄金找矿进展缓慢,主要黄金矿山浅部资源枯竭,深部找矿成为解决资源危机的必然选择。为此,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于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在深部普查工作基础上,对朱郭李家(马塘深部)矿区进行了深部详查工作。2009年12月提交了“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矿区金矿详查报告”。此次详查成果表明朱郭李家金矿床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和巨大的找矿潜力,这对于矿床的进一步勘查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所获成果对研究“焦家式”金矿的成矿深度、矿体分带等成矿控矿理论提供了新成果、新资料,丰富发展了“焦家式”金矿成矿理论,为“阶梯式成矿”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不久前揭晓的2012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山东省莱州市朱郭李家矿区金矿详查报告”项目获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