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曹建华研究员多年来潜心从事生物岩溶、岩溶生态系统的研究工作,不断探索新的研究课题。凭借着对现代岩溶学研究的贡献,对我国岩溶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积极推动国际岩溶碳汇研究进展等方面的表现,在不久前的中国地质科学院首届新华联科技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突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季强来说,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开拓进取、载誉而行的一年,这一年,他不仅在科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同时还在中国地质科学院首届新华联科技奖评选中,荣获新华联科技奖“突出贡献奖”。曾经有人问他,为什么会在工作中不断进步屡创佳绩。他说:这世界上没有真正的英雄,要想取得胜利唯“坚持”二字。正是对科研工作的这种执着和坚持,让他年复一年,不断取得新发现、新认识,获得新荣誉。  相似文献   

3.
曹建华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1):F0004-F0004
曹建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首届新华联科技奖“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他投身现代岩溶学研究,在生物岩溶、岩溶生态系统、岩溶碳汇过程与效应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为我国岩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谢学锦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地球化学填图专家,现任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名誉所长。为我国的地球化学勘探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5.
地球化学图提供了丰富的地球化学信息。本文现按谢学锦等1992年提出的地球化学模式分类意见对铜元素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和地球化学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40多年前,我国著名地质学家谢家荣将一篇外国论文介绍给他的儿子,不知当时他是否意识到,这一举动使新中国诞生了一门新学科,也使他的儿子——谢学锦成为中国勘查地球化学的创始人。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年逾古稀的谢学锦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地球化学填图项目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分析技术委员会主席,他还是国家科委“攀登”项目找寻大型、特大型隐伏矿床新战略、新方法的首席科学家。他曾  相似文献   

7.
任纪舜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在中国大地构造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主编的“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IGMA5000)”入选了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十大科技进展。本刊近期与任院士就多年来的研究经历与成果问题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先生说:“严小龙是国际公认的优秀科学家,在植物营养基础理论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突出贡献,他的离去,对国家、对学校都是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3):236-236
动物研究所周琪研究成果获Genoway国际转基因科技奖3月14日,动物研究所周琪研究员在第5届国际转基因科技大会上获第3届Genoway转基因科技奖,周琪因成功克隆大鼠取得突出成绩而获该奖,他也是迄今获得该项国际科技奖的第一位华人科学家。该项目的成果论文发表在2003年9月25日出版的Science上。Genoway转基因科技奖由法国生物技术公司GENOWAY赞助设立,专门用于奖励在转基因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该领域重要的国际奖项。叶玉如荣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4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神经生物学家叶玉如教授荣获2004…  相似文献   

10.
张荣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化学专业,196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院。上世纪80年代初,赴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和普林斯顿大学留学。1986年自筹经费开始建起我国首台高温高压流动反应装置。多年来,坚持发明、研制系统化的高温高压流动反应装置,于1992年正式成立我国首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球化学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任地质矿产部地球化学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6年建立我国首台高温超高压(1000℃,3万巴)流体实验装置。成为我国首个高温超高压流体实验室。  相似文献   

11.
“1:2500万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编制及全球矿产成矿规律研究与评价”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也是世界地质图委员会在新世纪批准设立的首个矿产资源编图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裴荣富任首席科学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D.V.荣奎斯特任国际联合协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梅燕雄任执行负责人。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国人》2004,(3):60-61
刘东生、王永志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引人关注的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近日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获此殊荣。 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此前,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和金怡濂五位院士已荣膺这一奖项。这次获奖的刘东生长期奋斗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从中国黄土的研究中对全球环境变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我国第  相似文献   

13.
封面人物     
何继善,男,湖南浏阳人,1934年生,汉族,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长春质学院物探系金属物探专业。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副校长、校长。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科协主席,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终身会员,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40多年来,何院士致力于应用地球物理理论、方法、观测系统研究和教育工作。先后主持完成重大科研项目50余项,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矿产资源勘探  相似文献   

14.
在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来自北京大学的徐光宪院士,因在稀土材料研究方面成绩卓著而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对于徐光宪院士,本刊读者并不陌生,因为他曾为本刊撰文,介绍21世纪化学科学的前沿问题以及今天化学家的任务,其中重要的就是要在材料科学领域找到突破口,开发出新型稀土功能材料。“稀土”这种材料究竟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呢?  相似文献   

15.
2004年6月4日,上午11:30,一位老者缓步走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在全场1200多名院士的热烈掌声中,他从国务委员陈至立手中接过了“光华科技奖成就奖”。他就是两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材料科学专家师昌绪先生。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11,(23):5-5
欧阳自远,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35年生于江西吉安,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床学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他积极参与并指导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具体设计国内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与载荷配置和第二、三期月球探测的方案与科学目标,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科协论坛》2014,(1):F0002-F0002
张存浩,男,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理事长。张存浩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由浅部找矿向深部找矿方向发展,找矿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就地球化学勘查方法而言,需要研发指标类型丰富、成矿信息量大的新方法以适应地质找矿工作的现实需求。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主持承担的“铜多金属矿床深部矿体预测地球化学理论方法研究”项目于2011年开始实施,历时三年。该项目是在以往相关试验研究结果基础上立项实施的,围绕深部矿体预测地球化学勘查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技术两项核心任务目标,开展了典型试验矿床中元素富集贫化规律研究,系统筛选并明确了地球化学勘查新指标及其指示作用,充分展现了成矿系统中存在的多属性地球化学异常,总结概况提出了深部矿体预测应用基础理论;在控矿地球化学环境条件研究基础上,揭示元素富集贫化机制,以判别和展示成矿热液及成矿物质运移方向为重点,提出了深部矿体预测方法;利用MAPGIS软件平台,实现了三维异常结构模型可视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信息》2014,(7):14-14
正2014年3月7日,国际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 INTERNATIONAL)将2014年度哈维·W·威利奖(Harvey W.Wiley Award)授予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以表彰他"对各种农产品中1000多种农药和兽药残留微量元素,研发色谱和质谱检测方法的卓越贡献"。庞国芳院士将在第128届AOAC国际年会暨博览会开幕式上接受该奖项——AOAC的最高科学荣誉奖,并将在2014年9月7-10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市举办的哈维·W·威利奖研讨会上发表获奖感言。庞国芳院士作为质检系统自身培养的科研楷模,在国际农药兽药残留分析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他已是AOAC20多年的资深会员和AOAC方法研究的资深专家,先后担任AOAC副仲裁专家、项目研究导师,三次领导组织了有17个国家63个实验室参加的国际协同研究,建立了农产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残留气相色谱检测方法(AOACOfficialMethod998.01)和家禽组  相似文献   

20.
地球物理,和地质与地球化学一起,是当代地球科学发展的三大支柱。地球物理的基本任务是认识地球,同时为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服务,这之于民族,之于国家,之于世界都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和意义。今天我们要采访的便是这样一位与地球物理有着不解之缘的科学家,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刘光鼎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