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科举制: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延1300年的中国科举制,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也对周边国家和域外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科举制对促进东亚国家的封建化和考试制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对近代欧美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产生过积极影响,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充分认识这一点,有助于重新审视百年前的科举革废,更有助于进一步总结考试规律、推进当代考试理论与实践变革。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举制是通过传教士传播到西方去的 ,利马窦和曾德昭是其中的佼佼者。中国科举制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参照物 ,中国科举制是中华民族向西方人提供的足资社会进步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3.
科举制开创了人类历史上文官政治之先河,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参政,加强了皇权,是与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取士任官制度。科举制不仅传播儒家思想,培养庞大的“士”阶层,还使儒家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对加强社会安定,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等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19世纪兴起的英国文官考试制度起源于中国科举,这一制度成为欧美各国文官考试制度的蓝本。然而,当西方吸取中国科举制度精华并使之制度现代化的同时,中国科举制度却在自己的故乡走向了衰亡。分析两者不同命运的目的在于揭示考试制度与社会性质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5.
科举制百年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举制的稳定性和规律性是如此之强,周而复始贯串各朝。废科举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仅是一场教育革命,而且是一场政治变革,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其后果既可惊又可骇,既可喜又可忧。在科举制度废止百年的今天,无论从深刻认识中国社会的特性和传统文化的命运方面说,还是从为现实考试制度改革提供历史借鉴方面说,总结科举制的千秋功罪,反思废科举的利弊得失,都有必要且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隋代破九品中正而确立科举制,开创中国历史分科取士之先河;唐代进一步发展和充实了隋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奠定了影响中国历史长达千年之久的科举制的基础。探讨二者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加深对古代科举制度的整体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7.
科举制的兴起有其内部与外部的深层逻辑.就内部而言,它是人类人才选拔活动发展规律驱动的必然结果,即由“推(选)举——推(选)举并考察——规范化考试”的不断追求科学、公平与效率的历史选择;就外部而言,它是特定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需求的综合产物,即以地主经济为基础的、配合专制官僚政治的、符合儒家文化思想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废止于清末,亦正因其改革未能及时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而导致的悲剧性结果.  相似文献   

8.
晚清科举制废除以后,由于当时社会缺少支持新的考试制度产生的条件,致使普通民众对新式教育不理解以至于抵触,作为鼓励和促进新学堂,新教育发展的权宜之计,科举制的一些做法在新式教育中又不得不暂时延续使用,但是,这些做法遭到了众多有识的反对和批判,民国初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封建教育制度残余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以后,逐渐确立和完善了新的官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9.
胡薇 《考试周刊》2011,(27):1-2
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与隋唐科举制有着紧密关联,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也借鉴了古代科举制。作为一种考试与选官制度,隋唐科举制在报考资格的广泛性、考试内容的多样性、面试环节的有序性等方面均可以为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分析,在肯定它对巩固、强化大一统的政治体制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的同时,指出传统中国由于制度上具有“先天性缺损”,是一个畸形发展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下形成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其作用也必然随之变形,这种变形,对儒家学说和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士,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使得儒学日趋僵化的同时,导致了士这一阶层的衰落。而由于士为四民之首,对整个社会承担着示范与表率的作用,因而这一阶层的衰落,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衰落。科举制在其早期曾对大一统的政治体制作出了贡献,但最后又成了葬送该政治体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变法运动,它的失败引发了百年来国内外学者的不断讨论与研究。过去的研究大多将失败归结为资产阶级经济基础薄弱或是维新派政治上的软弱等原因。从科举制视角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可以为戊戌变法研究提供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2.
一提科举制,你就会想到考试,想到所谓“应试教育”。“科举制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就是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可见,如何评价科举,不是一个与现实的教育无关的问题。不能正确评价科举,我们的教育思想就很难端正。  相似文献   

13.
我国唐代的科举制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国的高考制度就是由唐代科举制度延续、演革而来的,唐代"科举制"的"选官"和当今"高考"的"选才",在形式上有类似之处.因此对比这两种制度,分析其利与弊,有利于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郭丽涛 《红领巾》2004,(6):89-91
宋代以后,士大夫经商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学者一般将其归因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实际上,商业的发展仅仅是士人经商的原因之一,若从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来看,可以看出科举制的实行与其大有关系:科举制的实行,导致士大夫政治、经济地位的降低,并进一步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不得不通过从事一向被人看不起的商业活动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5.
科举制作为一种特具中国特色,在历史上存在时间最为长久的考试制度对中国的社会的各个方面部产生了深刻而又巨大的影响。本着力考察科举制在云南产生、发展以至废除的全过程,及对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科举制对封建时代的文学有多方面的影响,唐诗宋文的繁荣,八股、策论的兴盛等与科举制密切相关,笔记、话本、戏剧、传奇等文学形式的题材、体裁、内容也深受科举制的浸润。科举制还与士林结缘,在士子心中形成浓重的科第情结。  相似文献   

17.
北宋建立伊始,统治者吸取了五代十国藩镇割据、武人乱政、中央无力的教训,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国策,导致文官政治的官僚体制形成。北宋文官政治随着科举制的完善和发展,历经太祖、太宗、真宗三朝而定型,仁宗时达到顶峰。文官政治对北宋政局乃至明清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冯桂芬改革科举制之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桂芬是中国近代早期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认为近代中国要自强,必须要有自强的人才;要培养自强人才,必须改革科举制。他对科举制从内容到形式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  相似文献   

19.
探讨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同中国古代科举制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大热点。但多数学者的研究仅涉及科举制对西方文官制的影响这一层面,而对科举制具体的西传历程加以考证者甚少。因此,探讨科举制的西传历程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