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职业培训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转型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职业培训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就目前情况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分析职业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实践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问题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社会资源重组分流的重要内容。在劳动力资源的再分配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性转移及其对策关系到整个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这无疑是建立成熟市场经济体制所必须解决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各种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使他们实现从“剩余劳动力”到“农民工”的转变,这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现状已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教育的现状也未能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继续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发挥教育提升农民素质和技能的功能,应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合乎实际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发展特色经济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区域外的现代部门转移存在诸多困难,需通过在本地区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来增强本地区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要与全省的特色产业发展相呼应,以取得更好的政策支持和获得外部效应;要以工业化的思路发展特色经济,才能将特色经济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公共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根源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然而许多障碍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如何消除这些障碍因素,对最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的必要途径。因此,应该做到改革户籍制度,打破二元社会结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增强乡镇企业活力,提高劳动力吸纳能力;规范各类中介组织,拓展农民对外劳务输出。  相似文献   

7.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使农民富裕起来,这为我们提出了新的历史课题,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城镇化发展。近几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情况,第一部分先介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影响,第三部分分析了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根据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招生、教学组织等层面阐述了如何解决农村成人职业培训中困境,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培训的可能性及教育培训的失衡的原因.提出了教育培训的模式思路及教育培训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多渠道分流,这是由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庞大数量、素质的层次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所决定的。我国农村劳动力分流只能采取以小城镇建设为主,其它途径为辅的“主渠道与多元化相结合”的分流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就业不足,剩余劳动力约1.5亿人。大力减少劳动力的供给,立足农村就地消化以及促进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是中国农村就业战略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遇到了许多困难。必须从农业、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城镇化建设和宏观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科学合理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群体的就业途径仍以城市化转移就业为主。单一性的城市化转移就业途径在城乡经济发展的新趋向面前已暴露出种种弊端。因而,该群体的就业途径、社会经济价值的实现途径迫切需要走向多元化,而其前提条件便在于多元适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16.
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口大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种流动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双重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如何及时正确地解决这一问题是本探讨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问题是当今中国十分突出的经济以及社会问题。中国经济要创造新的成功,就必须改造传统农业,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时期下,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技能是制约其顺利转移的内在根本因素,应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增加其人力资本存量,使其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基于职业教育的基础桥梁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正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产函数估算了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发现河南省历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虽然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绝对剩余数量还是较大的。通过进一步分析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农村教育应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带来农村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潜藏着对教育的巨大需求。然而,当前的农村教育却偏离了服务于农村发展的轨道,实行的是考试升学教育模式。因此,农村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们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