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工匠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意蕴,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需要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高职教育处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端环节,为回应时代要求,应加大工匠精神的培育,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教学中,以工匠精神为切入点构建文化软实力,以名师教育与校企合作模式陶冶工匠精神,努力培养出更多的"大国工匠"。  相似文献   

2.
十九大报告结合时代发展提出了"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这为新时期各行各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注入了新的元素。思政课程是高校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课程,从时代发展角度出发,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思政课程实践中来,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培养,还是对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基于此,本文以思政"概论"课为例,对工匠精神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融合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此对高校思政课程改革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
彭秀川 《文教资料》2020,(6):193-194,161
工匠精神项目驱动下高职课程建设是"大国工匠"人才培育的基础,以"展示设计"课程为例构建工匠精神项目驱动的课程新标准.重点论述"工匠精神""项目驱动"如何在"展示设计"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量化考核中实施,使工匠精神项目驱动内涵素质"精细、严谨、耐心、敬业""精设计、精绘图、精施工"在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中得到实施.  相似文献   

4.
黎国芳 《大学教育》2023,(7):79-81+88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新时代教师应具备工匠精神。英语教学法是培养准英语教师的一门关键课程,将教师工匠精神融入该课程符合时代、社会以及准教师的培养需求。在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融合课程内容与工匠精神元素,创新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教师配置,从教材、教法、教师等方面引导学生认知工匠精神、践行工匠精神、领悟工匠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和职业素质,以达到提升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质量的效果,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教师。  相似文献   

5.
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需更多地结合时代元素以及新精神、新理念,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追求卓越品质和创新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文章首先对职业规划课程以及工匠精神进行阐释,其次探究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意义;最后就如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提出策略。文章还指出需要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载体,通过职业素质教育、自我认知测试、实践性培养、构建工匠精神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培养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促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质量的提升,以期促使学生规划清晰的职业发展路线,实现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玉方 《文教资料》2020,(9):119-121,134
在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匠精神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需要,更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培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培育的融入思政课程、融入专业课程、融入实践教学、融入校园文化和融入创新创业等五条途径,构建了工匠精神嵌入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五位一体"的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工匠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好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院校学生需要"工匠精神"引领。本文根据中医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结合"课程思政",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1]),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丰富实践平台,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德育教育,夯实德育教育等路径,将"工匠精神"融入中医院校学生德育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1]),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丰富实践平台,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德育教育,夯实德育教育等路径,将"工匠精神"融入中医院校学生德育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1])。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如何与时代接轨,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职学子成为当下高职院校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课堂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对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职学子迫在眉睫。"课中厂"课堂教学模式的"四转变"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授课课堂知识陈旧、与实际脱节问题,进而优化课程教学,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培养学生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9.
程欣  王欢  关晶 《职教论坛》2018,(10):137-146
上海工匠作为各个行业的杰出代表,在一定程度上是工匠精神的综合体现。对75名上海工匠眼中的"工匠精神"及其养成方式的问卷调查显示,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集中于"求",表现为"精益求精""耐心专注""勇于创新",不同工匠眼中的"工匠精神"基本一致。在工匠精神养成的影响因素上,工匠较为认可个人和企业维度的影响因素,其中以个人特质、企业文化最为突出,而对学校课程和校园文化的认可度较低。在工匠精神的养成方式上,工匠较为认可自我磨练/修养、技术难题攻关、日常工作实践、师傅或同事言传身教等养成方式,而认可学校课程学习、工匠精神宣传的较少。在工匠精神养成的时间段上,工匠较为认可入职以后工匠精神养成的时间段,而对学生时期的认可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创新发展,呼唤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互联网+"时代编辑出版的"变"与"不变"是学术期刊编辑的工匠精神的逻辑起点,必须顺应时代的新要求。学术期刊编辑的工匠精神,是匠心、匠艺、匠魂三位一体的统一,是编辑主体性意识、创新性思维、精细化编校的体现。应坚守职业底线,提升业务能力,创新工作方式,优化学术生态,创新"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工匠精神的生成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阐述了中职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然后提出了中职德育工作中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包括确定中职生"工匠精神"的理念;挖掘院校特色职业文化,营造"工匠精神";深入开展"工匠精神"实践教育;推进课程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更新和改进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2.
实训课程是帮助中职模具专业学生将工匠精神外化为行、内化于心的重要途径.专业特性决定模具专业有其独特工匠精神内涵,将其融入实训课程教学全过程有着深厚价值意蕴.只有解决好"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课堂教学核心问题:即"结对帮扶"打造工匠之师;"课岗对接"制定实训内容;"榜样引领"完善教学方法;"赛训结合"优化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在实训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模具专业工匠精神内涵,并学习工匠精神、践行匠人行为、锻造工匠品质、树立工匠理想.  相似文献   

13.
陈鑫 《职教通讯》2017,(33):25-26
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以高职通识教育"工匠精神培育"为切入点,探讨了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通过凝聚价值共识、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自省和实践体悟、强化工匠文化熏陶,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潜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在倡导"工匠精神"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改革,寻找现有课程和专业培养中的"工匠精神"资源,通过实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工匠精神",形成具有浓郁的"工匠精神"校园文化等。  相似文献   

15.
"工匠精神"是技能人才的重要属性与特质。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与现实意义,培养"工匠精神"需要职业院校、企业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工匠精神"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工匠"的摇篮,肩负着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的使命。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是什么?职业教育如何培育这种精神?在这方面,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依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技工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匠心教育与匠技教育错位脱节的现象,因此,如何将匠心教育与匠技教育有机耦合是"工业4.0"时代的一个重要教育课题。匠心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特质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执着专注、推陈出新,工匠精神的生成蕴涵着一种结构性的、螺旋上升的梯度性发展规律。基于"素养冰山"概念和知识螺旋模型,建构匠心教育与匠技教育的耦合机理,在具体路径上,从办学模式、学科建设、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组织保障等,多向发力、统筹推进工匠精神融入高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工匠精神的强势回归,反映了现实的时代需求。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其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其目标指向是让消费者满意。生产端的工匠精神是由消费端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推动的。就此而言,工匠精神不仅适用于实体制造业,也适用于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高职教育的育人目标是要契合行业的人才需求,培育中国工匠是高职教育的天然使命。而现阶段,职业精神的欠缺是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认可度不高和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为高职教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德艺双馨的"匠人"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进一步深入,公众对"工匠精神"复归的呼声越来越高。新时代背景下,要充分认识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并做好转型升级,以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发展新"工匠精神"。从社会视角入手,牢牢把握发展的新思想、新要求、新变化,为"工匠精神"注入新内涵,才是新时代的应有之义。只有将新发展理念、时代责任感、理想信念等内容融入新"工匠精神",才能真正凸显新"工匠精神"的本质追求,构建起新的精神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李寒 《职教通讯》2018,(23):30-35
职业教育是工匠精神的载体,而工匠精神则是职业教育的灵魂。中西工匠精神都源于古代的工匠技艺,并不断发展。工匠精神虽无权威定义,而匠技、匠心和匠魂乃其不变的三极。在"工业4.0"时代,在"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担当起了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既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培育学生由技而道的工匠精神。具体而言,职业教育要创新职业教育教学,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并学习国外经验,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国家和企业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也是实用与审美的诗性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