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作教学应当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表达。教师要在创新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切实的引导,帮助学生搭建真实语境、习作思维、习作想象和语言技巧的支架,以此引导学生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会学生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去表情达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小学作文教学应立足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当凭借文本特点,运用恰当的习作教学策略,创设"随文练笔"的机会,随机激趣,让学生有法可学,有样可仿,有话可说,有的取材,从而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3.
吴雪贤 《学周刊C版》2019,(19):136-136
小学习作教学,选材是一个关键的习作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习作中,要根据习作目标要求,运用恰当的选材策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选材,从而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学会选材,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课堂练笔是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创设恰当情境、搭建读写支架、揣摩编者意图等方面引领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使学生的习作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5.
周超平 《教师》2019,(3):28-28
习作评价永远是习作的起点而不是习作的终结,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再次习作的欲望。在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中,教师应当注重使用多种评价方式,注意习作评价的多元性与互动性;把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及家长给予的评价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习作评价效率,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桥娣 《广西教育》2014,(41):32-33
正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修改习作与指导写作同等重要。但传统的习作教学往往重"写"轻"改",或是教师包办代替学生改习作。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习作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权呢?"习作教学应当把教师的修改转变为学生的主动修改,让学生在反复修改的实践中提升习作能力。一、示范评改《论语》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生修改习作前,教师必须进行修  相似文献   

7.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瞄准新课程习作教学目标,紧扣“激趣、思辩、想象、延伸”这些教学环节,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巧妙唤起学生丰富而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习作中插上情感体验的翅膀,促使学生实现成功创作、快乐创作,乃至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习作课堂质量高低关系到学生习作水平能否提升。在信息化时代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习作教学的方式,多利用音像材料来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的素材,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本文从三个方面,就如何运用音像材料优化习作课堂,提高学生习作能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如何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我认为,学生作文指导贵在创新,贵在激趣."兴趣是写作之本",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应该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相似文献   

10.
统编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说理文的习作练习。说理文的写作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要求比较高。因此,对说理文的教学,教师应当紧扣单元的习作表达要素,依托单元课文及习作例文,增强学生运用说理思维进行言语表达的意识;同时,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现象或自身经历,选择真实的素材,运用恰当的语言,精准地进行说理。这样,让学生明晰说理文"说什么""怎么说"和"为什么说"等问题,提升说理文的表达效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中,"先导式"习作模式的运用,对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升、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和感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立足"情境教学—沟通交流—自主习作—互评修改"环节,巧妙运用"先导式"习作模式,促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促进小学生习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2.
饶俊涛 《贵州教育》2022,(19):32-33
怕写作是初学者的普遍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采取系统措施,可以让不少学生从怕写作变为爱写作。具体来说就是:可以从生活到课堂、学生到教师、学生与学生多方面结合教会学生习作并提升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学生习作的第一读者,教师对于学生习作的评语对于学生习作兴趣的激发,习作状态的反思,习作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现实中,但很大程度上,教师的习作评语雷同,只关注工具而忽视人文,使得评语千篇一律,成为了学生习作水平提升的瓶颈。教师要强化三种角色,才能真正写好评语,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高菊云 《广西教育》2014,(29):13-13
正习作评改作为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环节。"评"侧重于引领和指导,而"改"侧重于斟酌与修正。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的习作评改思维空间相对狭隘,主要体现在评改形式单一、目标空洞、评语概念化等。如何才能提高习作评改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习作评改应当多元化,学生在习作评改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样才能提高习作评改的有效性。一、凸显师生角色定位,构建习作评改的框架从教师层面来看,习作评改是习作教学的再度指导,从学生层面来说则是习作的二度创作。习作评改既需要教师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上好习作课,激励学生学会观察社会、积累习作素材之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批改。语文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批改,必须熟谙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把握小学高年级习作的要求,根据学生习作的实际水平,采取实际有效的习作批改方式,根据批改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习作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们当前的习作评改教学中,学生习作大部分是由教师在家或办公室批改后发给学生,教师兢兢业业地圈画错别字、修改病句、润色语句、增删材料、调整段落结构、提升主题思想、撰写批改评语,很少有教师要求学生给予及时的反馈,这种辛苦费时的习作评改教学模式带来的是习作评改教学的滞后低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结合克拉森教授的作文理论,我觉得在习作评改教学中,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构新的习作评改教学生态。  相似文献   

17.
要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应当紧扣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在满足学习主体需求下激发学习兴趣,在借助实物、时间活动等手段中激发学习兴趣,在渗透审美情趣教育中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语文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习作应当给予学生抒发体验、表达情感的自由空间。不拘形式地自主表达感兴趣的生活,让学生的个性各放异彩,绽放千姿百态的花朵,是习作教学的追求。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当认识到习作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开放习作题材选择使其贴近学生生活,优化习作指导策略激励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实际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水平,因而应当引起重视,在语文教学中体现阅读的价值。但就实际情况来看,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并非是其天赋的体现,而是依赖于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就"语文意识"支撑下的小学阅读有效教学策略展开探究,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语文学科的重中之重,受到教师和学生家长的重视。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写日记的形式,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表达情感、感知习作带来的成就感的角度,增强小学生写作的热情,让小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从而在内驱力的驱使下爱上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