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霸凌一直是威胁校园安全的重点问题,即便在校园环境相对单纯的农村高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校园霸凌事件。校园霸凌不仅对被霸凌者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也同时影响霸凌者、协助者及旁观者的身心健康;究其原因校园霸凌体现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也体现了社会教育和立法层面的不完善;解决校园霸凌需要家庭、学校、社会、青少年自身的四方联动、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
"校园霸凌"是指在学生间发生的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包括暴力霸凌、语言霸凌、社交霸凌、网络霸凌等。针对"校园霸凌"事件中不同主体进行朋辈心理辅导,可减少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对学校心理教师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一项常规工作,它不同于心理课,也不同于心理咨询,它面向的是全校师生,主要解决的是发展性的、日常困扰学生的问题,重在营造气氛、树立榜样、凝聚力量。它要求心理教师既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有活动的策划、执行和宣发能力。针对校园霸凌现象,设计了一系列有创意的活动,如校园霸凌知识问答、校园霸凌现状调查、校园霸凌小剧场、校园霸凌故事改写、灭霸者联盟征集令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台湾地区的校园霸凌问题日趋严重。针对这种情况,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采取了各种措施来保障学生的权益,《校园霸凌防制准则》的制订就是其中之一。此准则的执行能一定程度上遏制台湾地区的校园霸凌行为,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净化校园环境,构建友善校园。  相似文献   

5.
校园霸凌事件愈演愈烈,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校园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面对校园霸凌的频繁发生,我们应该从更加宏观的社会及学校层面寻找原因。从教育社会学视角分析,校园霸凌频发的原因包括不良社会文化影响、家庭缺失、错误标签引导、反学校文化、破窗效应怂恿以及同辈群体带动。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校园霸凌事件频繁发生,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校园霸凌事件不仅给被害人 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摧残和伤害,还会极大地影响被害人的学习表现,如不及时处理,其结果会 助长校园不正之风,影响校园文明氛围。本文对校园霸凌给予语义和实际定义,概括了校园霸凌的 5 种表现,并对中国台北TIMSS2011(八年级数学测验)调查的学生问卷部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 结合学生数学学业表现(操作性定义为学习兴趣和学习自我效能感)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校 园霸凌对学习兴趣、学习自我效能感、学校认同感都有负向影响;并且每一种霸凌行为的频率越高, 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负向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7.
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有巨大影响,校园霸凌一直是困扰学生健康学习生活的严重障碍。本文以陕西民办高校在中小学时期遭受霸凌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入大学生活之后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初中阶段遭受校园霸凌对学生的认知、行为和学习影响最大,据此提出针对性建议,为社会安定有序发展、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王建云 《亚太教育》2020,(4):178-178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生剧烈变化的特殊时期,其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具有冲动性、从众性。如此情形下,其在参与校园活动的时候,很容易成为校园霸凌的实施者、参与者或受害者。造成该问题的原因除了学生自身发展因素之外,还有学校德育的缺失,导致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对此,为了减少校园霸凌现象,我们尝试将德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小学校园非肢体霸凌的现状及其与小学生承受的压力和身心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并由此从小学生个人、家长以及老师层面为避免小学校园的非肢体霸凌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十多年中,农村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发生的最为突出的变化之一,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政府建立了大量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研究寄宿制学校对学生学业成绩、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证意义和政策价值。基于两省五县137所学校17000多名学生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和probit模型对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的校园霸凌问题的分析发现:农村寄宿制学校中的霸凌水平高达31.5%,高于国内城市地区的中小学校,也远超过国际平均水平;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住校显著提高了学生遭遇霸凌的可能性;言语威胁、肢体冲突以及人际排斥等校园霸凌现象在住校生中都更为常见。在引入家校距离作为工具变量以纠正潜在的内生性偏误后,研究结论依然一致。据此,当前校园欺凌治理应重点关注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努力改善寄宿学校的住宿和医疗卫生条件,确保每一所寄宿制学校都有正式、足额的生活老师和住宿管理人员,同时,建立寄宿制学校校园安全问责制度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为编制初中生校园霸凌态度问卷,采用文献法、半结构访谈法梳理量表维度并编制初测问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及相关分析形成正式量表。结果 :(1)正式问卷共31道题目,包括共情理解、后果预估、行为实施三个维度。(2)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927~0.950之间,分半系数在0.909~0.934之间。(3)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CMIN/df=2.602,CFI=0.897,GFI=0.777,NFI=0.844,IFI=0.898,RMSEA=0.079)表明该模型拟合度尚可。结论:本研究编制的初中生校园霸凌态度问卷可作为测量初中生校园霸凌态度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关于校园欺凌、霸凌,学校教育重在预防。如若不能,则在事件之初起,就把其消灭在萌芽状态。而平时的加强教育,让孩子懂得遭受欺凌该怎么做;家校联系,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互信平台,让家长充分相信学校能妥善解决,这些则是消灭霸凌萌芽的首选之道。  相似文献   

13.
在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下,出现了大量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因此出现了流动儿童。居住地的不断变化,流动儿童所承受的来自心理和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歧视知觉的消极影响日益凸显,从而增加了校园霸凌事件发生的概率。而符号互动理论作为一种社会学理论,无论是在人际交往还是自我表达等方面都会对霸凌现象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所以,从符号互动理论出发,探究流动儿童遭受校园霸凌的原因及其防范和干预的措施,能够为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提升流动儿童的心理建设能力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前情提要:胖胖的王宇被同学们取外号、欺负,校长发现了这种隐形的校园霸凌行为。校长批评了小丁、李明和刘猛,及时制止了他们开过了头的“小玩笑”。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大问题,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关注,其教育才能有所成效。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现状、留守儿童的两种心理倾向,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最后归纳出用爱浸润孩子心灵,让孩子远离校园霸凌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前段时间成为热搜的“中关村二小”事件,把校园霸凌现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仔细回忆一下,就可以发现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为什么校园霸凌行为屡屡被曝光,而霸凌现象不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日益严重呢? 众所周知,校园霸凌危害严重.很多被霸凌的人多年以后仍生活在阴影中,人生也因之停滞.相关研究显示,受到霸凌的孩子常常会在霸凌结束三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社交恐惧和躯体障碍.心理学家的追踪研究显示,被霸凌者和同龄人相比,普遍呈现出低自尊水平和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7.
在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为提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学校组织了一场针对中学生校园霸凌案件的"青少年模拟法庭"戏剧表演活动。1.选角中,检验青少年价值判断与选择开庭前,初一(4)班班主任让学生自主分配角色,审判长、书记员、法警、原告、陪审员等正面角色被快速抢完,而被告人这一负面角色却迟迟没有着落。  相似文献   

18.
李汶聪 《父母必读》2020,(1):114-117
壮壮一从幼儿园出来,就扑到妈妈的怀里说:“妈妈,我被欺负了!”妈妈马上紧张起来,联想到最近频出的校园霸凌事件,当时就拉着壮壮去找班主任老师了,让壮壮告诉老师到底是被谁欺负了,结果,妈妈和老师等了半天,壮壮才嘟嘟囊囔地说:“他们都欺负我了,球球玩滑梯的时候撞我,小美不让我看她的书,拍球比赛我输给大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父母面对孩子“被欺负了”的申诉又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陈粮宜 《新教师》2020,(3):10-11
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分组会议审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未保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预防法(修订草案)》)。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不断产生,如家庭暴力、校园霸凌、网络成瘾等现象引发了社会多方的警觉与担忧。此外,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团伙化、手段成人化等不良趋势也引人重视。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空间,对未成年人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基于学校在未成年人保护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强化以学校为主体的未成年人保护。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自去年底至今,台湾媒体接连报道了多起发生在中小学校园的恶意欺辱同学、威胁老师的所谓"霸凌"(英文bullying音译,意为暴力欺凌)事件,引起台湾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集体性反思。今年3月27日,马英九表示,要透过教育为主、法律为辅的方式,全力预防、制止霸凌事件在台湾校园上演。他再次强调,一定要让事件透明,不要怕家丑外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