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问卷》和《大学生网络安全感问卷》,以311名在校大学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和网络安全感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网络安全感的情况良好,虚拟人际关系的情况良好。(2)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安全感之间部分维度存在相关。(3)大学生样本网络安全感的风险预感、情绪体验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源地以及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4)在年级变量上,大学生样本在网络安全感中的不确定感有极显著差异;在网络安全感中的情绪体验和网络人际信任中的友伴支持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人口统计学特征情况调查表、自杀态度(QSA)、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SSRS)、个人评价(PEI)和应付方式(TCSQ)问卷,对大学生的自杀态度进行调查,并了解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个人评价及应付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杀态度在人口统计学特征情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个人评价和应付方式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考试焦虑量表(TAS)与社会支持量表对2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测查,研究了大学生考试焦虑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问题.为了解决大学生考试焦虑的现状,及可否从社会支持角度对严重的考试焦虑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调查研究了366名在校大学生,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中的调查被试自我同一性状态处于转变状态,在部分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调查被试所获得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以及总支持度均显著高于平均值,在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以及总支持度上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女生显著高于男生;本研究中调查被试的社会支持的各维度与其自我同一性各分量表和总量表中的获得维度均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其他维度则表现出著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或者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为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提高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方法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王鑫强和游雅媛等人编制的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修订版和彭绍玲编制的学习投入量表进行调查,共收集到296份有效问卷,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和学习投入水平中等。通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在是否为学生干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学习投入在年级和是否为学生干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后发现生命意义感与学习投入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生命意义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法对598名大学生社会支持、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生源大学生在SCL-90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客观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大一学生所获得的客观支持均多于其他年级,且差异显著;2)社会支持、人格和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3)人格是作为生活事件一心理健康的外部影响因素而发挥作用的,未发现人格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大学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并探究社会支持因素与主观幸福感(SWB的关系,笔者采用随机取样方式选取大学本科生58人,使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对数据使用SPSS18.0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且社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学生成人依恋、安全感和人际信任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亲密关系量表、安全感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对3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成人依恋、安全感和人际信任水平在性别、是否独生和生活地等人口学变量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成人依恋与安全感存在显著负相关,成人依恋与人际信任呈显著负相关,安全感和人际信任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现状及特征,采用马斯洛的《心理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对湖南某高校大学生520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安全感(29.81±11.17)分数偏高,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感倾向;心理安全感在专业特征和年级特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P〈0.001)。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现实状况、大学生孤独的基本特点、大学生手机使用对其孤独的影响作用,大学生孤独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采用孤独量表、大学生手机使用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52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技术和相关分析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发现:(1)随着手机时代的到来,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加入了手机用户的行列,成为"手机世代";(2)大学生的整体孤独程度较低,他们的社会孤独倾向尤其不明显;(3)手机媒体使用对降低大学生孤独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4)大学生孤独与社会支持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认为:合理使用手机,增强社会支持,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孤独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学生支持 (Student Support)是决定远程教学成败的关键 ,了解和分析学生对支持方式的选择倾向是构建学生支持系统的基础。本研究以广播电视大学为研究个案 ,通过问卷调查 ,了解不同地区电大学生对支持方式的选择倾向 ,为规划和建设远程学生支持平台提供依据。调查在 6个省市进行 ,有效问卷 82 3份。结果显示 ,学生倾向选择的支持方式是面授、直播课和网上辅导材料 (web- text) ,而选择 CAI课件、IP课件的较少 ,省会城市和区县教学点的学生对支持方式的选择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马斯洛编制的"安全-不安全感量表(S-I)",运用协方差模型(SEM)的方法,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安全感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安全感的主要因素是学生自我、社会因素、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青年学生自信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测试,探讨大学生自信、社会支持和状态-特质焦虑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和自信均与状态-特质焦虑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自信呈显著正相关;状态-特质焦虑在性别上存在差异,社会支持在是否独生和不同生源地上存在差异;自信在社会支持和状态-特质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扬州大学218名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认知偏差问卷(TCBQ)和人际交往能力测试问卷的调查,并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综合探讨其人际交往与认知偏差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认知偏差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抑郁,大一和大三年级、大二和大三年级之间差异显著;在认知偏差总分上,大一和大三年级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2)人际交往总分和交往能力等级在各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认知偏差总分与其人际交往能力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研究选取了湖北武汉和安徽淮南两地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调查表,问卷的发放采取立意抽样和多层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原则;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自我认识、社会交往状况、对社会支持的感知状况、能获得客观支持情况、主观支持情况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情况六个方面。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提出:完善正式的制度化的社会支持,加强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培养提高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主动积极利用社会支持资源;不仅注重物质(客观)支持,还要注重精神(主观)支持;加强老师尤其是心理辅导员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运用《社会支持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两个量表对56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某师范学院在校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现状及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求助应对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不同维度上存在不同相关。由此得出结论,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在不同性别上具有不同特点,且两者的相互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心理承受力自测问卷》对15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承受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与心理承受力存在极其显著性正相关;其中客观社会支持与心理承受力呈显著性正相关,主观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均与心理承受力呈极其显著性正相关;(2)大学生主观社会支持的不同水平、社会支持利用度的不同水平在心理承受力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承受力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主观社会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能联合预测心理承受力的17.7%。说明培养大学生主动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利用社会支持的能力,能够提高其心理承受力。  相似文献   

18.
运用马斯洛的<安全感一不安全感问卷>(S-I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进行测查,其目的在于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安全感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袁明:安全感组与不安全感组在家庭类型、经济收入、亲密度上等有显著差异,家庭环境与安全感相关显著.因此给成长中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具有全面安全感的家庭环境,对于提高其自信心、责任心,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着重探讨大学生的自尊、安全感与完美主义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的自尊量表(SES)、安全感量表(SQ)以及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CFMPS)对浙江省部分高校的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积极完美主义与自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的安全感与消极完美主义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其与积极完美主义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安全感对消极完美主义显著的预测作用,能解释的变异量有3%;自尊对积极完美主义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能解释的变异量有3.7%。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校公共选修课调查问卷和中国大学生综合素质调查问卷对26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以探讨高校公共选修课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p<0.05);(2)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相对比较均衡,不存在专业差异;(3)高校公共选修课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显著的相关(r=0.382,p<0.01),且高校公共选修课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