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高校大学生具有丰富知识储备和卓越创造力,其创新创业既可以满足国家发展需求,也能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但总体来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成功率比较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对自我以及国家政策认知不够,大学生自身缺乏相应的素质和能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能满足需求,缺乏系统有效的支持体系等。通过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构建UEG三位一体全方位系统支持体系,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才能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率,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创业计划竞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和平台。高校创业计划竞赛的开展,可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潜力,对培养广大青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繁荣校园科技文化,并促进产学研用之间紧密结合,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能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高校大学生既是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力量,应立足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积极作为,尝试从"创新创业理论基础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创新创业实战课程"三层级课程体系建设,"理论讲师、实践导师、实战良师"三师级教师队伍建设,"专创融合、科创融合、思创融合"三融合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营造三个方面着手,探索构建"三层、三师、三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期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的不足,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更加注重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心理过程。基于此,高校应以厚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发展学生创新创业个性倾向、强化学生创新性实践为落脚点,不断改进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5.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高校的重要任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也成为其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主要从群体特征、时代背景、发展战略及外部环境需要等四方面论述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两大核心内容;提出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三条途径,主要是从高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作为切入点,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和精神,共同做好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6.
作为理性经济人,高校是否支持大学生创业在于其在创业博弈中的决策。通过对高校——学生不完全信息创业博弈、高校学生联盟创业博弈及高校创业成本的收益率分析,得出学生高创业能力概率P、企业高效型概率γ及投资收益率β是决定高校是否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而这三个概率取值归根结底又受到创业收益与创业成本之间的差异值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创业能力、降低高校支持学生创业成本等方式提升高校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全国各高校全面启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对2015年教育部公布的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涉及的经费投入、师资队伍、项目所属学科门类、立项数量进行数据分析,提出做好顶层设计、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过程管理、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等具体建议,并提出通过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措施,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的不断增大,大学生就业逐步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针对这个问题,切实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上了日程。大学生作为最具创业潜力的群体,不仅是自我提升的关键,同时也是创新性国家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是在分析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明确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作为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在项目指导过程中,发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认真分析原因.此外,总结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对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经验,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高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实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的目标,使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6):147-150
为了提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采用逻辑分析法对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表明:对培养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学生认知、教学方法和指导服务等.而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实践路径有:课堂学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社团活动和校企合作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一再加大,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而大多数大学生严重缺乏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缺少自主创业的决心和条件.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然成为我国人才培养计划中迫在眉睫的课题.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高校需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团组织作为党组织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举办、各类学生学术性社团的兴起以及学生科技创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体现了高校团组织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的独特作用.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团组织优势,为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是高校团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心所在,建立科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测量量表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走向深入的关键。在自我发展理论基础上创建的具有行动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结构模型得到数据的适配性支持,据此编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通过大规模施测发现,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把握机遇能力和果断决策能力上表现较弱;男生的总体能力显著高于女生,理工农医类学生显著高于人文社科类学生,学业优秀生显著高于“学困生”。此外有三个发现:一是学校层次类型的影响不显著;二是社团经历对创新创业能力增长存在边际递减效应;三是创新创业能力并未随年级升高而提升。这启示我们应重视科类和性别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社团经历所发挥的增值效应,并对学校类型和年级对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机制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大力开展富有实际成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文章从"模式嵌入"、"课程对接"和"资源整合"等三个角度入手,探讨了拉动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三驾马车",提出了在学生学业评价模式、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和产学研合作驱动等三个方面作为重要抓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三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创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但目前鲜少有对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创业情况展开研究的。从构建一个组织最基本的要素人、财、物三个维度设计农林类高校创业模式的结构,立足三个维度中影响创业的主要因素总结出创业模式,根据不同创业模式指导创业者合理创业,有利于优化创业学生的创业路径。  相似文献   

17.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心所在,建立科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测量量表是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走向深入的关键。在自我发展理论基础上创建的具有行动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结构模型得到数据的适配性支持,据此编制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通过大规模施测发现,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把握机遇能力和果断决策能力上表现较弱;男生的总体能力显著高于女生,理工农医类学生显著高于人文社科类学生,学业优秀生显著高于“学困生”。此外有三个发现:一是学校层次类型的影响不显著;二是社团经历对创新创业能力增长存在边际递减效应;三是创新创业能力并未随年级升高而提升。这启示我们应重视科类和性别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社团经历所发挥的增值效应,并对学校类型和年级对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机制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教育偏离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科研创业能力缺乏,知识转化能力不强等问题,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将"质、训、研、用"一体化,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创业能力,升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增强高校学生的整体创新创业实践应用能力及社会生存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率。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问题已提出了许多年,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进行的并不如人意。如何使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力得到提高;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文章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举措为例,提出了以政产学三方并重,来开拓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方法。探讨了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现代大学生必备的一项能力和素质。但是对音乐专业来说,许多地方高校只重视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创新创业建设,重视创新创业教学内容的设置,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