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定”与“无定”是指名词性成分在指称上的有定性和无定性,即所谓特指、定指;泛指、不定指的问题。有定、无定既涉及到语法,也涉及到语义,还涉及到语境和交谈者的语言心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仅从语言事实出发,采用英汉比较、现代汉语句法分析的方法着重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现代汉语语序对有定、无定的作用;2.与有定、无定紧密相关的几种句式。  相似文献   

2.
关于《马氏文通》“字无定类”说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马氏文通》关于字类有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字类假借”说,一是“字无定类”说。从表面看来,这两个观点似乎很矛盾,因而常常遭到后来学者的批评。吕叔湘、王海菜在《<马氏文通>评述》中指出:“马氏的字类假借说与字无定类说是矛盾的。”①董杰锋在《<马氏文通>和<新著国语文法>说略》中也指出《马氏文通》存在字类划分原则和贯彻划分原则的矛盾性:“从原则上说,字无定类;而在实际中又按字有定类来讲,这不就是原则和贯彻原则之间的矛盾性吗?”②他进一步分析这种矛盾性产生的原因;“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性?这是违背汉语实际的结果。汉语的实际,词是有定类的,只不过定类的原则不是‘依义定类’,也不是‘依句辨品’,而是词的语法特点。由于它们背离汉语实际,错误地提出‘字无定类’和‘词无定类’,在贯彻解释中又必然受词有定类的汉语实际的制约,所以就出现了原则和贯彻原则之间的矛盾性。”③ 马建忠的“字无定类”说和“字类假借”说是否互相矛盾呢?《马氏文通》划分字类的原则和贯彻划分原则之间是否存在矛盾性?字类假借理论是在模仿西方语法时违背了汉语的实际,还是正好符合汉语词类活用问题比西方语言突出的特点呢?具体地了解“字无定类”的含义以及  相似文献   

3.
自由诗漫论     
一诗而有“自由”的名称,那是在五四时代“诗体大解放”中出现的,以后被沿用下来。从五四诗论里可以知道,在新文学里,自由诗最早是对旧体的格律诗而言的。五、七言一类的旧体诗,讲求平仄、音韵、对仗、声律,“诗当废律”,新诗打破了这个“镣铐”,它运用白话口语,诗无定句,句无定字,不讲平仄,甚至不要押韵,“不复  相似文献   

4.
曾卓 《文教资料》2014,(10):19-20
“有定”与“无定”指的是名词性成分在指称上的有定性和无定性特征,即所谓特指与定指及泛指与不定指的问题。有定、无定既涉及语法和语义的内容,还涉及语境和交谈者的语言心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从语言事实出发,采用英汉比较的方法。着重讨论名词性成分中的有定和无定性。  相似文献   

5.
论广州话语篇中的"量+名"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选定语料进行封闭性调查,从话语篇章的角度说明广州话用“量+名”表示有定是篇章回指和情景所指的一种常见形式,“量+名”结构在语段中的位置能大致判定宾语位置上的“量+名”是有定还是无定。  相似文献   

6.
“找一种诗的思维术”,是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理论的支柱,它显示了中国诗人对诗歌本体的自觉意识。诗的思维术理论主要包括:诗人“要住的是诗的世界”;诗“要有大的暗示能”;写诗“用诗的思考法去想”;诗的语言秩序要“超越形式法的组织法”等。  相似文献   

7.
有定和无定语法范畴是制约一种语言句法结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现代英语中.冠词在表达这一语法范畴上起重要作用:而因为冠词现象在汉语中的空缺,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冠词的难度,也会使人误认为汉语中完全没有有定无定语法范畴。事实上.在英语中动词的时态在表达时间有定性上亦有显著特点;而基于自身语法特点,汉语则主要借助语序及词汇手段来表达有定无定语法范畴。  相似文献   

8.
代词“莫”与副词“莫”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既有无定代词的用法,也有否定副词的用法。辨别“莫”的词性,总的方法是看“莫”字前面的名词性词语,如其外延很大,泛指许多事物,那么“莫”是无定代词;如果特指一人、一物、一地,那么“莫”是否定副词。这一方法还适用于一些有明显特征的句子:“莫如”、“莫若”中的“莫”,“莫……于……”句中的“莫”,“莫不”、“莫非”中的“莫”,宾语前置句中的“莫”都是无定代词;副词状语后面的“莫”,祈使句中的“莫”都是否定副词。  相似文献   

9.
《原诗》是古典诗歌发展后期具有总结性质的重要诗学文献,对于从江西诗派到明代七子派热衷的诗法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其中“在物者”的理、事、情和“在我者”才、胆、识、力的论述都与诗法论有关。从“在物者”方面,他指出诗法是“虚名”与“定位”的统一,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阐述了吕本中以来的“活法”观念。从“在我者”方面,认为诗法从依托于主体神明发挥作用,在创作诸因素中并不具有优先性,对诗法的汇聚融通可生成创作才能,“识”正是融会传统以建构主体才能的中介。《原诗》的诗法论从“法”赖以确立的理、事、情和“法”得以发挥其效用的才识两方面展开,对古代诗法论具有理论总结之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富于抒情的文学样式,新诗尤其如此。它感情激越奔放,挣脱了旧体诗严格的格律枷锁,虽无固定格式(诗无定章,章无定句,句无定字),不讲究语言外在的格律,却具有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因此,通过朗读体会节奏感,便是引导我们破解新诗的“敲门砖”。  相似文献   

11.
“词类活用”说的理论探讨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词类活用”说是汉语词类划分中“以义分类”和“以位归类”双轨制的产物。在汉语语法尚未脱尽印欧语法羁绊的今天,“词类活用”说有其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既避免了语法理论上的“词无定类”的错误,又增强了现行语法系统解说汉语历史语言现象的能力。但它毕竟是套用印欧语法的结果,不尽符合汉语语言实际。该文尝试提出依据纯粹的语法功能划分词类,尔后靠定位分析确定词品,最终取消“词类活用”说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基于儿童语言是成人语言的初级阶段的理念,来考察2-5岁儿童无定NP主语句的习得与发展情况。因此,本研究首先对成人无定NP主语句进行描写分析,再观察2-5岁儿童的无定NP主语句。通过对比儿童与成人在无定NP主语句方面的异同,总结出儿童无定NP主语句的习得特征和发展规律,并据此推导出2-3岁是儿童习得数量名短语的关键时期,3岁5个月左右是儿童萌发“有定”和“无定”概念的关键时期。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对儿童看护者提出建议,以期帮助看护者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儿童,促进成人与儿童进行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3.
李贽是中国哲学史上反假道学的重镇,他的核心思想“是非无定”论以一种大无畏的相对批判精神向儒学之独尊提出挑战,将他那“异端”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猛烈抨击“孔子”之独尊,旨在打破僵化的是非标准,力倡“是非无定”,主张是非断定应该依时随事而异,而不能拘于一格。文章就“是非无定”论提出的思想意识前提、它与庄用“齐是非”的差异及其在李贽关于现实的理论中的展开诸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以“味”论诗是中国传统诗学中最富民族特色的重要方法。在诗味论的发展过程中,不少诗论家以其卓越的理论创见为定诗学方法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使诗味论不断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钟嵘提出的“滋味”说从创作论、鉴赏论和批语论角度对诗味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学者胡怀琛在新诗发生初期,提出了颇具特色的“新派诗”,其“合新旧二体之长而去其短”的定位,使得“新派诗”理论在阐发时也表现出一种新旧之间的摇摆姿态。立足文本、劈肌分理,另踩定历史事实,试对胡怀琛“新派诗”理论进行细致分析,以求对该理论特点的把握,无疑会为认识新诗发生初期新旧诗之相互关系助力。  相似文献   

16.
向来,语法界都认为《马氏文通》中的“字无定类”就是今天的“词无定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马氏所谓的“字无定类”是依赖汉字的“字无定义”得出的,是指同一个汉字在句子中表示几个不同的意义,因而归属于几个不同字类的现象。这里的“字”不能理解为词,否则颇为费解。这种理论符合汉字实际,但也有其局限性,文通中分析一些具体词句就矛盾颇多。究其原因是因马氏那时还未建立现代词的观念,而一味以汉语事实迁就西方语法。  相似文献   

17.
功用句即施事利用某种事物X来实现某种行为的句子。汉语功用句“用X”格式的各种不同结构式可以表现出多种类型的信息结构。“X”可以是有定的,也可以是无定的,“X”的有定性主要取决于表达者交际目的的需要和句法结构的限制。功用句的各种结构式传递信息的焦点和策略有所不同,其中以VP话题化前置结构的语用表达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在古代汉语里,否定词“莫”字的词性是什么?我国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莫”是指示代词,以马建忠为代表,时称“约指代字”;一种认为“莫”是否定副词,以周生亚为代表。此外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莫”既是指示代词(现一般称“无定代词”或“无指代词”),又是否定副词。但持这一看法的人,谁都没有明说把“莫”看作  相似文献   

19.
李东阳称“唐人不言诗法”,而实际上唐人不但言诗法,而且其诗法理论是相当丰富和深刻的,与诗歌发展的历史进程相适应,唐代的诗法理论以近体诗为主要讨论对象,探讨并最终解决了声律、偶对、势体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而促进了近体诗学及近体诗创作的全面成熟和繁荣。  相似文献   

20.
图片说明句无定NP主语指称图片中特定的人或物,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有定‘无定化’"。有定"无定化"实质上就是让主语非话题化,其主要作用是达到"对事不对人(物)"的目的,次要作用是表明说话者对事件参与者的选择有一定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