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生存与文化香港法住文化学院院长霍韬晦近百年来,中国人的苦难真是一波接一波,从未间断。许多人在创痛之余,不免生出愤懑委屈之情。对于一个善良的民族,充满温情和教养,勤劳而又无政治野心,为什么遭遇这样残酷呢?这是中国可悲的命运还是我们美德的代价?没有人...  相似文献   

2.
前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和日本那段最为苦痛的历史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最终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血与泪的史实告诉人们,只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们才能富足安乐。这段历史不能忘却,更不容篡改。  相似文献   

3.
康弘 《世界文化》2005,(3):23-26
在人类历史中曾经历了无数次的自然灾害,其中有海难、地震、火山、瘟疫等,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毁灭性的威胁。面对强大的自然界,生命是那样地脆弱和渺小,常常被各种突如其来的灾难毁于一旦。但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还有一种更加强大的武器能够与灾难对抗,那就是人类的精神与灵魂,人类正是靠着一种信念与坚强不息的精神,战胜了无数次的自然灾害,从而将生命延续至今。而人类的灵魂却常常要靠作为人类理想的艺术去拯救。这也是为什么经历了这么多的天灾人祸之后,艺术依然不朽的原因所在。绘画艺术在一开始是以记载和描述历史及心灵事件的功能出现的,它能够激发和唤起人们对于当下美好生活的热爱。在世界绘画史中,我们随手就找到了以下这样一些记载灾难的画作,我们在震惊那样的灾害出现和怜悯当事人的同时,也在庆幸自己的存在和企盼噩梦不再回来。  相似文献   

4.
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说:“运动是艺术的灵感来源和艺术表现的瞬间。运动之美在于让运动员成为动态的雕塑。”让我们走近北京奥运雕塑,领略激情与梦想,信念与力量……  相似文献   

5.
"黄河"作为集体记忆与民族文化符号,在参与影像叙事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黄河东流去》以河流符号与地理空间进行历史事件的灾难叙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家国集体记忆的升华。《黄土地》中"黄河"成为积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文明的内在价值符号。《黄河绝恋》通过不同民族之间的情感故事,建构了历史语境中民族情感和文化心理空间。《百鸟朝凤》将故事设置在黄河岸边传统农耕文明的地理范畴,凸显了故事中的艺术性、民族性与现代性。"以家喻国、家国同构"的创作理念是《黄河喜事》的最大特点,影像实现了对中华民族文化观念、文化记忆和价值理念的总结与提炼。这五部影视剧在叙事话语层面实现了民族文化符号与集体记忆的融合;在叙事主题层面实现黄河故事与家国书写的融合;在叙事结构层面实现了叙事话语与时代需求的融合,完成了民族文化符号视野下黄河记忆与影像话语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类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从而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由此可见,“非遗”之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而借鉴他国相关的经验教训,不失我们可以攻玉的它山之石。  相似文献   

7.
《中外文化交流》2007,(10):50-51
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若泽·德·吉马良斯艺术展》共展出其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等35件作品,清晰地勾勒出艺术家13年艺术创作的轨迹,也代表葡萄牙当代艺术的成就。吉马良斯热爱自己的家乡,其创作理念深深植根于葡萄牙这片热土。因其从未忘记祖国,他吸收的各国、各民族艺术的精华都是为弘扬葡国的民族文化。那些神秘的“创作箱”典型地记录了吉马良斯的记忆和感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01年,已连续几年成功举办国际雕塑展暨研讨会的中国长春雕塑展组委会,委托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文化处为其推荐一位尼日利亚雕塑家参加当年在长春举办的国际雕塑展。经过遴选,我们推荐了尼日利亚首都大区阿布贾艺术委员会的雕塑家提姆先生,组委会很快予以认可并向其发出邀请。提姆先生于当年夏秋之际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雕塑家们在长春工作了3个月,他的充满民族个性和独特理念的大型雕塑《和平、团结、友谊》,永久性地伫立在长春雕塑园中。与尼日利亚大多数艺术家不同,提姆先生是一位有固定职业和收入的美术家,他在阿布贾艺术委员会任文…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一句古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非洲朋友是中国人民的朋友,非洲人民是中国人民的知己。在维护世界和平,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捍卫国家主权及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上,中非人民始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我们确立的中非论坛这一平台,其目的正是为了增强中非人民之间的了解,加强中非合作……思想和文化的交流是国与国之间友好关系的基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我们都有古老而灿烂的文明,因此文化交流有着深厚的基础。今后,我们一定要加强在这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经过明清易代变迁之后,四川各姓氏家族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立场和感情带进族谱编纂之中,并用以来表达其与当下的关系。由于有太多的因素在影响着人类的记忆,这就使得人们通过族谱来记述过去历史时,难免不掺杂一定的想象、附加成份,这就为今天解读历史记忆留下了相当的空间。至今仍在川、渝地区普遍流传的创伤性记忆、苦难性记忆、想象性记忆,蕴藏着诸多历史信息,值得治巴蜀史的学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国是“礼仪之邦”。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伦理在人类伦理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客观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建构自己生活的独特方式,反映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和面貌。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中,中国传统伦理可以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张岱年先生说:中华民族在历史中表现了两个特点,一个是坚强的凝聚力,打不烂;第二个是同化力,能够团结同化所常接近的其他民族,在文化传统上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他说:“一个凝聚力,一个同化力,都不是…  相似文献   

12.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37-238
在建党9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之际,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于9月1日举行“薪火相传·上海油厕雕塑院艺术家系列作品展”开幕式。首场推出的是“陈道坦作品展和顾士本作品展”。该院在10月和12月先后推出了“周加华作品展”和“鄂圭俊作品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代思想家一贯主张读史,以史为鉴。清代启蒙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知史”。近代著名思想家章太炎也曾提倡“读史爱国”,他说:“读史之效,在发扬祖德,巩固国本。不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成之不易,爱国之心,何由而起?”此言堪为至理。毛主席极为重视学习和研究历史。他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因此,他主张:“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小平同志也曾告诉我们:“了解自己的历…  相似文献   

14.
说“鲜水”:康巴草原民族交通考古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两汉南北朝时期历史文献记录的地理位置不同的“鲜水”,可能与曾经在康巴草原保留历史文化遗存的少数民族的活动有关。康巴草原曾经是历史时期西部民族活动与迁移的走廊,考古资料可以说明这一地区也成为文化交汇的纽带。地名“鲜水”,也成为我们考察中国西部草原南北通路的线索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素以其传统美德著称于世。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作出了非凡的贡献。传统的伦理道德是先哲们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的总结和对我们民族道德理想的提炼。它对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哺育了伟大的中华儿女,使华夏文明放射出灿烂之光。社会主义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凭空杜撰的。它必须建立在中国固有的优秀传统道德坚实深厚的基础之上,并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江泽民同志说:“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高尚精神就是指我们党的崇高理想信念,优…  相似文献   

16.
神话是人类童年生活的写照,是原初先民不自觉的文化设计,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根。正如卡西尔所说:“我们从历史上发现。任何一种伟大的文化无一不被神话原理支配,渗透着。”这一点在道家的思想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我所理解的实践的“爱国主义”王靖华"爱国主义"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这样一个"永恒"的主题:只要有国家存在,就会有、也一定需要"爱国主义"。从古到今,各国各民族的爱国主义诗篇光彩夺目。如今在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  相似文献   

18.
如果按照历史的年头来计算,中国现当代舞蹈的历史,比起中国古代舞蹈的历史,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将近一百年来的舞坛风云,舞坛上巨大的变化,却足以让人产生沧桑巨变的感受。在短暂的时间里酝酿并爆发这样的变化,这在整个中国舞蹈历史上是无可比拟的。当代中国舞蹈的历史,一般被认为始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一直处于封建锁国状态的古老的国家,似乎在一夜之间打开了国门。许多外国的艺术形式,如电影、话剧、木刻版画、雕塑等,被知识分子引入了中国国民的生活。西方交际舞和学校体育舞蹈出现在中国的“学堂…  相似文献   

19.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藏族艺术之乡——热贡,它就是“热贡艺术”的所在地c热贡艺术是以藏传佛教故事为主要内容,以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为表现手段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艺术。考其历史,根基深厚,源远流长。早在15世纪,随着藏传佛教在青海藏区的普及和盛行,各地广建寺院,修筑庙宇。于是主要为宗教服务的民间绘画、雕塑等艺术开始兴旺。同仁县的郭麻田、承沙日等四个自然村的农牧民竟相从艺,人员日益增多。到17世纪中叶,艺人辈出,热贡画派风格也初见端倪。几个世纪以来,热贡艺人遍及青海、西藏、…  相似文献   

20.
历史记忆     
丁东 《东方文化》2003,(4):87-95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永远是人类思考的中心问题。而思考这些问题的基础,便是对历史的记忆。因此,当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弥漫的时候,讨论历史记忆本身的意义,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