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政府有必要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现行的财政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对西部大开发中如何有效运用财政政策工具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发展区域经济,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加快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国际间的联合与协作,以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王秀梅 《考试》2010,(9):62-62
一、“西部大开发”主题原材料: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指出西部大开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键在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此专门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对下阶段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做出三大定位: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位置,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要求西部省区市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新政。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历经多次发展演变,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政府作出促进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在西部大开发中实行“东西联动”,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东西部地区各自发挥本地区的优势,互相支持,携手共进,才能达到全国龙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论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是在总结我国建国后区域经济布局历史教训基础上,在改量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并逐步成熟和完善的;在内容上,它强调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然后带动西部内陆地区共同发展。江泽民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则是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三峡工程的修建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三峡地区的经济进入了全面的开发、开放时期。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求物质资料生产与人才资源开发相匹配。实施区域化策略,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实施校企合作发展策略,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缩小区域发展上的差距成为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经济工作的中心重点。十六犬报告把“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今后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任务之一,并提出要加大国家支持的力度,改善西部投资环境,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2004年提出并开始实施东北地区等者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的实践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伟婉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3):4-6,,39,
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总结,是新时期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思想,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构成了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 ,如何合理、正确地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成了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国以来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实施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文章就其理论与实践作一简要论述 ,希望对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西部大开发为社会背景,着重阐述了区域政策的重要性和总结建国以来我们在区域政策选择上的得失,结合重要领导人的观点为实现西部大开发进行正确的区域政策抉择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多样性,民族经济的差异和密不可分的联系.地方政权的分立与日趋扩大、紧密的国家统一等诸多因素的有机运动,形成我国民族关系特有的发展规律和“大杂居、小聚居,谁也离不开谁”的特点。这一国情乃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主要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发展极理论和梯度开发理论出发,论证了桂北经济的发展是综合运用发展极与梯度开发理论并实现两者高度结合的结果,为发展桂北经济而提出了“旅游立市、工业强市、商贸富市、科教兴市、外向带动”战略方针正是发展极理论与梯度开发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在运用中必须把握极理论与梯度开发理论的政策要点。  相似文献   

13.
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目前仍处于试验性阶段,但改革正面临诸多困扰,也可说已陷入暂时的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居民在就业机会、就学条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而产生的社会阻力以及现行户籍政策本身在可行性方面的缺陷。我国目前户籍制度的改革主要有两种政策模式:集权式和分权式。但集权措施无力,分权模式过度发展,由此出现了种种问题。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应突出集权式的特点,并加强政策力度。  相似文献   

14.
明清交替时期,黄教对中国“三北”地区影响重大。无论是蒙古、满洲还是沙俄都对黄教以及黄教的圣地西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与黄教以及黄教圣地西藏的联系中,满洲政权的黄教及西藏政策更具主动性。正是这一积极的姿态使得清初政权有效地利用黄教来扩大自己在蒙古各部中的影响,并为它对蒙古各部施加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更为重要的是清廷对西藏以及黄教政策的灵活运用还为清政权统一中国、成为“华夏共主”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发展演变与华北敌后抗战总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12 0师派近一半主力挺进大青山 ,是中共中央命各主力师分兵进军各省敌后战略全局的直接组成部分 ;1942年华北各根据地面积普遍缩小 ,进入最困难时期 ,大青山根据地也基本丧失 ,领导机关和部队主力退驻晋西北 ;1945年八路军各大军区全面反攻扩大解放区 ,晋绥军区也成倍增兵北上 ,收复扩大了大青山根据地。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协调: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西部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也是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协调: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区域开发与突出重点协调;基础设施建设与非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协调。  相似文献   

1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60年,其政治地位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也是漫长的过程,是从最初的国家的正确政治制度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重要政治制度,再到今天的基本政治制度。这种地位的提升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论清末新政农业政策对中国近代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新政农业政策的调整范围主要有:调整管理农业的行政机构;鼓励兴办农会;奖励垦荒;提倡改良农业技术。它在四个方面发挥了作用;促进中国新式农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改良、引进农产品种和生产工具以及改进农业技术;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经营出现了有限资本主义化。但它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奠都初期天京的商业政策浅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平天国奠都初期天京的商业政策可分为私营商业政策和公营商业政策两个方面。私营商业政策经历了放、禁、弛、禁、放五个阶段,与此同时,公营商业政策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引起政策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出于防务的需要。商业政策的变化说明了太平天国实行的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禁商政策是行不通的。正因为太平天国决策层能够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政策,前期的太平天国才能够在与清军的对峙中处于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着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问题。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缓慢。两大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这一状况已经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产生种种不良影响,不利于消除民族间事实上存在的不平等以及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从而阻碍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和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此,笔者对中央政府、中西部民族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各级政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