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从修辞的角度说,用典是引用的一种,暗引典故叫用典,如果明引一大段“典故”,一般叫引用而不叫用典。《汉语大词典》释为:“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前者叫事典,后者叫语典。  相似文献   

2.
引用是有意借用现成的话(语录、诗文摘句、格言、成语、谚语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描写事物,说明观点或驳斥别人的观点的修辞方式。研究者已经从不同角度把引用分为许多小类:从是否注明出处分为“明引”和“暗引”;从看法与引文是否一致分为“正用”“反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题清朝诗人龚自珍(1792—1841)曾经发出“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感叹,同时发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吁。回答1~4题:1.造成“万马齐喑”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科举制度的实施B.“文字狱”的不断出现C.文化专制主义的推行D.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强化2.在“万马齐喑”状态下,社会上的主流思潮是A.程朱理学B.王阳明的心学C.“经世致用”的风气D.“天朝上国”的观念3.龚自珍提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目的是A.反对外国侵略B.改革封建制度C.维护清朝统治D.实现个人抱负4.龚自珍的呼吁和主张A.说明…  相似文献   

4.
为了增强文章的真实性、战斗性、表现力、说服力,收到言简意明的效果,作者常引用史实、资料、诗词、名言、谚语、俗语、典故、故事、神话、传说、歇后语等。非引用的文字叫“正文”,而引用的文字叫“引语”。已说明出处来源的叫“明引”,未说明出处来源的叫“暗引”。在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中,“引语”见有近二十处。兹择十处,作些浅释,以供教师们备课参阅。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是一个万马齐喑、竞争惨烈的时代,成功是需要机遇的,“三顾茅庐”“周公吐哺”已很鲜见,所以内敛的你,一定别忘了——在奔跑的时候让伯乐看到你的身影。  相似文献   

6.
第17课古诗四首1.比较“恃—持、喑—暗”的音和形。2.掌握“万马齐喑、不拘一格、抖擞”等词语。指出下面的“绿”字的词性:桃红柳绿春风又绿江南岸。3.了解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之—动词,去、到的意思。尽—完、消失。唯—只、仅。但—只是,同“但闻人语响”中的但。定—平定、收复的意思。元—同原,原本、原来。无忘—无同勿,不要忘记。乃翁—乃:代词,你,乃翁:你的父  相似文献   

7.
易芸 《西藏教育》2008,(6):18-18
古诗词用典故常见的有两种方式:明引和暗引。明引是对典实作出较为明显的概括或引述,即使有所改造,但并不晦涩,读者一看就能明白,如曹操《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暗用,即引用时不露出典故的痕迹,所述之事与典实相合,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诗句中的“谢公屐”、“天鸡”两典故皆与其所虚构之想象相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生动具体的事例说明引用与仿拟是广告英语常用的两类修辞格;并对明引与暗引、引用与仿拟类辞格作了细致的分类与比较.指出在广告英语中暗引更为常见、引用与仿拟类而不同,互为表里.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文言典故?古代诗文等文言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及短语。追根溯源,典都来自旧有的典籍。用典,就是用典故说事,以较少的词语或短语引举特指某一古事,或者用古语以表达更多的今意。一.明用与暗用所谓明用,是指不但照录原文,而且还指明出处,用典故效果明显,让人一看就知道所说的意思。例如:(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相似文献   

10.
《中山狼传》使用了“毛宝放龟”这一典故,作注者均注毛宝“为东晋人”。但《中山狼传》写的是春秋时代晋国赵简子猎狼的故事。引用东晋典故显然不合情理。这一差错,或者是作者马中锡的疏忽,或者是尚有作注者未见到的史料。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7课选了龚自珍的《杂诗》。诗的头两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一些老师备课时说它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原来参考书(《小学语文课本·古典诗歌解说》,广东人民出版社,杨光治著)是这样讲的。书中说:诗的第一、二句用比喻(暗喻)手法来写,不大容易理解,我们要好好领会。这两句是比喻。但是不是暗喻? 作者以为“风雷”、“万马齐喑”实际是比作“变革”、“社会局面”,但诗表面没直接明说,所以是暗喻。其实这是从表面感官得出的结果,从修辞理论上看,暗喻却不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引用,指用别人说过的话或熟语、典故、故事、歌谣来表达己意,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所引用的话语、熟语等称为引用语。引用有明引和喑引。指出引用语的出处,或是用引号标示.或出处引号并用是明引:不说出引用语的出处并把它融入自己的诗文中是暗引。明引和暗引是引用的一般用法,课文中不难见到用例。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引用.在课文中有释引、断引、意引、化引。  相似文献   

13.
《红领巾》2010,(11):18-21
仰望明月,人们总会看见上面有一些暗黑色的斑点,难道——那里真有广寒宫、嫦娥、玉兔、桂树,或者美丽的月亮女神?这样浪漫的想法确定很美,可惜,现实是残酷的,那些暗黑的斑点其实是月亮“脸”上的“麻子”。  相似文献   

14.
“名言”,是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人生体验。其言简意深,内涵丰富,寓意深刻,闪烁着哲理的火花,且毋需再加证明。精当恰切的引用名言进行说理,能有力的支持、加强文章的立论和论述,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大量引用“名言”是《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进行说理的支柱。这篇仅一千多字的文章,却引用了七则名言。从来源上看,这些名言,有的出自哲学家,有的出自科学家,有的出自文学家,诗人。从作用上看,这些名言多数引作论据,有的作论点,有的既作论点又作论据。从引用方式上看,多数明引,也有暗引(如  相似文献   

15.
关于意境     
<正> 陆续读了一些谈“意境”的文章,得益不少。同时,也产生了若干疑问。这里,不避翦陋,提出几点参加讨论。一、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古人普遍主张诗歌创作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主张,我们今天谈论含蓄时也经常引用,谈论意境时也经常引用。那末,“言外”为什么能够有“意”?或者说,“言外”之“意”从何而来?对这问题,完整的回答恐怕应该是:来自“言内”,来自形象,来自作者,来自读者。“言外”的一切都是从“言内”来的,或者是在“言内潜藏着,或者是由“言内”(包括“言内”之“意”和“言内”之“象”)触发出来。“事出有因”,“言内”就是“因”,“言外”则是“果”。无“因”之“果”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16.
在平时的讲课和写作中,很多老师喜欢引用一些名言名句,或论证观点,或抒发感情,希望能够增强表达效果。这种做法,在多数情况下,或能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或能起到丰富内涵的作用,是值得提倡的。但笔者在平时的听课(包括听讲座)和阅读时。也碰到另外一种情况。即引用的一些所谓“名言名句”.已经由学者考证和澄清,其实是一种讹传和误读。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这些积非成是的“名言名句”仍然被广泛的引用。有时,一节好课,或者一篇好文章,其美感,由于引用了讹传的“名言名句”而大打折扣,实在是得不偿失。在此笔者结合平时阅读所得.做一回文抄公.辑录四则引用较多、讹传甚广的“名言名句”及学者们的考证。希望引起同行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典故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中经常用典,鲜明生动的形象性,精深不露的含蓄性,字数严格的规定性,决定了诗词用典的频繁性。从用典的方式上看,引用典故有明引和暗引;从用典的性质上看,引用典故分用事和用辞。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的事也可以引入诗词中成为新的“典故”。  相似文献   

18.
明引与暗引     
引用,辞格之一。它有明引与暗引之分。明引就是完整地引用别人的话,在这种情况下,引文末尾的点号要保留在引号内,这个点号是属于引文的。暗引就是把引文融入作者的文句之中,使之成为作者文句的一部分,这时,引文末尾的点号去掉不要。  相似文献   

19.
清代思想家和文学家龚自珍所写的杂诗,就是《己亥杂诗》。这是作者晚年所写的大型组诗,共计三百一十五首。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的夏天,龚自珍被迫辞官南归和后来北上接眷“往返九千里”的漫长旅途中陆续写成了这批作品。小语九册29课中的《杂诗》,是从《己亥杂诗》中选取的一首佳作。这首诗体现了革新精神,洋溢着战斗的气息。作者强烈要求改革“万马齐喑”的政治局面,渴望生气勃勃的未来。诗篇的前两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这是作者呼唤打破沉闷窒息的政治局面,实现有生气的变法革新主张。当时的中国要有生气,必须依靠变法革新。但几十年来到处死气沉沉,就象  相似文献   

20.
董超凡 《学语文》2004,(3):39-39
我们的民族从来就不缺孝子、忠臣、顺民———即使那父亲蛮横无知 ,即使那君主昏聩无能 ,即使那朝政腐败混乱。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养成了国人卑怯的性格。子女不敢向长辈说“不” ,下属不敢向上司说“不” ,百姓不敢向政府说“不”……这实在是“万马齐喑究可哀”啊!今天是个性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