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品德课程以其特殊的学科优势,张扬着生命之力,展示着生命之美,塑造着生命之魂,在生命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提示生命教育的基本意蕴去探寻和发掘思想品德课程的生命教育思想,可以昭示思想品德课程中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内容,从而唤起人们尤其是中学思想品德(政治)教师的生命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程以其特殊的学科优势,张扬着生命之力,展示着生命之美,塑造着生命之魂,在生命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提示生命教育的基本意蕴去探寻和发掘思想品德课程的生命教育思想,可以昭示思想品德课程中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内容,从而唤起人们尤其是中学思想品德(政治)教师的生命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程以其特殊的学科优势,张扬着生命之力,展示着生命之美,塑造着生命之魂,在生命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提示生命教育的基本意蕴去探寻和发掘思想品德课程的生命教育思想,可以昭示思想品德课程中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内容,从而唤起人们尤其是中学思想品德(政治)教师的生命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还没有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纳入学校的必修科目,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科渗透和各种课外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融于思想品德教学中,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思想品德课程面临的一项任务。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对珍视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等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整合与渗透,让学生深切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章青 《文教资料》2013,(22):122-123
2011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文对该课程标准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细致比较,从中探寻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帮助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并提出在思想品德课程中促进生命教育实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生命观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激发其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的教育,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引导和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文针对目前初中生生命观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如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生命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生命教育是教育的起点,亦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与归宿。生命教育作为《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理念,其具体内容包括: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认识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生命教育是对初中生的生命全面关注的教育,旨在帮助初中生达到对个体生命的敬畏、尊重和热爱,帮助初中生在尊重个人生命的基础上,尊重自然,尊重他人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应当尊重和顺应人的生命发展需要和规律,回归到以生命为原点的教育,直面人的生命,提升生命质量。教育者们树立生命化教育理念,有利于推进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时代发展、现代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内在需要。本文尝试从领悟生命及存在的意义,将生命化教育融于生活,尊重生命化德育主体,并通过活动育人等四个方面来探索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践行生命化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思想品德课程中蕴涵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教师要提高自身生命教育的素养,明确实施生命教育的特殊要求:适时补充死亡教育内容,兼顾个人和社会立场,注重生命教育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力求提高生命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然而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大旗下,高校教育的工具理性被无限放大,教育理念出现异化。由此,生命教育内容不断边缘化、生命教育文化活动不断缺失。高校生命教育要从树立敬畏生命的教育理念着手,从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方面构建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是一种追求教育本真的全新教育。东北师大附中初中部(明珠校区)在学校课程改革实践中成功地融入了生命教育理念,为学校课程注入了生命活力。课程改革目标:在生命教育理念下统整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引导学生激发自我潜能,完善人格,关注生命发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生命教育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现实意义,建构转变课程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参与体验、在教学中感受生命等教育路径,以期实现富有生命内涵的育人与助人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也就是说,思想品德课程应该是一门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命的学科。然而,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堂成了以智育为主的知识课堂,学生的德性养成、生命发展被严重忽视,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如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  相似文献   

14.
叶继生 《考试周刊》2009,(20):173-174
思想品德教育充满着生命的因素,极富弹性和张力,理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本文从分析教育现状入手,对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初步的探索,指出思想品德教育应结合自身特点,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开始,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感受生命、体验生命。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行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生命教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尚处在初级阶段。因此,现有的学科课程就是实施生命教育最有效的载体和途径,来自国内外的很多教育研究者都纷纷对生命教育课程开发进行各自的研究和探索。需要探索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明确生命教育课程定位与不同学段课程学习侧重点,构建层次化的生命教育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为设计出一套科学规范、结构合理和优质高效的生命教育课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我国各类学校中学生不珍爱生命,自杀自残的现象有上升的趋势。如2013年南京市就发生了学生因未完成作业而自杀的事件。这些事件暴露了我国的生命教育存在严重的缺陷。其原因是复杂的,无论是社会、家庭、学校,可能都忽略了对青少年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尤其是在学校教育这一领域中。由于我们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缺乏长期有效的生命观教育,导致青少年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正确认识,对生命缺乏最起码的尊重和珍惜,从而使得不善待、不珍惜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初中阶段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有效的生命观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而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价值等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充分挖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因子,将生命教育的理念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真正渗透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及其他漠视生命的事件频繁发生,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已经十分必要。生命教育包括关爱生命存在、培养生命社会属性和生命精神等内容,可以通过树立生命教育理念、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开展体验式生命教育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也就是说,思想品德课程应该是一门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命的学科。然而,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堂成了以智育为主的知识课堂,学生的德性养成、生命发展被严重忽视,课堂失去了应有...  相似文献   

19.
从古至今,人类发展离不开教育,同时,提高生命质量是教育肩负的重要责任,目前我国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思想品德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深入分析了我国目前生命教育现状,阐述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具体教学流程,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究了如何有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穿插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儿童成人化倾向日趋明显,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压抑了儿童成长的实际需求。季爱云同志关注儿童的生命本真、生命本位、生命尊严,从坚守“儿童立场”出发,以思想品德生命课堂的视角,深度、全面解构了“儿童立场”的意蕴、构成要素、内在机制以及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从宏观上给思想品德教师以理念引导,从而为打造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助推儿童生命成长的思想品德生命课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