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中国教育学发展本土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本土化是目前中国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学科来源、历史发展、对外来教育理论的应用等方面,中国教育学都表现出明显的本土化缺失;在中国传统经验和实践现状的基础上,教育学服务于中国教育实践,这是教育学本土化的中心内涵;实现中国教育学本土化,可从建构中国式话语体系、转变传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构建逻辑体系、创建中国教育学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佛像在中国的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佛像在中国的本土化是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后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物。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印度佛像的形象及特点;二、佛像在中国本土化的基本进程及特征;三、佛像在中国本土化的缘由。  相似文献   

3.
新生本土化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吴岩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市场经济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然而还面临着新生本土化文化的挑战。它对高等教育的作用方式较为隐蔽,更应给予深入的研究。一、新生本土化文化的形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应包...  相似文献   

4.
何谓"新教育中国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涌动,教育本土化问题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史上的“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含义进行了研究,以期从历史的视角对当代教育本土化的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守护家园: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在变革实践中的缺失状况,与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历史的经验放逐本土化、理不清继承与借鉴的关系失落本土化、混淆国际化与"与国际教育接轨"虚无本土化相关。以守护家园的文化立场重视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本土化问题,必须弄清课程与教学变革中的文化传承,在国际化视域中生成本土化,扬弃地传承中国文化传统,坚持从当下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实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变革道路。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研究对象具体体现为从“本土化”或“结合”的角度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绩效、从“本土化模式比较”的角度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败得失以及从“总结中国经验”的角度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种实践模式,这种研究对象具有比较性、开放性以及整体性的根本特点。  相似文献   

7.
论二十世纪中国教育研究的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二十世纪中国教育研究的本土化程少波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回顾中国教育研究的百年历史,对其进行认真的清理和总结,不仅能使21世纪的中国教育研究从中吸取教益,获至启迪,更重要地,并将由此而催生出新世纪的繁荣。一关于20世纪中国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分期,学术界...  相似文献   

8.
周兢 《幼儿教育》2003,(4):26-27
在讨论幼儿教育课程多元化和本土化这个话题的时候,有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园本课程。从表面上看,园本课程或说课程的园本化与我们讨论的课程化多元性和化本土性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园本课程实质上是课程建设在管理层面关注多元化和本土化并重的结果。回顾中国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中国幼儿园课程在20年前还是全国“一刀切”。而近年来,随着幼儿  相似文献   

9.
英语已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语言,英语在非英语国家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许多带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变体,英语本土化成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探讨的课题,研究中国本土化英语对指导我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英语变体与中国本土化英语入手,探讨中国英语的本土化研究的相关问题,最后提出中国英语本土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今,西方现代化工业明的迅速扩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造成强势化对弱势化的侵蚀.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本土化传统发生急剧消亡和改变。转型期的中国同样面临着这一严重问题.本土化的失重、非物质化遗产的不断消亡。人类在付出代价后.已经把非物质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到新的历史日程上.国家已经启动中国民间化遗产抢救工程,大学该做什么?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方式,是人类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方式.作为大学教育这一智能、知识、信息基地.首先应对代表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本土化意义和价值有着确切的认识.加强本土化基因的认知自觉.承担起历史所赋予的责任,充分发挥大学保护、传承本土化和非物质化遗产的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巧 《华章》2013,(28)
建筑是生活的一个载体,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城市与建筑能折射出一个社会当下的经济,文化和科技情况。目前中国的城市建设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但受到西方建筑的影响和国际化的冲击,中国建筑缺乏“本土化”的问题日益明显。本文从中国建筑缺少“本土化”的方面简略阐述了中国本土建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英语在世界英语体系中属于外语.用国际通行的标准来判断,中国英语不是一个本土化分支;而从历史经验看,英语的本地化必然导致本国语言文化的衰败乃至消亡.因此,中国英语不应该本土化,更不能二语化或国语化.  相似文献   

13.
英语的全球化必然带来英语的“本土化“.“别琴英语“(Pidgin English)和“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就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产物.本文试从历史以及语言文化的角度对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百年历程进行审视和分析,并就英语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家政学是引导人们科学生活的一门学科,中国目前的家政学并未科学地引领中国的家庭生活。本文从中国文化背景和家庭生活实践的场域对家政学的本土化进行了考量,主要从文化、政策、教育三个方面考量了中国家政学本土化的困境,并从家政学范式的视角指明了中国家政学本土化的路径趋向。  相似文献   

15.
赫勒四十年的本土化历程契合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历经附带引介、重点考察、专题探讨、全面推进与反思等多个本土化阶段,开启了从人道主义、历史与现代性、社会实践等多维度推进赫勒研究的理论范式,建构了"日常生活""审美现代性""激进需要""人的需要""道德正义""多元旨趣"等多样化的本土化理论体系,推动了当代跨学科研究、国内外学术对话和东欧马克思主义研究团队建设,为理解马克思理论和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反思和现实批判的新面向,成为继卢卡奇之后中国学界对东欧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本土化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16.
本土心理学对一个国家来说极为重要,其中包含着强烈的自由和创兴精神,心理学本土化是建立本土心理科学毕竟的一个过程。本文从历史视域下对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进行研究,对建立多中心、多形式的心理学历史进行分析,并对新兴的多元本土化心理学例证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7.
一.何谓教育学“中国化” 关于教育学“中国化”,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教育学“中国化”就是教育学“本土化”,过去提“中国化”,观在提“本土化”。本土就是本民族的、传统的、现实的东西。教育“本土化”即指吸收外来文化和自身文化的创新,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文化的选择。但是。提“本土化”是否会使教育不仅迷失了自我成长的正确方向。而且又远离了文化传统的精神家园,从而成为盲目漂泊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另有学者认为,  相似文献   

18.
正本清源:走出通识教育内涵混乱的怪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对通识教育的研究虽然方兴未艾,但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认识和通识教育概念的界定却是莫衷一是,这既不利于构建中国本土化的通识教育内涵,也不利于通识教育实践的探索。本文试图从根本上肃清通识教育的历史根源,从实质上理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辩证关系,从高等教育本质出发构建本土化的通识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9.
政治学的本土化要求我们从传统的角度去认识中国政治的独特性,但是,目前基于历史学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的中国政治思想史教材并不切合现实所需。政治学本土化背景下所需要的是一本问题意识强烈、政治学学科感强、能够揭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实质、为构建本土化的政治理论提供思想资源的教材。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教材建设上,要立足于政治学专业,要有政治学的理论意识、方法意识和思维模式;要打破历史研究的线性思维模式,把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要打破从思想到思想的研究模式,将思想研究与制度、社会、甚至科学的研究结合起来,全方位地透视,把握其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从片面传播到广泛传播、正式确立,进而实现本土化、民族化.这一历史过程.折射了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演进趋势.面临看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中国现实妇女问题的双重挑战,创新与发展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的惟一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