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归因理论问题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家关注的一个课题。归因理论,最早是由海德提出的。海德认为,每个人在其日常生活中都要对自己或别人的行为的因和果进行分析,即人们都要对自己或别人的所作所为提出“为什么”的问题。所谓归因是对自己或别人所做过的事情的结果或外部行为的原因所进行的推论。海德认为,人们把因果关系归为两类,一类是外部原因,另一类是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2.
归因与成功     
归因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于1958年首先提出的。简单说来,归因就是找原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海德指出,影响人们行为结果的原因有外界环境和主观条件两个方面。如果把行为结果的原因归结为任务的难度、运气、外部奖惩等,称为外归因;如果把行为结果的原因归结为行为主体的自身因素,如能力、性格、气质、努力、动机、兴趣等,称为内归因。后来,社会心理学家维纳接受并发展了海德的理论,他指出,这些外界环境和主观条件又可分为稳定性较强的因素(如能力、任务的难度)和稳定性不强的因素(如努力、运气等)。他还指出,人们常把行为结果归因概括为四  相似文献   

3.
彭云霞 《班主任》2002,(12):9-10
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或推测。学生的归因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外部归因与内部归因。具有外部归因特征的同学往往认为自己学习成绩的好坏受运气、他人  相似文献   

4.
教师反思是教师对教学经验的重新建构.归因是对自己或对别人经历过的事情的结果或外部行为的原因所进行的推论.归因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经验的重建.从韦纳的归因理论入手,分析其在教师反思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教师反思中的归因策略.  相似文献   

5.
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理论与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理论与研究综述李媛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归因的理论探讨始于本世纪40年代。海德在对人际知觉的研究中提出这一问题,海德以为,在推断别人的行为原因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朴素的心理学家,用准科学的方法去观察事件,去分析和认识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  相似文献   

6.
动机归因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教育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归因理论的奠基人应追溯到美国心理学家海德(Heider,F.)。他以朴素的心理学观点和通俗的语言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并与心理学家的研究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加以系统化和概括化,倡导了归因理论。所谓归因,是指观察者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或推断。对因果关系知觉的研究,称为归因研究。其基本思想包括下列方面: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学归因偏差的负效应及矫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归因是对自己或对别人经历过的事情的结果或外部行为的原因所进行的推论,其关键成分是认知。归因不仅能归纳原因,而且能对未来的行为进行预测。归因理论的探讨始于本世纪40年代,由于归因现象的普遍存在,并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受到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都囿于学生行为、学生学习成败的研究,对教师教育行为的研究还很少涉及。本文拟对教师的教学归因偏差做些探讨。  一、教学归因偏差的类型及成因(一)自利性归因偏差。指的是教师为…  相似文献   

8.
归因,通俗地讲,就是寻找结果的原因,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的认识。归因理论的探讨始于1958年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社会知觉和人际关系的认知理论。1967年,凯利提出了协变原则理论,认为特定的行为结果与原因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固定不变的关系。70年代以来,韦纳创立并不断完善了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把归因和情感、行为紧密联系起来,使归因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随着对归因研究的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归因理论对现实特别是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归因训练成为归因研究的一个活跃领域。所谓归因训练就是…  相似文献   

9.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解释或推论。通俗地讲,人们找出行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就是归因。归因有两种:一种是外部归因,把行为结果的原因归于自己以外的因素,如周围环境、任务难度、机遇等;另一种是内部归因,把行为结果的原因归于个人自身的内在因素,如态度、意志、能力、努力等。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归因倾向始终伴随着学生,并极大地影响其学习活动,在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能力理论与成就动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本世纪60年代,在社会心理学家海德(Heider,1958)、凯利(Kelley,1967)等人所提出的归因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开始认为动机是思惟的功能;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特别是70年代初维纳(Weiner,1971)用归因理论重新解释了成就动机,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他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思惟活动过程中的中心  相似文献   

11.
谈归因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习和工作当中,人人都会体验到成功和失败,同时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对成就行为的归因。由于这种归因会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近年来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归因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其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到各个社会领域,其中维纳(Weiner,B.,1971)的归因理论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实践,本文拟就简要介绍维纳的理论和如何运用这一理论对学生进行教育。一、维纳关于成就行为的归因理论人们都把自己的成就行为归结为哪些原因呢?这是归因理论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早在海德(Heider,F.,1958)对归因问题进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解释。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先是由某种需要而产生一定的动机,再由动机驱动去从事一定的活动,而活动又必然产生一定的效果。这种效果达到了包括在动机中的预定目标,就是活动的成功,否则就是活动的失败。活动的成功与失败,总是由某种单一的原因或复合的原因引导和促成的,将这种单一  相似文献   

13.
教会聋生正确归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指对别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行为为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相似文献   

14.
归因理论于1927年由心理学家海德首次提出。1958年海德的代表作《人际关系学》的出版,标志着归因理论正式诞生。此后,凯利、维纳、罗特等心理学家都对行为的原因分析作了深入研究。维纳给归因做了较精确界定:"归因是由主体(活动者或观察者)所做的用于说明一种行为和一种结果间的关系的解释”。“归因通过其对未来的预期及情感反应的影响而成为后继行为的动因”。归因能力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乃至个性健康成长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探讨小学生归因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如下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国外心理学界,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日益流行。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就是归因。归因就是人们对于自己行为及后果的因果关系的合理推断,这种归因影响着人们随后的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自己学习成功或失败原因的看法也是一种归因活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同样证明,学生成绩的获得和进步有赖于他对自己学习成绩或失败原因的正确看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创立了归因理论,指出归因就是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某种行为或倾向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归因理论就是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因果关系的理论。此后,相关的研究久盛不衰,涌现出大批支持这一理论观点的实验和研究成果,其代表人物有琼斯(Jones)、戴维斯(Davis)、凯利(Kelley)和韦纳(B.Weiner)。大学生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受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因素的影响。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自主择业、双向选择”…  相似文献   

17.
归因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或别人行为产生原因的推论,人们可以由此来认识、预测、控制他们的环境及随后的行为。归因的分类有三个维度:归于内部自身的原因还是  相似文献   

18.
“控制源理论”是由罗特(J.B.Rotter)对心理控制源进行研究并发展起来的归因理论,它与海德、韦纳等的归因理论不同,控制源理论认为知觉者之间存在着一些稳定的个体的差异,这些个体差异影响了因果推论。因此,控制源理论既是一个归因理论,也是一个个性理论。内外控是衡量这种个体差异的维度,内控者(internal control)倾向把自己的行为看成是引发随后事件的主要因素,认为自己的成败祸福取决于自身因素;而外控者(external control)则常把行为之后的事件看成是机遇、运气或超出自己能力的外部力量所决定的,从而不愿去做一些必要的努力和尝试控…  相似文献   

19.
所谓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具体地说,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本文将以“归因理论”为指导依据,具体分析“归因”在学生学业成败中所起的作用、地位及其相关理论。一、韦纳的“三维”归因模式根据心理学家韦纳的研究成果,人们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四方面的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以及运气。这四个因素可以按三个维度来划分:(1)从来源上分为内部与外部因素;努力与能力属于内部因素,而难度与运气则属于外部原因;(2)从稳定性看,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循循善诱——柳暗花明又一村 海德的归因理论认为,行为的原因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环境的原因。学生的学习归因是有倾向性和规律性的,也有积极与消极、正确与错误之分。不同的归因倾向会产生不同的学习行为,进而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学生在失败时总是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低、脑袋笨、力不从心。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