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一个难点,作文是学生观察、积累、品味生活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统一体,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积累生活,让作文反映生活,使个性回归作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体验.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而把作文写好,语言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从学生的作文语言来看.存在的问题是:说话假、大、空,用词不当,言不由衷。究其原因:词汇量少.词语积累这个环节比较薄弱,那么如何才能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呢?  相似文献   

3.
要想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只有善于观察生活,用敏感的心灵去体验生活,学生才能积累作文所需的生活素材;而只有积累大量的、丰富的词汇、语句,学生在作文时才能有墨可施。  相似文献   

4.
很多学生写起作文来有一定的困难,这其中,既有缺乏日常积累的原因,也有不得方法的原因。本文主要帮助、指导学生从多读书积累、善于观察思考和多动笔练习三个方面,帮助学生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5.
语文作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如何积累素材,培养学生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教会学生使用素材,写出优秀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检验学生语文素质的最雄辩的证明.”提高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之根本.本文主要从指导学生从观察中积累素材、从阅读中积累素材、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从强记中积累素材、从练笔中积累素材等五方面来阐述如何“立足素材积累,提高中学生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作文,总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写,究其原因是缺少对生活细心的观察、感性的积累。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善于触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点,从小字入手,捕捉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真的习惯,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了。"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指导。笔者阐述了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在观察中积累、在活动中积累材料,使学生写作文时有东西可写,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作文"没话可说""假话、空话、套话"连篇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课堂为教学而存在,教学只有依靠课堂才能进行。多少年来,"课堂是教学的唯一",成为我们众多教师的共识。俗话说:"要想作好文,功夫在文外。"因为作文之外,学生不仅可以积累素材,还可以感受美。所以,学生作文之前,教师不要急于让他们动笔写,而是要设计好指导方案,找  相似文献   

10.
赵勇 《文教资料》2010,(34):79-80
要想写出有新意、具魅力的文章,学生就需在生活中善于进行创造性的积累。为培养学生作文中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集思广益,引导学生博览精累,追求创新;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并创造性地读出智慧、积累智慧:精读同龄人佳作,欣赏作品中亮点;感受生活,捕捉新感受做随笔记录,等等。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一个难点,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积累生活,让作文反映生活,使个性回归作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体验,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成熟的今天,对学生写作教学的要求越来越注重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积累素材,从四方面来谈谈素材积累的途径:现实生活,作文素材的不竭源头;语文课本.作文素材的无尽宝藏;课外阅读,作文素材的缤纷花园;创设情景,作文素材俯首拾取.  相似文献   

13.
“没啥可写”是众多中小学生写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感到“没啥可写”呢?我认为是学生缺乏观察、思考、不善于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导,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外的作文素质及有益活动的开展,致使学生没有作文的源泉。如何使他们走出作文难的困境,使他们愿写,乐写呢?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话用来形容学生作文,便是指缺少语言的学生是做不出好文章来的。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反复传授作文的方法,学生也铭记于心,对如何作文也能说长道短,但最终作文时仍是无话可说。现在的中考尤其是高考,语文科成了弱势科,语文教师自然也就是弱势群体。看来,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便是先帮学生学到更多的语言,积累语言。如何让学生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初中语文教学应将语言积累作为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性一环。  相似文献   

15.
现在很多中小学生都视作文为负担,为找不到材料,词不达意而发愁。究其原因,是课外积累太少,不善于积累知识,总是觉得腹中空空,即使掌握了再多的写作技巧,也无济于事。凡事开头难!如何作文入门,是很多中小学生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不断的对学生作文效果的观察和总结,体悟到学会积累是作文入门的最为重要一环,细数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作文最大的困难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就是无材料可写。在作文教学中要突破选材难,让学生获取并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关键是要在方法的指导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7.
作文占据着中考语文中的重要地位,很多学生却写不出,写不好作文。究其原因是作文素材积累不够,而且不善于运用自己熟悉的素材。本文引导学生从教材、阅读、日常生活几个方面去积累素材,并且合理运用素材,使学生作文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廖桂兰 《考试周刊》2014,(27):34-34
初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大部分学生畏惧作文、写作水平不高的原因是缺少素材积累,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19.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萍  谢婵娟 《时代教育》2009,(10):135-135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势在必行.本文从学生自身广泛积累、学生创作自由、优化学生作文心理三方面对学生作文的兴趣激发展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也是语文素养的展现,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都在字里行间得以更全面的表露。作文教学就是要指导学生通过写作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本文从注重教师自身的写作能力提升、善于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并以平时的写作训练为基础,采取合理的评价机制等方面来探讨提高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