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开明 《考试周刊》2014,(14):124-124
品质指学生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的精神。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意志的强弱对一个人的行为以至于一生能否作出贡献都有重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意志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反过来,体育活动又是磨炼意志的极好手段。  相似文献   

2.
意志和意志力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自觉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意志在人主动变革现实的行动中表现出来,对心理状态和外在行为有发动、坚持、制止和改变的控制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晓礼 《考试周刊》2013,(13):113-113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意志强弱对一个人的行为以至一生能否作出贡献和取得成就都有重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他们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意志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反过来,体育活动又是锻炼意志的极好手段。  相似文献   

4.
学习意志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实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排除干扰,克服困难,以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的心理过程。无论对谁来说,学习都是一个艰苦、细致、耐心的脑力活动过程,要求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毅力。可以说,学习意志是一个人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的主观条件。学习意志与一般动作行为意志有一定区别,一些人可能在体能操  相似文献   

5.
从心理学讲,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而使人的全部能动性都积极调动起来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班级文化     
《上海教育》2012,(Z1):80
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班级精神、文化环境和行为方式。它是班级成员智慧的结晶,凝聚着班级全体成员的感情、意志和追求,包括班级的班风、学风、人际关系、班级环境、独特的信念与情操等复合因素,是一个班级的本质、特色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近年来,班级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学校班级发展的重要趋势,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成为学校追求内涵发展的重要目标。班级文化作为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汇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是班风、班训等熏陶出来的人的素质的提高,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曾杰 《成才之路》2013,(11):I0005-I0005
二、社会情意思维1.意志思维意志思维是情意思维的核心。意志思维是指人们自觉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为实现预定目的而进行活动的心理过程。它使人自觉地同困难做斗争并节制自己的行为。意志也离不开认识,没有认识活动,就不会有意志行为,认识过程中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构成意志的理智部分。意志也同情感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总是意志在同一心理活动和思维  相似文献   

8.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活动。意志的强弱对一个人的行为以至一生能否作出贡献和成就,都有重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幼儿阶段的基本教育目标之一是萌发幼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很显然,此时的幼儿还不能自觉地将其行为与后果联系起来,因此成人的引导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幼儿期是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期养成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类型是很难改变的,对以后的人生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素云 《考试周刊》2012,(90):109-110
耐力是指在认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人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大多数人的耐力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在体育课的实践中,教师有意识地通过上体育课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炼意志。  相似文献   

11.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标,并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意志的强弱对一个人的行为以至一生能否作出贡献和成就,都有重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意志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反过来,体育活动又是锻炼意志的极好手段。小学体育教师不仅是塑造人类形体美的“工程师”,而且也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知识、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一、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组织一些能增强学生意志品质的活动,如跳山羊、跳高、攀登等。在这些活动中,有的学生表现出动摇、胆怯等消极意志品质,究其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  相似文献   

12.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活动。意志的强弱对一个人的行为以至一生能否作出贡献和成就,都有重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历尽坎坷,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积累千万,不如养成好习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习惯是人的行为的自觉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能自觉地按一定的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人的很多习惯是受周围的环境影响,在无意识中形成,但却是在有意识的训练中完成。  相似文献   

14.
学习与学生个体的兴趣、需要、态度、意志、情感直接发生联系,是个性化很强的自主建构知识的行为。然而,我们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常听老师抱怨其学生学习不自觉、效率低下;家长抱怨子女不会自己找书看,对学习没兴趣。究其原因,学生不能自主、主动地学习,不能形成有效的个性策略  相似文献   

15.
赵清进 《陕西教育》2009,(10):21-21
一、培养意志 奠定基础 意志就是人们按照既定目标,自觉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努力达到目的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信心、一种决心,是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坚持自信、自强有恒和精益求精等优秀品质的总称。学生有了坚定的意志,才能不断地克服困难,使自己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6.
李振凌 《山东教育》2003,(26):25-26
注意是一种心理特性,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高度集中的注意是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能大大提高。因此,我们应重视注意规律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保持稳定的有意注意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人的心理活动对特定客体的指向和集中,不仅取决于特定客体本身的特点,而且还取决于自觉确立的目的和自觉提出…  相似文献   

17.
意志行为能在无意识条件下自动发起和执行,此种无意识意志行为被称为无意识目标追求。无意识目标追求具有类似于意识目标追求的某些特征和功能,但却有着相对独特的产生机制:其发生依赖于目标表征的可及性和目标状态的渴求性。无意识目标追求与意识目标追求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当两者兼容时,效果相互增强,呈叠加效应;两者冲突时,呈相减效应。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趋向于压抑或扭转儿童的意志,要求儿童毫无异议地服从教育者。因为许多人认为意志与服从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概念。其实,这一点是需要澄清的。我们经常用的“意志”这个词,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自觉地努力的心理状态。在适宜的条件下,意志有助于促进儿童活动,引导儿童获得进步。当看到一个儿童的行为混乱无序时,人们往往会认为这是儿童个人意志所造成的。然而,正如我们不能把成人在愤怒之时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为都当作有意行为一样,不能把儿童所有混乱无序的行为都当作有意行为。事实上,混乱无序的行为并不是由儿童的意志所造成的,而只是儿童情绪  相似文献   

19.
道德的前提条件是人自我、自主意识的觉醒。人的意志是自由的,才能够自我决定,自己承担责任。生活是道德发展的动力源泉,道德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也实现于生活。市场经济使长期沉淀的逐利本能向全社会扩散,不少人自觉不自觉地将道德物化了。确立功利和道义的辩证统一观,形成功利促进道义、道义促进功利的良好局面,才能实现发展生产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双重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标管理是以科学地制定目标为前提,以实现目标为最终考核的一种管理策略。这种管理策略将定性和定量考核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被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由他律变为自律,从而形成“要我怎样做”到“我要这样做”角色的转移,使目标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变成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