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教育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应该充满人性化。人性化管理要求管理者在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基础上,用爱和关怀去唤醒学生人性中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2.
现代幼儿教育呼唤人性的回归。这既是家长的需要,也是幼儿的需要,更是现代教育的需要。因为只有在充满人性的教育情景中,人的尊严、价值、自我意识、个性才有可能得到张扬开发。惟其如此,教育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是一种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的教育,是充满民主精神,散发着科学气息,闪耀着个性光芒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校也因此成为生命教育的主要阵地。  相似文献   

4.
博览     
新德育的特点新德育不是“标新立异”的口号,是一种朴素的教育回归。“新德育”有如下特点:1.新德育是“互动教育”。这里的互动,指的是师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促进。2.新德育是“人性教育”。就是把学生当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尊重和人文关怀的教育。整个德育过程应该充满浓浓的人情味3.新德育  相似文献   

5.
教育私语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在《做最好的老师》中提出,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也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7.
试论生态课堂及其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回归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教育应循着人的素质出发,充分发掘和调动人作为生命个体应有的人性、灵性,不断开发人的大脑和智力潜能。在这样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引领下,课堂教学应该成为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过程,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以生态学的理念创设的富有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8.
教学的“意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何教育教学活动总是为人的活动,应当充满对于人性的关爱。适于人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是那种充满自由、和谐、趣味、爱的活动,总是有“意味”的活动。教学的“意味”来自师生真实的交流与沟通,来自师生双方作为人性个体之间的真实交往。提出教学的“意味”意在在我们师道尊严的文化传统中凸显教学活动的为人性、教学意义的丰富性以及师生在真实教学情景中的自由创造性,而非对教学活动的随意与浪漫的简单怀想。  相似文献   

9.
正李镇西老师在《教有所思》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理想的教育是一种把人当作人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啊,人性的教育就是时刻关注着"人"动态变化的教育,是根据人的发展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的教育。前些时候,我教学的一堂课,更让我坚信:教学,应当目中有"人"。备课与备生的较量:是"不变"还是"万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我一直将教学的  相似文献   

10.
有人性、人情、人味的健全的人,这就是教育对人性最好的培养,这就是教育的人文精神。在教育彻底改革的今天,让中职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班集体中茁壮成长,是我们每个中职校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为人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满人性的建构与发展,完满人性的生成有赖于教育。在批判当下教育人性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人性化的原则,强调人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发扬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真正以人的方式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一、人性为本的内涵人性为本是人本思想的一个延伸。人本思想强调的是人的发展,而人性为本强调的是做人思想工作的立足点和切入点。人性按我的理解应有两方面:一是人的本性,二是人的个性。所谓人的本性也就是人的自然属性,它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具有普遍性。所谓人的个性是指人在一定的成长环境及教育方式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个体的标志及原因。所谓以人性为本的原则也就是指在日常学生思想工作中,分析了解学生行为表现中的本性因素并给予尊重,把它作为思想教育的切入点,以求得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一个充满诗意的家园,一个亘古存在的永恒主题=在人类整个发展进程中一直是社会发展、明进步的基石。今天,教育地位与作用的空前凸显,使教育负载了过多的期望与理想,承载了前所未有的使命与责任。然而,在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矛盾张力中,教育的实然图景凸显了其在更大程度上是处于一种“真空”状态。以价值之生命主体——人为本的教育首先应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的完  相似文献   

14.
充满生命色彩的语文教学,是师生在双向倾诉中,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存在。教师觉得自己是在为生命而教语文,在用生命之灯照亮生命,使课堂充满人性,充满人文关怀,充满生命活力。让教学各个环节都蕴含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富有人文精神。从而体现人情的意蕴,人性的热情,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生命的伟大。  相似文献   

15.
任何教育教学活动总是为人的活动,是充满生命趣味,与人格、人性、人情息息相关的活动。如何革新传统教学观念,促成主动、开放、有效的教学,这是当今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试从传统课教学的反思出发,以教学的主体原则来透视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一、教育的前提是民主和尊重。 李镇西老师曾精辟的说道:“‘素质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位很人性化的老师,但随着一位学生的到来,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是否真的践行了人文关爱。  相似文献   

17.
人主义又称人道主义,英名为Humanism,源于艺复兴时期的“人科学”,注重人性,推崇人的经验、理性、个性的发展,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哲学范畴,人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谓人主义教育,就是培养人精神的教育,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体现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人精神是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种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想阐述个性差异性的还原是作文的理由,即作文和阅读必须有独特的个性,有差异。 一、情绪、感悟、疑惑、追问的抒发——个性差异性的还原是作文的理由 “人文精神就是要有血性和良心,要有同情和怜悯,要培养真挚的充满人性的品格”。(钱中文语)弘扬人文。充满人性,回归本我,还原个性是作文存在的理由。每个人的阅读储存和生活积累都不同,面对同一事物,观察、感知、认识的角度本来是千差万别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共性教育、共性阅读、共性写作的不良影响,学生身上的那些仅有的差异性、人本性,已被一些模式同化了。  相似文献   

19.
教育,应该充满人性;而充满人性的教育,要让学生感受到快乐!这是我从李镇西老师那里学到的最根本的教育理念。一个班集体如果仅局限于上课和考试是不会让学生产生依恋之情的。作为班主任,我尽己所能地  相似文献   

20.
继续教育与创业教育(以下简称继创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一、继创教育课程优化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性是人的本质的最高体现。教育是人类特有的发展工具,它应当把发展完美人性作为天职,千方百计地唤起人性、培养人性、传播人性,促进人性的成长。当然,我们所讲的人性,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发展要求的人性。教育要履行这一天职,就应具有人性的特征,就必须以“人”为本。继创教育将一定社会对于人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各种各样的课程中。人则在学习各种各样的课程中,积累知识,掌握本领,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