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叫“一笔画”吗?就是笔不离开线条,不在任何线条上重复,把这个图形给画出来。我们知道任何图形都是由点和线组成的,能一笔画成的图形必须是连通的图形。图形中的点可以分成两大类:凡是从这点出发的线条的条数是单数的,称为奇点;凡是从这点出发的线条的条数是双数的,称为偶点。早在18世纪,瑞士的著名数学家欧拉就找到了画“一笔画”的规律:凡是没有奇点或只有两个奇点连通的图形一定可以一笔画成。凡是由偶点组成的连通图,画时可以把任一偶点作为起点,最后一定能以这个点为终点画完此图。一笔画出下面的3个图形,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图1凡是只有两个奇点的连通图(其余都为偶点),也可以一笔画成。画时必须把一个奇点作为起点,另一个奇点为终点。一笔画出下面的3个图形。有一个关于欧拉的故事。18世纪,哥尼斯堡城(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普莱格尔河上有7座桥,将河中的两个岛和河岸连结(如图1所示)。城中的居民经常沿河过桥散步,于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一次走遍7座桥,而每座桥只通过一次,最后仍回到起始地点。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不难,但人们争论了很久也没能找到答案。最后,问题被提到了大数学家欧拉那里。欧拉很快地证明了这样的走法不存在。他...  相似文献   

2.
一笔画问题     
<正>所谓一笔画问题就是从图形上的某点出发,笔不离纸,一笔画完整幅图形,点可重复,线不能重复,每条线都只能画一次。例1下列两幅图形,哪幅能够一笔画成?图1中的两个长方形相互分离,显然是不能一笔画成的。图2是在图1的基础上连接了一条线,那么图2就可以一笔画成了:如图3中的线路图,可以先画大长方形,再画小长方形;此外也可以先画小长方形,再画大长方形。  相似文献   

3.
在假期作业中,我们遇到过这样的题,题目是:下面几个图形,能不能一笔画成?(画图时必须笔不离纸,且每条线都不能重复地把图画出)我们把这类题叫做“一笔画”。  相似文献   

4.
一笔画     
一次,同学考我一个智力问题:请一笔(不重复不遗漏)画出右面的图形(如图1)(以下简称“一笔画”)。画了两天,草稿纸用了两本,也没有完成,无奈只好去问老师,老师也没能给出办法。我很不甘心,一天,我盯住了小学生字表中的常见汉字“口、日、田、目”,发现“口、日”能够一笔画出来,而“田、目”怎么也不  相似文献   

5.
好奇的同学,你要想学“一笔画”,就请阅读下面内容吧!一、基本概念把一个图形用笔描绘一遍,笔不能离开图面,已经描过的地方不可以重复,这个图形就叫做一笔画.也就是说,可以一笔画成的图形叫做一笔画.例如,在下页图a中,由A点出发先走向B点,从B点先描出圆,回到B点后再描全矩形,这就是一个一笔画.如果把图中的每一个交点都叫做线结,那么,有偶数条线(直线或曲线)相交的线结叫偶线结,如图a中的A、B;有奇数条线相交的线结叫奇线结,如图b中的4个线结.二、基本规律并非所有图形均可一笔画出,例如图b,不论你从哪一点出…  相似文献   

6.
1736年欧拉在研究“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时,把过桥路线问题转化为“一笔画”问题(如图1),并找到了“一笔画”的规律:1.凡是由偶点组成的连通图,一定可以一笔画成。画时可以以任一偶点为起点,最后一定能以这个偶点为终点画完此图。  相似文献   

7.
图形的连接就是一笔画,首先要找到画图的起点,把图一笔画成。画时笔不能离开纸,不得有重复画的线路。例1要求不重复地一笔画成下图。解:首先对图形进行书空,找到画的起点,找到一种画法如图:A是起点,B是终点。例2把下面图形不重复地一笔画成。解:有多种画法。右面是其中的一种画法。练一练把下面图形,不重复地一笔画成。BAAB襕⒈⒉⒊⒋⒌⒍⒎⒏⒐⒑图形推理——图形的连接!上海市@朱鹏程  相似文献   

8.
《中学教与学》2009,(10):35-35
我们经常会遇到要求用一笔画出所给图形并要求不能走重复路线的“一笔画问题”.要正确解答这些问题,必须弄清一笔画图形的特点.早在18世纪,瑞士的著名数学家欧拉就找到了一笔画的规律.欧拉认为,能一笔画的图形必须是连通图,即一个图形各部分总是有边相连的图.但是,不是所有的连通图都可以一笔画的.能否一笔画是由图的奇、偶点的数目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一、笔画的概说汉字是由不同笔画交错构成的,构成字形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就是笔画。笔画是汉字形体结构的基本要素。写字的时候,由落笔到提笔,叫做“一笔”或“一画”。汉字的基本笔  相似文献   

10.
1.解题注意点(1)图形的连接就是把图形一笔画成,首先要找到画的起点(有时起点同时又是终点); (2)画时笔不能离开纸,要一笔画成指定的图形,而又没有重复画的路线。  相似文献   

11.
化解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难"的问题,应对笔画重新分类。按笔画笔向折转与否,可将笔画"三分"为横、竖、撇、捺、点、提六个基本笔画,折、钩、弯三个特殊笔画和多个复合笔画;基本笔画可再"三分"为点画、线画和半线画;特殊笔画"折"使线画、半线画折转成直角,"钩"转成钝角,"弯"转成圆弧。占笔画多数的复合笔画都是基本笔画折、钩、弯而成的。  相似文献   

12.
所谓一笔画问题就是使笔尖不离开纸面而又不重复地画出一个图形。这个问题起源于十八世纪所谓“哥尼斯堡桥”的难题:在一条河流中有两个小岛,岛与岸之  相似文献   

13.
九一年高考语文试题第一大题第二小题为“下列汉字笔画数不全相同的一组是:A、瓦长片毋 B、瓜鸟凹辽 C、廷岌祁丞 D、延孜舛尧”。这一试题主要是考核考生对汉字笔画、笔顺、部首等知识所掌握的程度如何。说实话,这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的而且是应该早就掌握的知识点。汉字都是一笔一笔构成的,不是一笔连到底。写字的时候,由落笔到抬笔叫作“一笔”或“一画”。一笔一笔写出来的形状就是“笔画”。  相似文献   

14.
汉字之最     
汉字从笔画上来看,9笔的字最多,其次是10笔和8笔的字。笔画最少的字是1笔写成的“一”、“○”和“乙”三个字;笔画最多是“齉”字,共36画,音 nàng,表示鼻子不通气,发音不清。汉字中同青字最多的是读“yì”的字。《现代汉语词典》(1995.5.北京第166次印刷)里读“yì”的字共有90字。读音最多的是“哪”、“和”两字,这两个字都有五种不同  相似文献   

15.
赵力 《良师》2003,(21)
咪咪上一年级了,她对汉字很感兴趣,为了多掌握有关汉字的知识,她去向赵老师求教。赵老师知道咪咪的来意后,和蔼(ǎi)地说:“学习汉字,要先掌握汉字的基本部件,也就是我们说的笔画名称。”“我知道,不就是点、横、竖、撇(piě)、捺(nà)嘛。”咪咪说。“对。”赵老师接着说,“写汉字时,由落笔到抬笔,或者由起笔到收笔,叫一笔,也叫一画。一笔一笔写出来的形状叫笔画。你刚才说的这五种笔画名称,是构成汉字最基本的五种笔画。由这五种基本笔画变化出来的其它笔画共有二十多种呢!”“哇,这么多呀!”咪咪有些吃惊地说。赵老师说:“这些笔画,你要…  相似文献   

16.
开心乐园     
右面的图形是一笔画成的。要求画时,线路既不能重复,也不能交叉。想想看,应该怎样画呢?开心乐园@未未~~  相似文献   

17.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字的偏旁或成分笔画变形。象“奇”和“奔”的上部同是一个“大”字,在奇中“大”字末笔变捺成点,而在奔中则不变点。那么,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呢?为什么同是“大”字末笔,在“奇”中敛笔成点,而在“奔”字中就不敛笔呢?一般地说,这是由于字的笔画布局需要,亦即由字的间架所决定的。现就“点”“捺”变化问题谈两点体会。 一、变“捺”为“点” 捺在有些字中宜缩不宜伸,即要变“捺”为“点”。这样写的原因,实际上是为了少占地方,使字的布局趋于合理。归纳起来有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你能笔尖不离纸,一笔画出下面的图形吗?试试看。对了,不能走重复路线。图1图2教你画:要正确解答这道题,必须弄清一笔画图形有哪些特点。早在18世纪,瑞士的著名数学家欧拉就找到了一笔画的规律。欧拉认为,能一笔画的图形必须是连通图。连通图就是指一个图形各部分总是有边相连的,这道题中的三个图都是连通图。但是,不是所有的连通图都可以一笔画的。能否一笔画是由图的奇、偶点的数目来决定的。什么叫奇、偶点呢?与奇数(单数)条边相连的点叫做奇点;与偶数(双数)条边相连的点叫做偶点。如图1中的①、④为奇点,②、③为偶点。①②④③图…  相似文献   

19.
r(r≥2,r∈N)维欧氏空间中,r度分别为n_1,n_2,…,n_r的“长方体”,被划分成n_1n_2…n_r个小“正方体”。一粒子不重复不遗漏连续地通过每个小“正方体”的一条对角线,这件事能否办到?若办不到,请给予证明;若能办到,清给出一种行走路线。 这是一个有趣的“一笔画”问题。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自甲骨文到小篆的各体系的古文字构形均有借笔现象。所谓借笔,是指汉字在构形时共用一个(或几个)笔画、部件或偏旁的构形方式。有的文字学家称之为“兼笔字”。古文字学家指出,金甲文在其独特的书写方式一合文中经常采用“借笔”这一形式。如白堤“五百”的合文,中间的长横是“五”和“百”的共用笔画,这是借笔画;晓”是“子孙”。字的合文,其中“子”既是单独表义的符号,又兼作“孙”的左旁,这叫借偏旁。当然,金甲文中也有单个字构形时的借笔现象,但还未被广泛地注意。这种借笔构形的造字法在战国文字中有了新的创造,并被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