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义利观在其弟子编撰的《论语》中进行了全面阐述。义以为上、利之常情、义利辨证是孔子义利观的主要内涵。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部分党员干部义利观扭曲,腐败问题日益突出,"假义真利"是时下贪官之真实写照。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孔子义利观要进行现代解读,突破时代与阶级局限性,汲取为政中的科学义利思想,这对提升党员干部政德素养和加强党内廉政制度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哲学史上,义利问题一直是儒学的首要议题。关于一代儒学大师孔子的义利观,多数人认为孔子重义轻利,义利对立。笔认为,孔子承认人们对利的欲望和追求的正当性,他强调义利的统一,但由于社会环境所限而“罕言利”。孔子义利观对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义利观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的义利观中,义和利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孔子并非完全否定功利,但他更加重视"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取其精华,孔子义利观中的积极因素应继承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孔子经济思想的核心——义利观,其基本内容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义以生利以及涉及到维护统治高度的养民、爱民、惠民的民本思想。孔子的义利观对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当前重新审视孔子的义利观,仍有着积极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思想不仅在古代中国炳耀出普照精神世界的光辉,而且还内蕴着永恒的鉴照与晦导价值,其义利观思想尤为精湛。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大有汲取、弘扬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必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论语》为研究资料,对孔子思想中的“义”的具体内涵及其关系、“利”的具体内涵、孔子“义利观”的两个方面及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认识孔子的义利观时,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孔子是“重义轻利”,这一观点是有偏颇的。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孔子的义利观,正确认识孔子的经济思想对于经济思想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强调"义为利质",主张以义律己、修身正心、完善自我,倡导见义勇为,反对有勇无义.孔子义利观中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对于现在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孔子义利观以维护人的生命和价值为"义",反对不以义为基础的私利;维护"民之利"(社会公利),主张在"义"的基础上获得个人利益。在义利观的基础上孔子形成了为实现"有道"社会的理想而办教育的价值导向。孔子的义利观与教育价值导向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振林 《文教资料》2010,(4):118-120
义与利是人们不断争执的一个基本问题。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重义轻利。义利观,在封建社会起到了和谐、稳定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鼓励个人追求应得之利,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统一的,当三者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儒家重义轻利思想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对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是实现我国长治久安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传统与现代之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属于“传统的和谐社会”,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缺乏公平正义、依靠伦理规则和行政强制的和谐的农业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社会公平为基石,以民主法治为保障的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3.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是要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二是要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三是要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和谐心理健康观的主要内涵及特点,并提出了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加强和谐心理的宣传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的心理保健文化;提高对挫折承受能力;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加强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等方面的建设措施.旨在提高个体的身心和谐,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民主与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对我国传统法律文化有着深厚的影响,其中某些主张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通过解读儒家思想中关于法律的主张和观点,以图对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儒家文化强调的"和合"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儒家文化中的"和合"文化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这些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法治精神”是十七大报告在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一个新提法,也是继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之后,又一个具有战略性号召力的新概念。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不仅是我国公民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最为关键、和谐社会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法治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精深。值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之时,宪政、秩序、平等、正义等现代法治精神被赋予了时代特征,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占据更加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和谐大学建设,更加注重教育的人文性、协调性、持续性、多样性。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崇尚学术理念、服务社会理念、持续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理念、引领社会理念。坚持人的协调发展,提升全面发展的认识能力,弘扬团结合作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社会阶层群体之间的互惠互利,和睦共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在公平的原则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缩小收入差距,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协调阶层群体的利益关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