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红楼梦》涵盖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世界的重要载体。《红楼梦》的文学价值远远大于单一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即本作品在作者的笔下,通过民俗性的语言、文化等,将剧中的各类人物、景色、服饰等文化元素描写的惟妙惟肖,尤其是塑造的两大家喻户晓的形象——贾宝玉和林黛玉。与此同时,整部作品看似繁华,实际上沧桑又不失纯洁,最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2.
读完《红楼梦》,我的心犹如纤纤细手抚过的琴弦,久久不能平静,心中涌现出无限感慨。或许有人会说:"《红楼梦》适合女人看,男人不宜,因为书中很多都是关于爱情的。"然而,我最想说的是:"《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小说。"  相似文献   

3.
<正>一本《红楼》,我读了6年光阴。没有一本书能比得上《红楼梦》的细密隽永,也没有一本书能在平静的叙述中流露着砭骨的寒意。就像,我曾在博物馆中看到一匹宋代的绵纹绢,素雅清新,花纹在光与影的交织中流畅旋转,层层清晰中泛着历史的厚重。不错,这就是读《红楼梦》的感觉。读不透。从垂髫童稚到及笄之  相似文献   

4.
5.
《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文学作品。 作者塑造了两个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并以他们两个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日趋衰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每次谈起《红楼梦》,一个有着“两弯似蹙非蹙眷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纤弱身影便浮现在我的视野中。此时,我总是禁不住吟诵“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娴静时如姣花照水”的诗句,为她祈祷。那弱柳般纤弱的躯体中更有一颗脆弱的心。竹帘外的沙沙秋雨便能抽出她绵长的泪线,四处的谣言更激起她心潮不息的波澜,终因无法承受所爱被夺的巨痛而踏上了黄泉路。深宅大院的闺阁之女脆弱的生命之花被摧落了,身处世事纷杂,竞争激烈的新时代的我们会因脆弱而陷于何种困境?生命,自然界的杰作,带着脆弱的底色前行。脆弱的躯体在狂风暴雨中秋叶般飘摇,此时,坚…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巨著,由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创作,高鹗、程伟元整理完成,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在诸多章回中,"黛玉葬花"给笔者的感触颇深,作为《红楼梦》的重要一部分,对整个作品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调。本文中,笔者首先从《红楼梦》这一文学著作出发,对其进行了简单地阐述,然后以"黛玉葬花"为线索,对其中蕴藏的情感进行了分析,从而表达出笔者自身对葬花这一回合乃至整部《红楼梦》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8.
<正>泛黄的画卷上,红尘女子的陈词滥调、矫揉造作;高洁女子的优雅高洁、清冷孤傲。画眉点翠、旧香残粉,不过是红楼遗梦勾勒出的温柔富贵乡。到凄凉处,却是楼头残梦几更钟。翻开金陵十二钗归宿的诗册,有情之中藏无情。仿佛《红楼梦》就是一场揭示命运的戏,十二女子的命运终由他人编排摆弄。而他,  相似文献   

9.
春去秋来,云起云落。重踏观园。景色依旧。满揣着追寻与期待。走进这一片明灭的碎影与斑驳的树丛之由……  相似文献   

10.
许多人说:《红楼梦》是一部可以读一生的书. 记得小时候懵懂,嫌半文言看起来累人,百几章回,反反复复只爱看"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和"苦绛珠魂归离恨天"这两回.再略长一些,爱看与自己相同年龄的黛玉宝玉 卿 卿 我我,至于诗词古文,不解其意,也囫囵吞枣.可现在又再翻开,我却独迷上了最为难解又最为巧妙的第五回.  相似文献   

11.
王洁琼 《时代教育》2010,(1):267-267
都说做人是一门艺术,而女人更是被称为上帝的艺术品,做女人可算是精致而又深奥的艺术中的艺术了。不同社会背景下需要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合上《红楼梦》,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立体人物,然而,令我记忆深刻的独有探春。喜欢探春,不仅因其名字,更因其为人。首先,撇开她取名原意“叹春”不讲,单从“探”字可猜,探春应是个敢于探索、敢作敢为的女子!探春,一道男子般的剑眉,丝毫没有贵族小姐的娇气,反倒透出几分英气。再看看她的闺房,满眼文房四宝、书法名帖,可见她的诗情才志。她是“庶出”,但丝毫不亚于男子,常心系贾府兴亡,怀一腔复兴家族热血……从她的故事中,我悟出了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  相似文献   

13.
今年暑假我又通读了一遍《红楼梦》,作品里一个婢女传奇的身世引起了我的关注。特别是她的诗作让我感到震惊,也引发了我良多感慨。她就是香菱,她做的“咏月”诗是这样写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读罢《红楼梦》,掩卷沉思,正如所有人所说的一样,它是一部不朽的名著。从内容上讲,《红楼梦》以恢宏的手笔叙述了由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为中心的爱情悲剧,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由盛而衰的过程。而它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它还在客观上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展示出封建社会必将走向崩溃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决定阅读《红楼梦》,是因为那些妙不可言的诗篇词藻、一个个灵动鲜活的生命、纯洁善良的心灵与感动世界的美丽深深地吸引着我。“眼泪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说到大观园中才貌双全的奇女子,应首推黛玉。宝玉说她是个“神仙似的妹妹”,虽然传神,不过我以为“超凡脱俗”也许更为贴切。她冰雪聪明,好似通了灵性,诗词妙语信手拈来;她敏感多疑,只因宝玉的丫头晴雯懒得为她开门而悲吟《葬花吟》;她感情执著,为了爱  相似文献   

16.
她,曾伴随一代人长大;她,是艺术史上的奇葩;她,曾感动你我。是啊,世间巨著难数,却惟独红学风流。1.锄泪暗望悲暮春有人说《红楼梦》总能与春天联系在一起。书中的女孩,名字中有春的就有很多: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她们虽不是主角,却也以各自的魅力,让读者感受到了贾府中的明媚鲜妍。黛玉柔情似水,若要用一字概括她的性格——汝,水边的女人。她的温柔,害羞,文气,忧愁,都如暮春的水,透明,纯净,没有一丁点儿的瑕疵,可是最终还是因为命运的安排,落了个人去楼空。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红楼梦》中…  相似文献   

17.
紫荆花在风中飘飞,粉红的花瓣落下来,落在心头,忧郁成含泪的眼睛。她在风中起舞,款款地向我走来。她,相貌可比可卿,文墨不输宝钗,才情胜于湘云。一本轻而薄的《影梅庵忆语》寄托了几多思念,"一双似喜非  相似文献   

18.
19.
细细算来,读《红楼梦》已经不下五次,其间零零散散地读,则更多. 四年级的时候,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发现了《红楼梦》.书皮是梅红色的,“红楼梦”三个字就突显在那上面.拿在手上,感觉书本散发出阵阵古朴的气息,便觉得,那三个字,是我见过的最神秘、最充满古韵的字了,同时还觉得它们隐隐散发出淡淡的悲戚.我的心告诉我,在这动人的名字之下,定有更加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失误原文】我读《红楼梦》一考生从认识字起,我就抱着一本大字典啃《红楼梦》。爸爸深知,女孩儿家对《红楼梦》有种天生的迷恋,因而这本书成了惟一一本经爸爸许可,初中前就可看的“禁书”。小时候,还幻想着能有林妹妹那样的才情与灵秀,长大后,才知在爸爸疼妈妈爱、快乐单纯中生活的自己永远也不会成为林妹妹。《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几乎都是美好的,遇到有人问我,金陵十二钗中最喜欢谁,我总是笑而不答,结果对方总会说“:你一定喜欢林黛玉。”是的,我一直喜欢林黛玉,甚至认为她是爱使小性子的美人。(黛玉之美,美在何处呢?也许是一种人性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